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3 10:48:12

文档简介

定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D D B C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D D C D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A C D B A C D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B B C A C A D C A
题号 41 42 43 44
答案 B D B C
二、综合题(共56分)
45.【答案】(1)填海造地;合理布局高层建筑;合理扩展地下空间;适度开发低山丘陵。(若答“填海造陆”也得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任意两点得4分)
(2)中心城区地价高,商业活动付租能力强:(2分)交通便利,人口与商品流通量大。(“交通便利”、“人口与商品流通量大”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2分)
(3)位于郊区,地价便宜;(2分)地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能有效减少对市区的污染;(2分)临海分布,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2分)临近铁路,交通便利。(2分)
46.(1)晴天多,(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提高棉花品质。(4分)
(2) 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2分)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2分)
(3)河南和重庆属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分)河南、重庆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与新疆的交通便利(铁路)。(2分)
47.(1)“首钢”位于北京城区的西部,受盛行风的影响会造成对城市的大气污染;(2分)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地下水和土壤。(2分)
(2)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减少劳动、能源消耗,进而降低基本生产成本;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利于处理生产工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4分)
(3)土地面积广大,且不占用耕地;建有大型港口,交通便利;靠近原料和燃料产地;临京、津地区科技发达,人口素质较高;国家政策的支持。(任意四点得4分)
48.(1)距北京、天津近,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入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1分)有公路、铁路与京津等地相连,交通便利;(1分)有较大面积水域(或湿地),生态环境好;(1分)多农业用地,新区建设用地充足。(1分)
(2)北京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疏解”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4分)
(3)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合理规划城市,加大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加强宜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任意三点得6分)定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4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9.66人以上
的区域。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世界人口密集区分布的共性是

■人口密度大于9.66人/千米2的地区
A.沿江河分布
B.临近海洋分布
C.趋向低纬度分布
D.以赤道对称分布
2.甲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是
A.海拔高
B.深居内陆
C.气候湿热
D.水资源短缺
“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
对比线,又称“黑河一腾冲线”。下图为胡焕庸线分布示意。读图完成3-4题。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南半壁人口迁往西北半壁的
主要影响因素是
西北半理
A.经济
B.环境
C.政策
0%
D.宗教
4.当前,为增加西北半壁的人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高一地理试题第1页(共12页)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A.大力发展工业和农业
B.增加资源的开采力度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D.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递向流动、返乡创
业。这类入,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
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5-6题。
5.“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B.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6.“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缓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D.促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新疆和田地区年均降水量为33mm,年均蒸发量为2600mm。20世纪50年
代该地区人口数量为50万,耕地面积为126000公顷。2016年该地区人口数量
为244.98万,耕地面积大约为260760公顷。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保护绿洲的
三道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高山冰机
|第1纯
昆合山北麓
胡杨
荒漠林和
胡杨林疏林,灌木林沙生植物流动沙丘
绿洲风的桃e¥请量
一风
河流



7.影响和田绿洲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土地
C.水源
D.热量
8.从20世纪50年代至2016年和田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A.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B.铁路运输条件进一步完善
C.医疗卫生条件保障健全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
高一地理试题第2页(共12页)
Quark夸克
高清扫描还原文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