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东师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4 17:12:16

文档简介

2021 级 2021-2022 学年 5月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学科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3.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
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
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
要得益于
A.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国家和文字的出现 D.阶级分化的加剧
2.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和阶级产生,最终国家形成,人类文明产生。人类文明产生之初呈现
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发展,多地起源 B.独立发展,多元一体
C.城市国家,商业发达 D.大河文明,中央集权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序言宣称禁止欺凌孤儿寡母,不许富者虐待贫者。这一宣称旨在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维护社会稳定
C.推进社会公平 D.巩固奴隶制度
4.图 1 为波斯帝国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铭文大意是:在这些我(国王大流士一世)征服
的国土上,容易相处的人,我善待之;虚妄的人,我惩治之。这些国土尊重我的法律,我所说
的,他们遵办。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图 1
1
A.该铭文是二手史料 B.国王注重法律教化
C.对外战争国家扩展 D.帝国实行君主专制
5.非洲南部的大津巴布韦遗址曾出土了中国的青花瓷器。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它们的出现表明
A.郑和下西洋到访了非洲 B.中非间存在联系交流
C.麦哲伦船队曾抵达此地 D.非洲制瓷业技艺高超
6.图 2 是某同学所做西欧社会 8至 18 世纪某领域的变化情况示意图。该领域可能是
A.宗教神权 B.议会立法权 C.王权 D.城市自治权
7.民族语言往往也会烙上历史的印记,巴西著名的球星罗纳尔多不用翻译就可以和下列哪位著
名球星进行交流
A.意大利的巴乔 B.英国的贝克汉姆
C.葡萄牙的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D.法国的齐达内
8.从 16 世纪起,大量的外国银元源源不断地流入漳州一带,品种多达近百种,主要为西班牙、
葡萄牙、荷兰墨西哥、日本、法属印度支那等国的货币。据此可说明
A.中国传统手工业优势显著 B.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增强
C.西方殖民扩张的步伐加快 D.白银流入中国促进经济发展
9.15 世纪意大利哲学家费其诺在一次同天主教会辩论时说:“在宇宙层级体系中,人虽然处于
物质的较低层次,却是认识创造的中心,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提升自我,最终拥有与上帝沟
通的能力”。这一主张
A.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 B.标志着西方人文精神起源
C.沉重打击了教会权威 D.使人实现灵魂的自我救赎
10.下表为近代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869 年 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87 年 美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1 年 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 年 法国颁布《第三共和国宪法》 确立共和制度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民族独立的完成
C.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D.国家统一的实现
11.1700 年,英王威廉三世颁布法令,禁止印度、波斯和中国的棉布输人英国;1719 年,乔治
一世又颁布法令,禁止在英国买卖和穿着印度棉织品。1774 年,英国却明令取消了上述禁令。
这是由于
A.印度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B.英国政府取消了贸易保护政策
2
C.自由主义理论占据主导地位 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纺织业发展
1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纺纱工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
工厂主科特和工头彼得 奥尼恩斯发明了生产熟铁的搅拌法。据此可知
A.工业革命的发生局限于纺织行业 B.工业革命与生产实践密不可分
C.大机器生产促进了工业革命发生 D.工业革命发明创造只属于英国
13.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
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的这一评价反映出
A.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B.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要性
C.巴黎公社不是工人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成立具有偶然性
1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下列实践了这一主张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第一国际
C.俄国二月革命 D.巴黎公社
15.英国的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中指出:“1880 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
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复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
的、富有的,而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这主要表明
A.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形成 B.殖民扩张导致东方日渐从属于西方
C.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D.工业革命使世界紧密连成一个整体
16.下图中非洲很多国家的国界比较规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A.丛林沙漠等天然屏障的
B.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C.列强瓜分进行“地图上作业”
D.非洲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17.《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主要机构形成决议时,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平
等的投票权和否决权,这一规定
A.调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保证了弱小国家的利益
C.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制约了国联效能的发挥
18.苏俄(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关于这一探索过程,下列选项依次
对应正确的是
政策 特征
① 由于特定环境因素诱致,在体制和政策上凝结了列宁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历史定位超
前的一面。
② 它“重蹈俄国历史传统的老路”,打着保卫社会主义的旗号,极大地照搬并强化俄国
历史上的“成功经验”。
3
③ 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模式” 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联模式”
19.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史料中,
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军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0.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
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却不能强令使用这台机器。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只有全体一致联合国才能采取实际措施
B.霸权主义是阻挠联合国行使职能的障碍
C.联合国安理会奉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D.联合国与国联一样都是大国操纵的工具
21.20 世纪 60 年代,第三世界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标志性事件是
A. 万隆会议召开 B. 不结盟运动形成
C. 欧共体成立 D.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22.下图为发表在苏联《鳄鱼》杂志上反映马歇尔计划的漫画《美国最新战车》(图中袋子上的
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
A.推动欧洲经济复兴 B.控制西欧对抗苏联
C.帮助美国资本输出 D.推动欧洲走向联合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制定经济发展计划;
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该发展理念是
A.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实行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C.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24.目前,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是
A. 东南亚国家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
4
25.进入 21 世纪以来,强权政治、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中东地区局势动荡,新冠肺
炎疫情肆虐。这表明当今世界
A.霸权主义占主导地位 B.战争和动荡是主流
C.恐怖主义是最大威胁 D.和平发展面临挑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4小题,共 50 分。
26.全球联系初步建立(16分)
材料一:世界白银流向图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 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6
分)
(2)材料二
15—19世纪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变化简表(单位:百万)
时间 中国 印度 欧洲 非洲哈拉以南 拉丁美洲 全球
地区
1400年 70 74 52 60 36 425
1600年 110 145 89 104 10 545
1800年 330 180 62 92 19 900
(2)阅读材料二,指出世界及部分地区人口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分)
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好像是一个酣睡的人在慢慢苏醒;宗教改革进一步表现在“上帝”问题的一种突
破;在经历了笛卡尔以来整个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到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
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羁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
5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
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具体主张(任举两例即可),
并简要概括启蒙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10分)
28.(18分)以主题为引领的情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情境一,在 C处填写一项相应内容,并说明理由。(8分)
学习情境二 微观探究二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量对比变化
材料一 1950年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
国家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美国 3810 2536
苏联 1260 699
英国 710 1393(1951年)
法国 500 1172
联邦德国 480 1001
6
日本 320 382
意大利 290 626(1951年)
材料二 1980年部分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览表
国家 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
美国 25900 11360
苏联 12050 4550
英国 4430 7920
法国 6330 11730
联邦德国 8280 13590
日本 11570 9890
意大利 3690 6480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力量对比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72021 级 2021 级 2021-2022 学年 5月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学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5 BABDB 6-10 CCBAA 11—15 DBDBB 16—20 CDBDC 21——25 BBBCD
二、非选择题答案
26.(16 分)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
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对外国有吸引力,使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6分)
(2)变化:全球人口增长迅速,增长了一倍多;其中中国、印度、欧洲人口持续上升;非洲人口
先升后降;拉丁美洲人口则先降后升。(4分)
原因: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高产农作的传播导致世界人口的整体增加;但欧洲人掠
夺大量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导致非洲人口下降;美洲的印第安人因屠杀和传染病急剧减少,后外
来移民成为美洲的主要居民。(6分,每写出一个方面给2分,答案必须包含积极消极两个方面)。
27.(16分)
(1)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随着资本主义的
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6分)
(2)代表及主张:伏尔泰——君主立宪制(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制衡);
卢梭——主权在民(或直接民主)。(每点 2分,共 4分)作用: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
备和舆论宣传,直接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提供了精神武器;
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分)
28.(18 分)
(1)示例 1:
内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2分)
理由:知识体系的主题是“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变化”。20 世纪下半叶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变化是
这一时期世界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是社会主义国家从苏联一国发展到包括中国、东欧等社
会主义国家的多国;社会主义国家经历艰难改革发展,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中国改革获得巨大成
功,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富强道路。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6分)(理由
应包括一是增加内容与主题的关系,二是内答的表现与影响。)
示例 2:
内容: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建立。(2分)
理由:知识体系的主题是“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
的建立是这一时期世界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后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从 1945 年到 1991 年
全世界共有 90 多个国家获得独立,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
新兴民族国家走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6分)
(2)变化:美苏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实力增强。(2分)原因:美苏争霸;美国霸权地位受
到冲击;苏联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欧洲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日本利用战后有利国际国内环境,
大力发展经济。(8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得分,得分不能超过该题赋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