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水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17 09:3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章末测试
(时间:45分 总分:10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渗透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湖泊,汹涌澎湃的广阔大海,峻峭陡直的南极冰川,多姿多彩的水世界丰富了环境。地球上的水的存在状态有( )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以上三态都有
2.以下现象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
A.夏天自来水水管上有小水滴滴下 B.放久的食物长毛了
C.夏天从冰箱里拿出雪糕,会发现雪糕上冒“白气”
D.冬天室内的玻璃窗上蒙有一层小水珠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
4.冬天教室里人很多,时间一长往往会在玻璃窗的玻璃内表面覆盖一层水。这是由于水的下列哪个过程造成的(????)
A.蒸发?????? ??B.液化?????? ??C.熔化???? ????D.升华
5.取用块状固体药品,通常用(????)
A.镊子????????B.药匙????????C.纸槽????????D.用手拿
6.将在酒精中的温度计抽出来,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下降在升高
7. 现有一组物质:汽水、酒精溶液、碘酒。下列物质中可以和此组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黄河水 B.蒸馏水 C.食盐水 D.冰水混合物
8.关于升华和凝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升华和凝华都需要吸热 B.升华和凝华都放热
C.霜是水蒸气液化而来的
D.箱子里的樟脑球,时间一长变小了,这是樟脑球升华的结果
9.比较一杯盐水中各部分的咸淡,正确的是( )
A.上面最咸,下面最淡 B.上面最淡,下面最咸
C.各部分咸味一样 D.可能一样咸,也可能某部分较咸
10.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面,希望牛奶不会很快变质,这种做法( )
A.错误。包着湿毛巾反而使牛奶更难散热,使牛奶更易变质
B.无意义。因为毛巾和牛奶的温度相同,不能防止牛奶变质
C.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从牛奶瓶吸热,有降温的作用,使牛奶不易变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下的水( )
A.密度不变,质量、体积减半 B.密度、质量、体积都不变
C.密度、质量、体积均减半 D.密度、质量不变,体积减半
12.渔民在海上作业,遇到淡水用完最好怎么办( )
A.喝海水   B.赶快返航 
C.将海水蒸馏成淡水 D.吃海生动物得到水
13.目前有些厕所安装了热风干手机,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14.北方严冬季节,连续几天晴天,湿衣服晾出去后会立即结冰,但过几天后衣服也会干,这种现象是( )
A.汽化 B.蒸发 C.升华 D.凝华
15.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均为吸热的是( )
A. 熔化,液化,汽化 B. 液化,汽化,升华
C. 汽化,升华,熔化 D. 凝固,液化,凝华
16.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房子里,两盆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 B.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C.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 D.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知道。
17.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
B.蒸发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
C.沸腾时需用吸热,而蒸发时不一定要吸热
D.蒸发和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18.欲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溶质 B.增加溶剂
C.升高温度 D.加入同温度的氯化钾饱和溶液
19.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最活跃的地区是( )
A.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D.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20.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 中,它们仅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0.3%。而绝大多数的淡水存在于 和 中,人类难以利用。
2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伴随着 的变化,如硝酸铵溶于水要 ,温度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要 ,温度 。。
23.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__ __ (填物态变化名称) __ _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的_ _ (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24.做电解水的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_ __性。右端(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 ___,左端(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 __ 。电解水说明水是由__ ____组成的。

25..如图是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 _是非晶体的溶解曲线。另一种物质的熔点大约是_ ?_℃,在12分钟时,该物质处在_ _状态。
26.由于流入大量的污水(含丰富的氮、磷、钾)后使 ,引起藻类等水生植物过度繁殖,从而使水体出现缺氧状态,导致鱼类等水生动物大量死亡。
27.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你从中获得的信息有:__ __。
28.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温度/℃
98
91
85
82
79
79
79
79
75
71
67
64
61
(1)该物质_ 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 。
(2)在第10min该物质的状态是_ _(选填“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
(3)在8min~14min是_ _热过程(选填“吸”或“放”)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 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 。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 ,玻璃片的温度将_ 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0.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 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1)下图中,表示水沸腾的图是?( )??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
(3)小华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问过长.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行的一种方法是??? 。
(4)试分析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可能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31.配置9%的氯化钠溶液10g,需要氯化钠多少克?若将其稀释成0.9%的生理盐水,还需要加入蒸馏水多少克?
32、200克10%的食盐溶液和50克20%的食盐溶液混合后所得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3. 配制500克4.9%的稀硫酸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克?
34. 电解200克8%的稀硫酸,电解后稀硫酸的浓度增大到20%,问有多少克水被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