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1课时)
1.引起甲流的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C.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D.病毒经过减毒或无毒处理后可以制成疫苗
2.下列疾病均是由病原体引起的是( )
A.肺结核和侏儒症 B.流行性感冒和乙肝
C.坏血病和蛔虫病 D.糖尿病和白化病
3.新冠肺炎患者常见症状是发烧、咳嗽、全身无力,引起该病的元凶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染色体组成
B.虽结构简单,但具有细胞结构
C.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
D.利用自己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繁殖
4.如图所示为三种形态的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蛋白质,②为遗传物质
B.某种病毒既可以生活在动物细胞内也可以生活在植物细胞内
C.病毒侵入活细胞后,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
D.病毒需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答案和解析
1.B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B错误;
故选:B。
2.B 解析:肺结核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侏儒症是幼年缺乏生长激素引起的,不都属于传染病,A错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全都属于传染病,B正确;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不属于传染病;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疾病, C错误;白化病属于遗传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都不属于传染病,D错误。故选:B。
3.C 解析:病毒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B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活细胞,通常变成结晶体,C正确;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D错误。故选:C。
4.B 解析:病毒的结构极其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②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根据寄主不同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且病毒具有专一性,B不正确;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靠自己活的遗传物质和活细胞的物质制造出新病毒,C正确;病毒个体很小,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形态,D正确。故选:B。
1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2课时)
1.流感发生期间,学校对教室内外均用“84消毒液”进行了喷洒,这是为了( )
A.搞好环境卫生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切断传播途径
2.下列关于预防传染病,保护易感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 B.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C.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抵抗力 D.对传染病人早诊断、早治疗
3.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人感染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医院及时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请分析回答:
(1)上述文字叙述中,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它是由______外壳和里面包裹的遗传物质——______组成的。
(2)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H7N9禽流感患者属于______。
(3)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4.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数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
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
(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___。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___________,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____________。
(3)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答案和解析
1.D 解析: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喷洒消毒液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2.D 解析:对传染病人诊断、早治疗,这属于控制传染源。
3.(1)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蛋白质 核酸 (2)传染源 (3)控制传染源
解析:(1)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核酸组成。(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H7N9型禽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4.(1)成形的细胞核 核酸 蛋白质 (2)病原体 传染源 (3)①④
解析:(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2)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的统称,从传染病起因角度分析,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埃博拉病毒属于病原体,埃博拉出血热属于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传染源。(3)从预防传染病的三条途径看,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1第2节 传染病的预防(第3课时)
1.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
A. B. C. D.
2.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简称HI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B.HIV也叫噬菌体,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
C.能繁殖是HIV作为生物的主要标志
D.艾滋病的存在,证明了病毒都是有害的
3.正确、有效地预防艾滋病(AIDS)的措施是( )
A.饮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
B.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
C.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度腌制食品
D.不吸烟、酗酒,不食用发霉的花生食物
4.2019年12月30日,“基因编辑婴儿”案在深圳公开宣判,涉案的贺建奎等人声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涉案人员因违反国家法律而获刑。下列有关艾滋病说法错误的是( )
A.目前还未研制出艾滋病疫苗
B.蚊子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
C.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和血液传播
D.艾滋病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是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
答案和解析
1.C 解析: “母婴传播” “性交” “静脉注射毒品”,都有可能感染艾滋病,因此都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ABD不符合题意。与艾滋病人握手并交谈不会传播艾滋病,因此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C符合题意。故选:C。
2.C 解析: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HIV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噬菌体,HIV不是噬菌体,B错误;生物的特征之一是能够繁殖,能繁殖是HIV作为生物的主要标志,C正确;有的病毒对人有益,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细菌病毒)治疗绿脓杆菌感染,D错误。故选:C。
3.B 解析: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泪液和尿液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可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遵守性道德,坚持“一夫一妻”制等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交谈、握手拥抱不会传播HIV,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也不会传播HIV,故选B。
4.B 解析:注射疫苗能使人体产生抗体,但目前还未研制出艾滋病疫苗,A正确;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这三种途径传播,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B错误,C正确;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D正确。故选:B。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