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
1.(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反映出的内容是( )
A.“总路线”的内容
B.“大跃进”的高潮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2.(2021·广西港南·八年级期末)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人物是其中之一,他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钱其琛
3.(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共同点是( )
A.实现了我国科技腾飞的梦想
B.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
C.推动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
D.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4.(2021·安徽琅琊·八年级期末)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时代楷模。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D.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5.(2021·河北·石家庄二十三中八年级期末)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 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船精神 D.雷锋精神
6.(2021·河北正定·八年级期末)图1、图2为某个时期的宣传画。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 B.生产技术落后 C.忽视经济规律 D.心态急于求成
7.(2021·广东天河·八年级期末)同1956年相比,1966年的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三倍。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到90%以上。从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材料表明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B.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取得成就
C.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工业发展
8.(2021·河南殷都·八年级期末)《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却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大运动。”这里的“运动”指(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9.(2021·山东广饶·七年级期末)以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A.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B.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D.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0.(2021·山西翼城·八年级期末)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将右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中,这个主题应该是( )
主题:_________
时间 事件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综合题
11.(2021·黑龙江孙吴·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虽然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材料一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谁?
(2)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列举两项这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第6课 艰苦探索与建设成就 ***********************
1.(2021·山东兰山·八年级期末)如图所反映出的内容是( )
A.“总路线”的内容
B.“大跃进”的高潮
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项正确;“大跃进”的高潮、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均在总路线提出之后,排除B、C项;文化大革命的口号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与经济建设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1·广西港南·八年级期末)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图人物是其中之一,他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钱其琛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与王进喜有关。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他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被称为“铁人”,A项正确;图片与焦裕禄无关,焦裕禄在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时,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带领全县干部和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使兰考贫困面貌大为改观,他身患癌症,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排除B项;图片与雷锋无关,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排除C项;钱其琛中国职业外交家。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1·江苏淮安·八年级期末)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的共同点是( )
A.实现了我国科技腾飞的梦想
B.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
C.推动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
D.发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王进喜被誉为铁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雷锋是党的好战士。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他们都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英模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不懈,D项正确;实现了我国科技腾飞的梦想、 取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理念发展与题干人物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4.(2021·安徽琅琊·八年级期末)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时代楷模。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A.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B.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D.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人物精神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
5.(2021·河北·石家庄二十三中八年级期末)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 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船精神 D.雷锋精神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探索时期是指1956-1966年,雷锋精神出现在1956-1966年的探索时期,D正确;五四精神出现于1919年,排除A项;长征精神出现于1934-1936年,排除B项;红船精神出现192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1·河北正定·八年级期末)图1、图2为某个时期的宣传画。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严重 B.生产技术落后 C.忽视经济规律 D.心态急于求成
【答案】C
【详解】
图片反映了当时人民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从而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导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浮夸风、共产风”代表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未涉及自然灾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生产技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人民急于求成的心态,但是问题是导致这种心态及经济困难的原因,故D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2021·广东天河·八年级期末)同1956年相比,1966年的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三倍。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到90%以上。从1958年到1965年,全国新增铁路营业里程9000多公里。材料表明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B.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取得成就
C.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工业发展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同1956年相比,1966年的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三倍”“1964年,我国主要机器设备的自给率已达到90%以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1966年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曲折,但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材料内容体现了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取得的成就,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是一五计划完成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是在1958年,不能反映材料内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取得的成就,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8.(2021·河南殷都·八年级期末)《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却在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大运动。”这里的“运动”指(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答案】D
【详解】
根据所学,20世纪60年代爆发了“文革”,“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D项正确;ABC项在50年代,排除ABC项。故选D项。
9.(2021·山东广饶·七年级期末)以下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A.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B.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C.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D.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答案】A
【详解】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使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A项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给党、国家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BCD项是正确评价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2021·山西翼城·八年级期末)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将右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中,这个主题应该是( )
主题:_________
时间 事件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B
【详解】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所犯的错误。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取得的成就,所以材料反映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B项正确;政权的建立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到三大改造完成之前,排除C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
二、综合题
11.(2021·黑龙江孙吴·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虽然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些失误,但也取得了重大成就,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材料一中的模范人物分别是谁?
(2)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列举两项这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
【答案】
(1)王进喜、雷锋、焦裕禄
(2)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弾
1970年4月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3年我国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答出两个即可)
【详解】
(1)根据图片及所学可知,图1是王进喜、图2是雷锋,图3是焦裕禄。王进喜被誉为铁人;雷锋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