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说课设计
一、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港澳回归。具体问题有两个:一是“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二是港澳回归。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能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复兴而努力读书。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人民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素材。本课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相对而言,教材上的内容较少,这就要求老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以便丰富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但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成长阶段,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尤其对文字性、理论性的东西不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集声、色、图、像于一体,尤其是一些视频、歌曲,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从而会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理解,再加上《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2、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和含义;
3、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并分析回归的意义;
4、深入探究港澳回归的原因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总结出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历史意义、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被割占的历史,让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才能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我选择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三、教法、学法
【教法】1、多媒体展示法
2、问题导学法
3、讲授法、归纳法等。
【学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课前预习、搜集资料
【课前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视人数而定):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给学生说明:本节课将采用模拟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学习。每答对1题得1分。看哪一组能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冠军。
设计意图:采用模拟知识竞赛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公元一九九七》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动听的歌曲,可以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首歌能十分自然的将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新课】
一、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教学环节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学生对“港澳问题”的系统理解和掌握。通过读诗、唱歌或听歌,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港澳同胞迫切期盼回归祖国的心情”,而且会十分自然的引发学生对下一个问题即“怎样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思考。
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轻松的突破该难点,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就使学生的自学具有了目标,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学生自学的盲目性,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抢答环节,既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明确了学生的不足之处,接下来老师的讲解就有的放矢,十分具有针对性(预计重点讲解5、7)。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个人的教学理念是:学生会的一律不讲,学生不会的一定要重点讲,而且还要讲透彻。
三、香港、澳门的回归
这是本课的重点,为了解决该重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中英、中葡谈判签约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白“港澳回归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党和政府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党情感。通过《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深刻体会“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会受到极大的感染,从而将本课推向高潮。关于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和原因,老师先给学生提示考虑问题的角度,再组织学生讨论探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老师视学生的回答再给予补充、讲解,从而解决本课的重点。
【课堂小结】根据板书进行小结,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理念:板书设计力求简单明了,给学生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我对教材做了以下拓展:
【课堂拓展】
环节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香港、澳门回归后的部分图片资料,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一国两制”的伟大性和正确性,也更加坚信了“台湾必将回归祖国怀抱”的信念。
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查漏补缺,我设计了以下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练习题见课件>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以下两种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
1、组织学生收看《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专题片
2、组织学生出一期关于香港和澳门的专题板报
结课设计:让各组组长统计各自的得分情况,评出本节课的冠军。将掌声和动听的歌曲一同献给冠军组以及全体学生。歌曲是:《七子之歌》中的台湾篇,祝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生为本”,将“教室”变成“学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