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3课时 ): 嗅觉、味 觉、触觉和温度觉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3课时 ): 嗅觉、味 觉、触觉和温度觉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4 20: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 4 单 元
第 12 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第3课时 嗅觉、味觉、触觉和温度觉
假如有三杯不同的液体摆在你面前,你能用哪些方法来区别它们?
嗅黏膜和味蕾是
化学物质的感受器
鼻子是怎么闻到邻居家的饭菜香的?
嗅神经
嗅觉感受器

气管

鼻孔
鼻腔
嗅球
(嗅黏膜)
鼻腔顶壁有______感受器,叫作______,这里的一些“______”受到某些______物质的刺激就会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______传入大脑皮层而引起嗅觉
嗅觉的形成
嗅觉
嗅黏膜
嗅细胞
挥发性
嗅神经
灵敏的狗鼻子
不同人的嗅觉辨别能力有差别,有的人鼻子特别灵敏,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具有的嗅觉能力
刚走进厕所时觉得非常臭,待了一会儿就觉得没那么臭了,这是为什么?
人的嗅觉容易产生适应
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
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这叫作感受器的适应
吃“酸”
吃“苦”

舌乳头
舌乳头
味蕾
人舌上的味蕾
味觉感受器
味蕾结构示意图
味觉细胞
味孔
味觉神经
口腔
支持细胞
舌上皮
呈味物质
口腔内的味觉感受器(味蕾)受溶解在唾液中的、有味道的物质刺激而产生冲动,冲动沿味觉神经传导到脑干,然后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
味觉的产生
不同的味觉产生有不同的味觉感受器
味蕾分辨的味觉:酸 甜 苦 咸




舌上味蕾分布
麻、辣

口腔黏膜上还分布着大量其他性质的感受器,如触觉、痛觉、温度觉感受器等,品尝味道时往往还有嗅觉参与进来,使我们产生多种复合的感觉
人体还有多种其他感受器
不用眼睛看,你能知道这盒子里有什么吗?
当我们身体的一定部位(如手指、口唇、舌尖、鼻尖等)与外界物体接触时,都会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体的存在,甚至可能对物体的形状、硬度、光滑程度等情况作出一定判断,这就是 触觉
刚沏的茶
放了一段时间后

凉了
当我们接触的外界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使皮肤和黏膜的温度也发生变化时,我们就会觉得“冷了”或“热了”,这就是 温度觉
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冷感受器、温感受器)能够感受使皮肤温度发生变化的刺激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
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温”
振动、触
振动、触
痛、痒
触、压
触、压

皮肤中的其他感受器
感觉是怎么形成的?
神经冲动
产生
传入神经
各种刺激
感受器
感觉器官
刺激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形成
感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