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
【学习目标】
1、实词积累19个;
2、学习论证思路及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
(一)通览全文,阅读各段内容,判断对错【与考试12题衔接,课文对接高考】
A.第一段作者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秦之得、诸侯之失,祖父之艰难、子孙之不甚惜,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
C.第三段指出如果三国爱惜自己的土地,齐人不依附于秦国,燕国不派刺客,赵国不杀李牧,团结一致与秦抗衡,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D.第四段以“呜呼”起,以“悲夫”转,归结历史教训。
E.第五段是引申,指出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的不可取。情感沉郁,语气激切;文气流动,音节回旋。
C错,“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错误;原文是“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意思是或许还不能够轻易断定,而不是“一定能取得胜利”
(二)补充思维导图
①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②不赂秦者不能独完【总分的结构】 ③依附秦国以求苟安(齐) ④以战求生(燕、赵) 并力西向,不为积威之所劫
全文19个重点实词掌握
盖 失强援,不能独完
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思 厥先祖父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 矣
始速 祸焉
后秦击赵者 再
李牧连 却 之
洎 牧以谗诛
以地 事 秦
暴秦之欲无 厌
破灭之 道 也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 故事
非 兵 不利
其实 亦百倍
诸侯之所大 患
暴 霜露
义 不赂秦
当 与秦相较
是 又在六国下矣
(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亲附亲近)(其,他们的/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辈父辈)(名作动,侍奉)(决定确定)(才,招致)(两次)(击退)(等到)(原因)(旧事)(兵器,而秦兵又至矣【军队】,斯用兵之效也【战事】)(它的实际数量)(担心)(名作动,坚持正义)(通曝,冒着)(通“餍”满足)(通倘,如果)(这)
逐段击破
赏析首段写作特点
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顶真的方式提出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文句顿生间不容发的迫促感 双重否定,设问,简洁凝练、周密完善无懈可击(区分差异分类讨论)、彰显行文思路。
(二)第二段
(三)第三段
第三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齐:与嬴而不助五国——勿附于秦 燕:以荆卿为计速祸——刺客不行 赵:诛良将,用武不终——良将犹在 小结: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假设论证)
这一部分假设的三种条件如果成立,作者认为与秦国相抗衡或未易量,是不是和前文有所矛盾呢?前面不是说不赂者以赂者丧吗?怎么又成了自身的过错了呢?
我们可以称为直接“赂秦”、变相“赂秦”和间接“赂秦”。 第一种情况,是与秦国接壤的韩、魏、楚三国,直接地“割地以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日积月累,导致国土益缩,国力遽衰。 第二种情况,是像齐国那样,虽然与秦国不接壤,不至于“割地以赂秦”,但是却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采取“与嬴而不助五国”,即亲附秦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的外交方略。 第三种情况,是像燕、赵两国那样,起初坚守大义,以兵抗秦,保全领土,因此虽然国土不广,实力不强,但却能免于亡国。
作者对未赂三国的态度是否一致?
齐 亦 批评 燕 义 肯定赞扬 赵 惜、且、诚 惋惜同情
三、能力提升
(一)对文章观点辩证分析
1、秦灭六国实现于哪一年?攻克的先后顺序?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攻克的先后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
2、在掌握的新的论据面前,你会对文中的哪些说法表示怀疑?请认真研读第三段,结合全文,对有关史实和观点进行质疑。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一句不符合实情。根据史实,赵是六国中第二个灭亡的。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法不妥当。从历史得知,荆轲之所以要行动,是因为秦军兵临城下,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课文颠倒了因果。 周朝实行分封制,诸侯原来的土地是周天子册封的,文中“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与史实不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评价不当。如果他们真有远略的话,应该知道必须在韩魏受敌时齐心相助。光守自己的国土,那是万万守不住的。秦国意在吞并各诸侯国,等秦灭了其他几国之后,其实力、地盘大大增加,到那时,燕赵即使再强上十倍,也只能落个亡国的下场。 “燕虽小国而后亡”,不见得是“用兵之效”。燕的地理位置距离秦国最远,根据秦“远交近攻”的战略,在灭亡的时间上要推后一些。
对作者这些不尽史实的叙述和议论我们该如何解释?
作者引古(六国破亡)的目的在于讽今(在六国下),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才特意出现了不尽符合史实的论据。
后人评价
1、明人何仲默说:“老泉(苏洵)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2、《贞观政要》:“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苏洵为什么要写《六国论》?
写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了《六国论》。
因此,“下”如何翻译?是“在……之后”还是“降低身份?”
苏洵主张作文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这篇《六国论》便直指北宋当时国策之非:赂敌偷安。他认为,北宋当时的国力强于历史上的六国,契丹(辽)与西夏的势力又不足以与历史上的秦国相比,北宋完全没有必要降低身份来贿赂对方。 若解释为“指六国之后”,是单纯从时间跨度来看,不足以突出文章末段前后两句话之对比,亦不足以得出“是又在六国下矣”之结论。
比较《阿房宫赋》《六国论》在写法上的异同。
相同点: 1.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借古讽今。 2.引述史料的原则相同,都是在基本准确的前提下带有夸张。 3.文章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是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做到叙议结合。 不同点: 1.从文体上看 《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 《阿房宫赋》是文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 《阿房宫赋》的语言特色主要是辞采华丽,铺陈夸张。《六国论》是一篇典范的政论文,多用简洁明快的语句,表意准确精当;同时又间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使文章显得缜密准确而又形象生动。 3、杜牧旨在以秦王朝奢侈速亡为戒给唐敬宗李湛敲警钟,因而提出了“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结论。而苏洵意在批评北宋对契丹和西夏供奉不当,因而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 4、《阿房宫赋》是在大量叙述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六国论》在结构安排上是先提出论点,接下来用史实作论据论证论点,最后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四、基础知识巩固
1、文常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B.六国:又称“山东六国”,因均在太行山以东而得名。指战国时期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与秦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C.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D.古人在成年以后,其名一般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用于介绍或作传,以及称所厌恶轻视的人时,也会直称其名。
B崤山以东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城,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由文中可知,“邑”小,“城”大。
B.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故事”还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C.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D.“论”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分为史论和政论。本文属政论。
D六国论是史论
3、默写进阶版
(1) 苏洵《六国论》评论六国败亡的历史,首段提出“__,__,__,__”的精辟论点,同时也点出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2)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3)《六国论》中作者含蓄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
(4)结尾指出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寄寓了作者对所叙对象充满情感的句子,如《六国论》中:__,___,____表达了苏洵对六国以地事秦的遗憾之情。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