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3 15: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学情评估
地理八年级上册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水资源 B. 森林资源 C. 耕地资源 D. 矿产资源
成语“蜀犬吠日”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原意是蜀地多阴雨,偶尔出太阳,犬吠不止。图3-1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读图完成2~3题。
INCLUDEPICTURE"3-1.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1.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1
2. 太阳能资源属于(  )
①可再生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清洁能源    ④矿产能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图3-2),完成4~5题。
INCLUDEPICTURE"J4+2.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J4+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J4+2.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2
4. 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 学生上下学私家车接送 B. 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 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5. 根据图示信息,以下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 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B. 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 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 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图3-3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INCLUDEPICTURE"3-3.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3.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3
6. 图中序号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正确的是(  )
A. ①旱地 B. ②草地
C. ③林地 D. ④水田
7. 与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分界线不一致的是(  )
A. 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C.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D. 1月0 ℃等温线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来探究某国家粮食短缺、自然灾害等现象频发的问题。读图3-4,完成8~9题。
INCLUDEPICTURE"3-4.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4.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4.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4
8. 框图中,A、B、C和D对应所填内容,不合适的是(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围湖造田
C. 土地荒漠化 D. 滥垦草原
9. 为解决该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B. 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缓解粮食短缺问题
D. 转变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重工业
读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图3-5),完成10~11题。
INCLUDEPICTURE"3-5.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5.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5.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5
10. 径流量沿河的增长最大的河流是(  )
A. 黄河 B. 西江 C. 长江 D. 黑龙江
11.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北丰南缺 B. 南丰北缺 C. 西丰东缺 D. 分布均匀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限度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图3-6为2020年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INCLUDEPICTURE"3-6.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6.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6
12. 西北诸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偏高的根本原因是(  )
A. 农业发达 B. 气候干旱,降水少
C. 节水技术发达 D. 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13. 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  ②河流流量较小
③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④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 为降低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可利用长江开展(  )
A. 节约用水 B. 人工降水
C. 修建水库 D. 跨流域调水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15~16题。
15. 调配的“资源”中,不属于自然资源的工程是(  )
A. 西气东输 B. 南水北调 C. 北煤南运 D. 西电东送
16. 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 总量丰富 B. 人均不足 C. 分布不均 D. 种类齐全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读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图3-7),完成17~18题。
INCLUDEPICTURE"3-7.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7.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7
17. 下列关于我国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地区“人少地多”
B. 北方地区“人少地多”
C. 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较南方突出
D. 南方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但不会发生洪涝灾害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不需要保护
B.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
C. 耕地“减肥”运动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 耕地“减肥”运动可以彻底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6分)
19. 土地是万物之本,是财富之源。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图3-8)和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3-9),回答下列问题。(14分)
INCLUDEPICTURE"3-8.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8.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8.tif" \* MERGEFORMATINET
(1)读图3-8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基本特点是________,其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有利于发展________业。
(2)根据因地制宜原则,图3-9中①所在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图3-9中②是________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等山区;③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④是以________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区。
(4)土地是立国之本。土地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就能够实现持续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护耕地尤为重要。请列举一条保护耕地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20. 读南水北调工程路线示意图(图3-10),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中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__________,从空间上看: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把________流域的水调往我国缺水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INCLUDEPICTURE"3-9a.tif"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转文件\\转出文件\\3-9a.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秋\\地理\\福建夹卷\\文件\\3-9a.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10
(3)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上”“中”或“下”)游河段。
(4)首都北京已经相当“干渴”了,除了跨流域调水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替她解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读漫画(图3-11),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图3-11
(1)甲、乙、丙、丁四幅漫画中,反映我国土地资源面临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反映我国水资源面临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
(2)漫画甲遭到破坏的是________资源,该资源遭到破坏在我国东部地区会加剧__________,在我国西北地区容易导致土地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3)漫画乙揭示的是水资源的________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措施是________。
A. 推广滴灌技术 B. 一水多用
C. 跨流域调水 D.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4)漫画丙反映水资源的________现象严重,针对该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B. 用洗衣水冲厕所
C. 开着水龙头洗脸、刷牙 D. 随手拧紧水龙头
答案
一、1. D 2. C
3. D 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青藏地区,此地区晴天多,光照强,加之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辐射更强。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因此被称为“日光城”。
4. A 5. C 6. C 7. A 8. B 9. D
10. C 读图可知,径流量沿河的增长最大的河流是长江,该河流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
11. B 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有“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特点。
12. B 由图可知,西北诸河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约48%,已经超过了合理开发的限度,其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13. B 黄河流域流经华北平原,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稠密,故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水量大;这里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少,故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14. D 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华北地区,可以减少对黄河水资源的利用。
15. D 16. C 17. C 18. B
二、19. (1)类型齐全;可利用草地;畜牧
(2)小麦
(3)林;水田
(4)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等)
20. (1)夏秋多、冬春少;东南多、西北少
(2)长江;华北;西北
(3)上
(4)兴修水库(或者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
(1)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东南部以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时间上看,我国的水资源是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从空间上看,东南地区降水丰富,西北地区降水少,东南多西北少。(2)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主要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我国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3)长江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丰富,河流径流量大,上游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可以从开源以及节流两方面进行。例如:跨流域调水属于开源方式。我国还可以采取建设水库,将夏秋季节的降水蓄积起来;可以采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采取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等节流措施。
21. (1)甲、丁;乙、丙
(2)森林;水土流失;荒漠化
(3)污染;D
(4)浪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