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新课导入
均田免粮
平均地权
打土豪分田地
有田同耕
第3课 土地改革
材料一:建国初期,国际帝国主义势力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治上进行孤立,军事上进行威胁,企图把新兴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国民党仍在负隅顽抗,威胁人民政权。
材料二: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
1.土地改革的原因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土地占有情况
封建土地制度
地主 富农 贫农
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坐享其成
劳而无获
高额地租
材料一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探究导学
1.土地改革的原因
思考: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什么现实问题?
老解放区已完成土地改革
占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数目
材料三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结合两则材料和课本内容,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③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②巩固新政权和实现新中国工业化的需要;
根本原因
势
在
必
行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发展生产力: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满足农民要求:新解放区的亿万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巩固新生政权: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具体做法:
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
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
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
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
时间:1950年——1952年
地点:新解放区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结合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热烈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结合图片,你能大概说出土地改革中的各项行为?
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拔出地主地界碑
没收地主财产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分得农具和牲畜
贫农分得土地
斗地主
烧地契
拔界碑
量土地
分土地
分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6)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9)
第八条 乡村农会接收地主的牲畜、农具、房屋、粮食及其他财产,并征收富农的上述财产的多余部分,分给缺乏这些财产的农民及其他贫民,并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
不同时期的文件内容有何变化?
1、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也分给地主一些土地?
2、为什么在土地改革过程中要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自主探究
地主:剥削者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消灭地主阶级
这样做可以使中农放心,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也有利于稳定城市中的民族资产阶级,孤立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
免除农民每年向地主缴纳3000万吨粮食地租。
西藏达孜县的农奴焚烧地契、债约
1959年西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中心任务是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思考: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片历史
北京市郊农民丈量土地
新中国成立后发放的土地证
3.土地改革的结果
北京市郊农民召开斗争恶霸地主大会
图解历史
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异同 项目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所有权 地主占有大多数土地 农民占有土地
分配形式 劳动成果大部分归地主所有 劳动成果归农民所有
相同点 均为土地私有制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所有制:
农民地位:
国家政权:
经济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
在广大农村,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使被压迫的农民翻身成为农村的主人,完全掌握了农村政权,巩固了农村中的人民民主专政。农民说得好:“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
——周恩来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第三次会议上政治报告(1951.10.23)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材料二: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材料三: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③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材料四:
1949——1952年全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 黄花麻 糖料 茶叶 水果
1949 11318.0 44.4 256.4 3.7 283.3 4.1 120.0
1950 13212.5 69.2 267.2 7.9 337.8 6.5 132.5
1951 14368.5 103.1 362.0 25.0 498.9 7.9 156.4
1952 16391.5 130.4 419.3 30.6 759.5 8.2 244.3
④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49—1952年全国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统计表 年份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人均货币收入(元) 14.5 18.7 23.6 26.8
人均消费品支出(元) 14.2 17.3 21.6 24.6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课堂小结
土地改革
背景
过程
时间:1950-1952年底
法律:
意义
土地所有制:结束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巩固了人民政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经济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2.抗日战争时期——
3.解放战争时期——
4.新中国成立初期——
打土豪,分田地
“减租减息”政策
“耕者有其田”政策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0-1952)
新时代新农村新发展
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最低收购价政策
2014-2021年,我国连续18年发布“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农机购置补贴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战争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建国初期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三件大事
时空观念
思维导图:
通过了土地革命的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27年八七会议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期间
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
1947年土地改革
1921年中共成立
在新解放
区进行
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
历史感悟
土 地 改 革
意义
内容
法律依据
时间
原因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新解放区农民要求土改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促进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人民政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50—1952年底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某民歌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与上述现象有关的文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选择C项。
近代以来促使中国封建社会瓦解的三件大事
微 拓 展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2)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3)经济上: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当堂小练
1.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下图农民手中这份关于土地改革的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C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
A.彻底摧毁了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C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是经济方面的意义,故选择C项。
当堂小练
2.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 )
A.知识分子 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C.领导干部 D.工人
B
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
A.彻底废除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专制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当堂小练
3.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 )
A.彻底废除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专制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D.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D
当堂小练
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
5.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我国的农产品产量显著提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