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16 21: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张PPT。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仁”“礼”“德”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为政以德,以“礼”治国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学派代表人物 代表作主 要 思 想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道家庄子《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法治”,中央集权学以致用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班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连一连孔子庄子孟子墨子民贵君轻道法自然兼爱,非攻因材施教选一选 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思想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