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大 B.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C.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定相同 D.物体速度不变化,而加速度可以变化很大
2.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3.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滑动摩擦力,它们之间就一定有弹力 B.两物体间有滑动摩擦力,它们就一定是运动的
C.两物体都在运动且相互间存在弹力,则它们之间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D.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则它们之间就一定有滑动摩擦力
4. 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木箱,一小孩用水平力F推木箱,木箱保持静止。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位,则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
A. 0 B. C. F D.
5. 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
A. B。 C 。 D。
6. 如图所示,三个光滑轨道1、2、3,它们的末端都在竖直圆周的底部O,起点都在竖直圆周上,现有三个小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三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A.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甲、乙、丙同时到达
C.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D.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7. 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20N的作用,取g=10m/s2,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
A.0 B.4m/s2,水平向右
C.4m/s2,水平向左 D.2m/s2,水平向右
8. 关于运动物体的轨迹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恒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变力作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成某一夹角
D,受变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9. 摩托艇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横渡一条百米宽的大河,当河水向下游流动的速度突然减小时,摩托艇横渡大河经历的时间将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 无法确定
10. 2012年1月6日,庞清、佟健在全国冬运会上摘得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桂冠。两人手拉手绕他们手臂连线的某点一起做圆周运动,则在运动中两人的
A.角速度相同 B。线速度相同 C。向心力相同 D。向心加速度相同
11. 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3J,力F2对物体做功-4J,则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5J B。1J C。7J D。-1J
12. 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从橡皮绳原长位置至下落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戏中的重力势能减少 B。游戏者的机械能不变
C.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减少 D。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不变
13. 关于功率公式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知,只要知道功W和时间t就可以求出任意时间的功率
B.由知,汽车的功率P与牵引力F成正比
C.由知,汽车的功率P与它的速度v成正比
D.由知,当汽车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成反比
14.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历时t,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历时3t,开到乙地刚好停止,那么在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15. 如图所示,小车内两根不可伸长的细绳AO、BO拴住一小球,小车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加速度运动,细线AO与BO的拉力分别为TA、TB,若加速度增大,且细线保持伸直,则
A.TA不变,TB增大 B.TA减小,TB不变
C.TA减小,TB增大 D.TA、TB均增大
16. 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v0做平抛运动,乙以水平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速度v0大小如何,甲、乙、丙一定会同时在P点相遇
B.若甲、乙、丙同时在P点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点
C.若只有甲、丙两球在空中相遇,则此时乙球一定在P点
D.若只有甲、乙两球在水平面上相遇,则此时丙球一定落在相遇点的右侧
17. 如下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则下图所示的图像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18.关于两个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因此先有作用力后产生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存在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19.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猫抓住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的一根质量为M的垂直的杆子。当悬绳突然断裂时,小猫急速沿杆竖直向上爬,以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则杆下降的加速度为
A.g B. C. D.
20、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有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同时抛出,且v1
v2
C.甲比乙早抛出,且v1>v2 D.甲比乙早抛出,且v121.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A、B、C三点,这三点所在处半径rA>rB=rC,则这三点的向心加速度aA、aB、aC的关系是 ( )
A.aA=aB=aC B.aC>aA>aB
C.aCaA
22.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L<R)的轻绳连在一起.如图3所示,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的位置上,甲、乙之间连线刚好沿半径方向被拉直,要使两物体与圆盘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不得超过(两物体均看做质点) ( )
A. B. C. D.
23. 如图所示为一个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质点的轨迹示意图,已知在B点时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D点的速率比C点的速率大
B.A点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小于90°
C.A点的加速度比D点的加速度大
D.从A到D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
24.宇宙飞船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运行,变轨后的半径为R2,R1>R2,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宇宙飞船的 ( )
A.线速度变小 B.角速度变小
C.周期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25.天文学家发现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动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 )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
26. 用一根细线一端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固定在一光滑圆锥顶上, 如图所示.设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ω,线的张力为FT,则FT随ω2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 ( )
27.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2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 (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终做正功
2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所受水平拉力F在2 s时间内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B.水平拉力F的最大功率为5 W
C.2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29.如图所示,具有一定初速度的物块,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一个恒定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这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在物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B.物块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C.物块的机械能可能不变
D.物块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30.如图所示,在高1.5 m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被一细线拴在墙上,球与墙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当烧断细线时,小球被弹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弹簧被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为(g=10 m/s2) ( )
A.10 J B.15 J C.20 J D.25 J
31.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置一个铁块,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将放置铁块的一端由水平位置缓慢地向上抬起,木板另一端相对水平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如6所示.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木板倾角α变化的图线在图7 中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 )
3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接,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将弹簧压缩至A点后由静止释放,在弹力作用下物体获得某一向右速度后脱离弹簧,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个圆周运动到达C点.试求:
(1)弹簧开始时的弹性势能;
(2)物体从B点运动至C点克服阻力做的功;
(3)物体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