(共32张PPT)
九年级上册
《艾青诗选》
一、整本书阅读
(一)文学常识填空
1. 艾青,原名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2. 1933年,他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蒋正涵
海澄
大堰河——我的保姆
3. 写出《艾青诗选》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三首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艾青的诗歌风格上看:1949年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_____________,讴歌______________;1949年后,他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______________,思考______________。
大堰河——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黎明的通知
黑暗
光明
光明
人生
5. 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6.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此节诗歌出自艾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
拟人
对话
呼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7.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这两节诗歌选自《艾青诗选》中的《______________》一诗。
8. “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此节诗歌选自艾青的《______________》一诗。
鱼化石
北方
(二)整体感知
9.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____________之意。
10. 由艾青出生封建家庭以及这句“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情怀。
献身
奉献自己、贡献力量
11. 艾青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主题则是______________。
太阳
土地
爱国主义
12. 阅读诗歌《煤的对话》,回答问题。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这首诗作于1937年春天,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结合时代背景和煤的特点简单分析一下这煤和我们的民族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的特点:深藏在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煤和中华民族的共同之处是当时我们有着煤所遭受的灾难,又像煤一样长久地沉默,更像煤一样身上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热量,并和煤一样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
二、名著阅读模拟训练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10分)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节选自《艾青诗选》)
1. 如何理解诗中“梦没有做醒”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诗中两次咏叹“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这样写突出强调了什么感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指大堰河的美好愿望没有实现。
一是突出强调大堰河将死时看不到心爱的乳儿的遗憾之情;二是突出强调诗人自己当时不在她跟前的遗憾之情。
3. 诗歌中的排比句表达了怎样的内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堰河短暂的一生饱受凌侮,无限凄苦。②大堰河死后丧事办得寒酸,情境凄凉。
(二)礁石(10分)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节选自《艾青诗选》)
1. 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句中动词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礁石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拍打下仍然坚强不屈、坚定不移。它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借助“站”“含着微笑”等词语,诗人赋予礁石以生命,使之人格化,并将其长期受海浪迫害却依然坚强不屈、乐观自信的精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3. 诗歌描写了向礁石“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海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向礁石“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海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②以海浪的汹涌嚣张与礁石的乐观坚挺做对比,更突出礁石的形象特点。
(三)北方(10分)
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荒漠的原野/冻结在十二月的寒风里,/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孤单的行人,/上身俯前/用手遮住了脸颊,/在风沙里/困苦地呼吸/一步一步地/挣扎着前进……/几只驴子/——那有悲哀的眼和疲
乏的耳朵的畜生,/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它们厌倦的脚步/徐缓地踏过/北国的/修长而又寂寞的道路……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也已画满了车撤,/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天上,/看不见太阳,/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惶乱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扑面的风沙/与入骨的冷气/决不曾使我咒诅;/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我看见/我们的祖先/带领了羊群/吹着笳笛/沉浸在这大漠的黄昏里;我们踏着的/古老的松软的黄土层里/埋有我们祖先的骸骨啊,/——这土地是他
们所开垦/几千年了/他们曾在这里/和带给他们以打击的自然相搏斗,/他们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节选自《艾青诗选》)
1.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象: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有悲哀的眼和耳朵疲乏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浑浊的波涛、扑面的风沙等。
特点和作用:诗人选取一系列冷色调的意象,营造了灰暗阴郁、死寂苍凉的氛围,塑造了痛苦疲乏的流民群体形象,刻画出北方的典型特征,传达出自己的悲哀之情。
2. 诗人反复三次深情地抒发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反复强调和渲染,既突出了“悲哀”的现实,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看到伤痕累累的祖国时深沉的悲哀和痛苦之情;而反复抒写的“爱”又让读者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给人以力量。
3. 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忧郁的。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对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描绘中,渗透了诗人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是能给人以力量,诗人在诗歌中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三、比较阅读提升训练
(一)(10分)
【甲】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乙】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用抱过我的两臂,劳动了。
(节选自《艾青诗选》)
1. 这两节诗歌选自《艾青诗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这两节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堰河——我的保姆
反复、排比。这样一咏三叹,不但使感情抒发得痛快淋漓,而且增强了节奏感和旋律美。
3. 这两节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之处:都含有保姆对乳儿的爱和乳儿对保姆的真挚之爱。
不同之处:第一节侧重于表现大堰河对“我”的无限关爱;第二节着重表现大堰河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二)光的赞歌(10分)
【甲】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
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创造出不朽的形象
那些殿堂多么雄伟/里面更是金碧辉煌/那些感人肺腑的诗篇/谁读了能不热泪盈眶
那些最高明的雕刻家/使冰冷的大理石有了体温/那些最出色的画家/描出色授魂与的眼睛
比风更轻的舞蹈/珍珠般圆润的歌声/火的热情、水晶的坚贞/艺术离开光就没有生命
山野的篝火是美的/港湾的灯塔是美的/夏夜的繁星是美的/庆祝胜利的焰火是美的/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
【乙】但是有人害怕光/有人对光满怀仇恨/因为光所发出的针芒/刺痛了他们自私的眼睛
历史上的所有暴君/各个朝代的奸臣/一切贪婪无厌的人/为了偷窃财富、垄断财富/千方百计想把光监禁/因为光能使人觉醒
(节选自《艾青诗选》)
1. 甲、乙两段诗歌分别讲了什么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合诗歌原文,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甲:讲的是光和美的联系。诗歌乙:诗人从历史的角度,给光注入正义、道德的内涵。
整首诗歌从大千世界、错综纷繁的万象中选择了“光”来作为赞美的主题,概括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真善美与假恶丑、光明与黑暗、科学与愚昧、进步与落后、民主与专制、反抗与压迫、前进与倒退的殊死搏斗,提示了前者必然战胜后者这一客观历史规律。
3. 结合诗歌片段赏析诗歌的任一艺术特色。(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把哲理性和抒情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赏析略。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