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3节 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污染物跨境转移的主要形式、原因及影响。
2.运用资料,说明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采取的措施。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采取的措施。
徐晋宁制作
探究:意大利公司跨国运输有害废物的目的与影响
阅读教材P99“探究”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为什么这家意大利公司要将有害废物“千里迢迢”地运往非洲的尼日利亚呢?
2.污染物的跨境转移对移出国和移入国来说,分别会带来哪些影响?
1.目的:意大利本国对于污染物排放管理严格,而尼日利亚是欠发达的国家,相关管理较为疏松,将有害废物运至尼日利亚可以规避因为制造过多有害废物而面临的处罚。
2.影响:污染物跨境转移减少了移出国的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但这种行为可能使污染移入国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
科科港地理位置
科科港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自然转移 人为转移
污染物通过河流、海洋或大气等自然环境中的介质进行转移
事例:大面积酸雨区的形成、海上石油泄漏、跨境河流的水污染等
污染物通过人为的方式进行转移
事例:污染物的直接出口、污染设备和产品的转移,以及污染行业的输出等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行为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境外输出污染物,将本国产生的污染治理成本转嫁给他国,从而少承担或不承担环境损害和环境治理责任的社会行为。
2.主要形式:如下表。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概念和主要形式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范围
拓展: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阅读教材P100“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材料,了解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造成的巨大灾难性后果。
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地点
1986 年 4 月 26 日当地时间 1 时 24 分,苏联境内乌克兰共和国的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所释放的辐射量是广岛原子弹的 400 倍以上。事故导致 30 多人当场死亡,附近的 10 多万居民紧急撤离,数以万计的人由于放射性物质的远期影响而患重病或丧命。连续爆炸散发出的大量高能辐射物质进入高空平流层,周边国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风向的关系,约有 60% 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境内。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徐晋宁制作
酸雨是地面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在高空扩散的过程中形成的酸性沉降物。酸雨的形成和影响都不是局部的,全球范围内受酸雨影响较突出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东亚、欧洲西部和北美。
1.说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及其危害。
2.列举其他污染物自然跨境转移的事例及其造成的危害。
1.形成过程: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危害:酸雨直接腐蚀破坏人类建筑物,使水体、土壤酸化,危及水生生物,危害植被,影响农作物收成等。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2.1986年莱茵河沿岸,位于瑞士境内的化工厂着火,污染物大量进入河流并迅速扩散,造成了跨境环境灾难,直接污染了下游的水体,造成大量水生生物死亡,并危害沿岸居民的健康。
2015年,印尼超过260万公顷土地被烧毁。由此产生的烟霾侵袭了印尼、文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多国,最终酿成一场严重的生态灾难,直接威胁了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大量人员呼吸道感染。
污染物人为跨境转移的根本原因
污染物人为跨境转移的主要趋势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污染物人为跨境转移的原因和主要趋势
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领域的制度建设、市场监管、治理成本和公众参与等方面都存在差距,是导致污染物人为跨境转移的根本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污染物主要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这包括了污染物的直接输出,以及伴随国际产业转移而发生的污染物间接输出。
对输出国的影响:
减少了输出国的资源损耗和污染物排放,降低了废弃物的处置成本,缓解了国内的公众舆论压力。
对接受国的影响:
使污染接受国的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受损。
2006年8月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有毒垃圾倾倒事件发生后,当地数千人无家可归。
发达国家的垃圾处理厂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影响
拓展:了解“污染天堂假说”的含义及由来
阅读教材P101“污染天堂假说”材料,了解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物“避难所”的原因。
污染天堂假说也称“污染避难所假说”或“产业区位重置假说”,主要指污染密集产业的企业倾向于建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当产品有统一的价格时,生产成本决定生产区位。如果各个国家除了环境标准外,其他方面的条件都相同,那么污染企业就会选择在环境标准较低的国家进行生产,这些国家就成为污染的天堂。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污染物的“避难所”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电子垃圾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包括废旧的手机、电脑、空调、洗衣机等,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类污染物。西非的贝宁、加纳、利比里亚、尼日利亚等国,受发达国家电子垃圾转移影响较大。这些电子垃圾主要来自欧美经济发达国家。
1. 结合上述材料,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分析电子垃圾跨境转移对接受国所产生的影响。
2. 有人认为,牺牲环境质量,被动承接污染物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须付出的发展代价。你怎样看待这种观点?
3.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电子垃圾产生国。议一议,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淘汰的废旧家电都到哪里去了?
1.环境:形成大量重金属污染,造成空气、水体的污染。
经济:直接获得部分贵重金属,推动回收经济的增长。
社会:进口这类旧电器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但危及居民健康。
2.该观点是错误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应该是依靠承接污染物、牺牲环境质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是应该在发展中重视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对。
3.部分零件进行回收再利用,部分经过物理粉碎分解后诞生包括铁、塑料、有色金属等各种拆解物。
这些拆解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固体废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直接出售,进入下游产业成为原料再次投入使用,制成我们手中的笔杆和身上的纽扣等。而另一种是危险废物,则会在国家环保部门的监管下,被送到具备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善后”。
一.污染物跨境转移
1.实质:是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的跨境转移。
2.基本制度保障:《巴塞尔公约》。
该公约是全球首部规范危险废物跨境转移的国际公约,它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有效合作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具体措施: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和制度保障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②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1.实质:
是污染后果和治理责任的跨境转移。
2.基本制度保障:
《巴塞尔公约》
该公约是全球首部规范危险废物跨境转移的国际公约,它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实现国与国之间的有效合作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靠回收电子垃圾为生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实质和制度保障
徐晋宁制作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具体措施
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3.具体措施包括:
①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物,各国需要把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减到最低限度,并采用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就地储存和处理。
②如果出于环保考虑确有必要越境转移废物,出口国必须事先向进口国和有关国家通报废物的数量及性质;越境转移危险废物时,出口国必须持有进口国政府的书面批准书。
③发达国家依托在污染物管理、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02
03
04
05
06
01
我国采取的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和对外招商引资的方向,提高产业准入的环境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的产业引入
产业结构
开展绿色贸易,打击和整治污染物走私等
贸易
提高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确立依法打击污染物非法入境的依据
环境标准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我国的发展权和环保权
国际合作
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污染物转移的违法成本
环境监管
制定和完善与国际产业转移相关的法律制度
法律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1.有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有如图3-19所示的规律性。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
(2)调查你家乡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看看是否符合图中所示的规律。
(1)相互关系: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并随着污染水平上升而开始快速提高,但污染超过自然环境容量后,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减缓,而后期随着污染水平下降,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上升,呈现负相关性。
(2)结合家乡的实际进行探讨,略。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探究: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
徐晋宁制作
阅读教材P104“活动2”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1)借鉴莱茵河治理的经验,讨论如何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经济技术、国际合作、公众参与等方面控制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控制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具体措施如下:
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综合治理与产业转移的法律法规。
产业政策: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禁高污染和低技术产业引入。
经济技术:发展绿色经济,开展绿色贸易,打击整治污染物走私。鼓励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
公众参与: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发展权环保权,共同治理,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探究:控制污染物跨境转移的措施
治理后的莱茵河
探究:我国防范污染物跨境转移的对策和措施
阅读教材P104“活动2”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2.(2)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怎样应对污染物跨境转移?可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对策和措施:
①应当重视污染物跨境转移问题,不盲目引进产业,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比如加快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环境技术标准;
②调整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产业;
③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征收环境污染税;
④提高国内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对污染转移的识别能力;
⑤加强国际产业转移中技术转移的力度。
绿色产业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徐晋宁制作
活动1
洋垃圾指的是进口固体废物。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进口固体废物每年只有100万吨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进口固体废物量也滚雪球般不停翻番,到2013年约为5 000万吨,最高时甚至接近6 000万吨。洋垃圾大量囤积在我国境内,带来多种危害。阅读以上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说明洋垃圾入境对我国产生的危害。
2.分析我国减少洋垃圾入境可采取的措施。
1.危害:
①洋垃圾堆积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②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产生次生污染,加大环境压力;
③部分洋垃圾直接进入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
④回收加工洋垃圾制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⑤低价销售的洋垃圾制成的产品扰乱市场秩序。
2.措施:
①加强海关管理,从源头上防范洋垃圾入境;
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
③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
④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监管治理力度等。
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探究:洋垃圾入境对我国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国际合作应对污染物的跨境转移
1.下列属于污染物跨国污染的方式有( )
①大气环流 ②固体废物跨国转移 ③有毒有害物质的产品贸易 ④服装贸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关于污染物跨国污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过程跨国传输的污染物跨国污染不会影响国家安全
B.污染物跨国污染可能会造成输入国的环境安全问题
C.可能引发输入国与输出国之间的矛盾或外交争端
D.可能引发军事冲突
3.对于通过自然过程产生的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①对污染源不予以关注 ②加强污染物来源国的污染治理
③采取应急响应,控制影响范围 ④协商赔偿事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废弃物”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一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所以“废弃物”也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之称。据此完成4~5题。
4.对“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理解有误的是( )
A.大多数“废弃物”都可以变成原料
B.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废弃物”产生的量要远远少于任何时代
C.在发展中国家是“废弃物”,在发达国家可能就是原料
D.在城市里是“废弃物”,在农村可能就成为原料
B
A
D
B
徐晋宁制作
5.处理“废弃物”的最好方法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下列处理方法中能够直接实现的是( )
A.分类回收 B.压缩 C.填埋 D.堆肥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千米处,原油在海底以每日1 000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下图为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随着石油污染范围的扩大,此次石油污染严重的海域是( )
A.得克萨斯州沿海 B.佛罗里达州沿海 C.墨西哥沿海 D.古巴沿海
7.受此次石油泄漏事件影响最大的是( )
A.休斯敦的石油化学工业 B.新奥尔良的海产品加工业
C.佛罗里达海峡的海洋运输业 D.密西西比州的棉花种植业
B
B
D
广东省汕头市贵屿镇是集中处理电子废弃物的一个垃圾场,被称为“世界垃圾终点站”。据此完成1~2题。
1.材料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按性质属于( )
A.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生态破坏问题 D.资源枯竭问题
2.其他国家把电子垃圾运输到“世界垃圾终点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太平洋垃圾岛”是指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群岛之间的海域上漂浮的垃圾带,以塑料垃圾为主,覆盖面积超过160万km2。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在此发现大量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据此完成3~4题。
3.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最可能源自( )
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B.美国夏威夷群岛
C.日本东海岸 D.加拿大西海岸
4.该垃圾岛会( )
A.加剧全球变暖 B.增加海洋气象灾害
C.影响洋流流向 D.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D
C
C
B
大气污染物扩散受海陆风影响。图1为深圳市某发电厂某时地面SO2浓度等值线图,图2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时最可能为( )
A.1时 B.4时 C.8时 D.15时
6.图示地区( )
A.地形与污染物的扩散无关 B.含污染物质的降水会腐蚀建筑
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不明显 D.电厂与SO2浓度极值位置距离小于20千米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