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押题卷·生物学(二)参考答案
1.B校园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校园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群落,B正确:腐木上所有的白蚁组成
一个种群,蚂蚁种类较多,C错误:细菌是单细胞生物,D错误。
2.CS刺突蛋白与ACE2受体结合后以胞吞的方式进人人体组织细胞,A正确:奥密克戎为单链RNA病毒,
Tz噬第体为双链DNA病毒,奥密克戎相对于Tz噬箘体更易发生变异,B正确:奥密克戎在宿主细胞内增殖
的模板由其自身提供,C错误:奥密克戎是一种发生了大量突变的新型变异毒株,因此新冠疫苗接种者也会
被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外出时同样要做好个人防护,D正确。
3.C研究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中,科学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
化酶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②是高尔基体,消化酶分泌前后②的膜面积不变,C错误:图中有三种
结构可以形成囊泡,分别是①细胞膜,②高尔基体,④内质网,D正确。
4.D若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则乙是乳酸,A正确:若甲为有机物,则乙可以是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和水,同时
释放能量,一部分能量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正确:呼吸释放的能量有两种形
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C正确;丙是ADP和Pi,ADP含高能磷酸键,P
不含高能磷酸键,D错误。
5.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为DdE,让F,中的雄性可育植株自交,所得F2中雄性可
育植株:雄性不育植株=13:3,由此可知,E基因对D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d基因的表达,使
基因型为DE的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所以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为DE、ddE、dde,雄性不育植株的基
因型为D_ee。据此推测,亲本雄性不育植株与雄性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DDee、ddEe,B、D正确,A错
误;由于F雄性可育自交得到F2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3:3,属于9:3:3:1的变式,所以D、d和E、e这
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6.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证明了DNA是噬菌
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放射性应随大肠杆菌在沉淀物中,B错误;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中,若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将大肠杆菌裂解,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
高,C正确:如果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也会使上清液带有放射性,是误差的来源,D正
确」
7.D雄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十XO,雌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十XX,雌性蝗虫比雄性蝗虫多一条X染
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此时期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蝗虫多2条,A正
确;由于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无法产生XX心的基因型,即不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B正确:蝗虫的群
体中,与复眼正常性状有关的基因型有XX、XX、XO,共3种,C正确:复眼正常雕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XBX8和XX,D错误。
8.C由题意知,该种群雕鼠中,AA=20%,Aa=60%aa=20%,则a的基因频率是a=20%+号×60%=
50%,雄鼠A的基因频率是A=10%+2×60%=40%,A,B正确:若它们处于理想状态下,保持遗传平衡。
子一代的基因频率不变,雌鼠中A=50%,a=50%,雄鼠中A=40%,a=60%,子一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a=50%×60%+50%×40%=50%,C错误:基因频率是指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
基因的比例,D正确。
9,B人体细胞内含嘌呤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是核酸,A正确:尿酸盐晶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会破坏细胞中的溶
酶体,B错误:肾脏是形成原尿和尿液的器官,尿酸需通过尿液排出体外,C正确:人体遗传物质为DNA,其嘌
呤数等于嘧啶数,D正确。
10,A在人体内,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其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A错误:第三道防线属于人体特异性免疫,
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B正确: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与新型冠状病毒
发生特异性结合,C正确: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能促进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D正确。
11.B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植物激素的腺体,A错误: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
位,B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天然的芸苔素内酯是固醇类物质,而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场所,因此其合成场所
是内质网,C错误: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故可推测其生理作用类似于细胞分裂素,D
错误。
12.A滇池中的所有银白鱼属于种群,A错误:引起水华的藻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人类治理
【押题卷·生物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8页)GD新高考】绝密★启用前
2022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
生物学(二)
注意事项:
n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中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的
1.春天的校园生机盎然,成行排列的榆树、枝繁叶茂的玉兰,樟树、金桂郁郁葱葱;小叶女贞、杜
鹃花、七里香、南迎春错落有致;树丛中杂草零星稀疏,绿地却绒草如毡。小鸟在树上歌唱,蚱
蜢在草丛中嬉,腐木上长满蘑菇、苔藓,白蚁自由出入,土壤中还有一些看不到的细菌等微生
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校园中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B.校园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C,腐木上所有的蚂蚁组成一个种群
D.小叶女贞、杜鹃花、蘑菇、细菌均是多细胞生物
2.奥密克我(单链RNA病毒)是一种发生了大量突变的新型变异毒株,通过S刺突蛋白与宿主
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后侵人人体组织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刺突蛋白与ACE2受体结合后以胞吞的方式进人人体组织细胞
B.奥密克戎相对于T2噬箘体更易发生变异
C.奥密克戎在宿主细胞内增殖需宿主细胞提供模板、原料、酶等
童
D.新冠疫苗接种者也会被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外出时同样要做好个人防护
3.下图是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中,科学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消化酶分泌前后②的膜面积会减小
D.图中有三种结构可以形成囊泡
【押题卷·生物学(二)第1页(共6页)
GD新高考】
广东
4.下图表示活细胞内进行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则乙是乳酸
甲
ATP
B.若甲为有机物,则乙可以是CO2和水
释放
①
驱动
→生命活动
C.①是可以转移的能量,②是以热能形式散失
丙
②
的能量
乙
D.丙中的物质都含高能磷酸键
5.某十字花科植物的花属于两性花。雄性不育与雄性可育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D、d
控制,且基因D的表达还受另一对等位基因E、影响。用雄性不育植株与雄性可育植株杂
交,所得F中雄性可育植株:雄性不育植株=1:1,让F中的雄性可育植株自交,所得F2中
雄性可育植株:雄性不育植株=13: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雄性不育植株的基因型为ddEe
B.等位基因E、e中,E基因影响了D基因的表达
C.D、d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E基因对D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但不影响d基因的表达
6.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
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上清液
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离心后放射性应在上清液中
C.实验中,若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
D.实验中,若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误差的来源
7.雄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22+XO(即雄蝗虫只有1条X染色体),雌性蝗虫的染色体组成为
22十XX。控制蝗虫复眼的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
子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蝗虫多2条
B.不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
C.蝗虫的群体中,与复眼正常性状有关的基因型有3种
D.复眼正常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X
8.某地区一群山鼠体色的黑色对白色为显性,受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控制,经调
查发现,雌鼠基因型频率AA(20%)、Aa(60%)、aa(20%),雄鼠基因型频率AA(l0%)、Aa
(60%)、aa(3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雌鼠中a的基因频率为50%
B.雄鼠中A的基因频率为40%
C.若该鼠群随机交配,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
D.基因频率是指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9.痛风是指人体内嘌吟长期代谢异常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疾病,血液中尿酸含量持续偏高
是其病症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内含嘌呤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是核酸
B.尿酸盐晶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会破坏细胞中的线粒体
C.排泄尿酸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D.人体遗传物质中的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押题卷·生物学(二)第2页(共6页)
GD新高考】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