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鸭》教案
执教:陈华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词语,掌握“丑陋、讪笑、嫉妒、来势汹汹”等词语的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 了解安徒生的生平,进而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能力目标
1. 把握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内涵。
2. 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 对文章进行深层鉴赏,品评文章的美,体味童话的艺术魅力。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领悟丑小鸭形象的意义,激发他们坚韧、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
通过复述课文,了解丑小鸭的不幸遭遇,理解丑小鸭面对坎坷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他所做的努力,深刻领悟丑小鸭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
教学难点
1. 通过揣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2. 搜集作者的生平、创作经历等资料,互相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可以为电视画面配音,也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复述法。
3. 讨论点拨法。
4. 品评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VCD光盘、文字资料。(前两种在电化教室空闲时使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利用圈点勾画法,了解丑小鸭的遭遇,理解丑小鸭是作者的自我写照;体验与反思,理解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审美鉴赏,品味作品多方面的美,感受童话的艺术美丽。
[教学步骤]
1. 导语设计
多媒体播放图片(或者教学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引出课文《丑小鸭》。
2. 作者及文体回顾
(1. 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2. 童话特点……)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
1. 播放VCD光盘,选5位学生为画面配音。
(如果不在电化教室则改为观察课文插图,分角色朗读)
*要求:A读出童话的纯真、稚拙、活泼的情调
B注意下列汉字的读音
木屐 (ji ) 简陋( lou ) 讪笑( shan ) 蛋壳( ke )
嫉妒 (ji du ) 灯芯( xin ) 脖颈( jing ) 篱笆( li ba )
2. 学生自渎课文,利用圈点勾画法,了解丑小鸭的不幸,然后复述课文。
*要求;突出丑小鸭所遭遇到的各种歧视和打击,以及丑小鸭的态度
3.资料展示,讨论交流,走进安徒生的成长世界,引导学生理解《丑小鸭》是作者自身经历的艺术写照。
四.学生互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丑小鸭”这一形象的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
1.把握丑小鸭形象的思想内涵
方案设计:
丑小鸭在不幸和打击面前,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
(1) 丑小鸭最终变成洁白美丽的天鹅,有人说,这不是丑小鸭自身努力的结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2) 揣摩下列句子含义。
①“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②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也没什么关系。
③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一颗好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
(3) 请用下列句式表述你对丑小鸭这一形象的理解。
丑小鸭是一个 的形象。
(4) 假如你是丑小鸭,变成天鹅后,你接受记者的采访,当他们问到你对不幸和苦难的认识或态度时,你将如何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或评价,教师适时指导。
3. 体验与反思,探讨丑小鸭的形象的现实意义。
(允许学生有以下观点:)
①艰难和困惑就是生命本身,这是与生俱来的。否则人生岂不就简单了。磨难不可能被消灭,困境是永恒的,唯一的做法就是坚强,再坚强。
②困境犹如人生的老友,时时伴随。对待困境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丑小鸭离家流浪是被迫的。但离家后的丑小鸭主动迎接生存的磨难,所以能坦然面对。困境能使人优秀。丑小鸭的现实意义就在此。
教师总结:椰子树努力长出椰子是对风雨最好的抗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对困境最好的抗议。面对高位截瘫,张海迪更坚强了;面对失明,海伦.凯勒更加热爱生活;面对诸多成长的困难,我们的目光将更加坚定,脚步更加稳健,这就是丑小鸭给我们的启示。
五.审美鉴赏,品评作品的美
这篇童话为什么能引人入胜?它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你以“我喜欢这篇童话,因为 ”的句式说一段话。
学生思考,品评并自由发言。
明确:
1. 情节美-------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2. 形象美-------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的丑小鸭
3. 语言美-------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生动传神的动物情态
六.课堂小结
作者笔下的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嘲弄、打击,但始终不屈地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切缘于他心中有一份恒久的梦。你们都能成为天鹅,你也会成功,他也会成功,我们都会成功!只要梦还在,只要心在走!
七.布置作业(详见作业卷)
1.重新排列语序
2.读课文文句,回答问题
A雄猫、母鸡骄傲的资本是什么?
B画出反映丑小鸭敢于追求、不屈奋斗的句子。
C这几段是通过什么手法展开情节的?
D画出最后一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其作用。
4. 课外阅读《小草和大树》
A本文的体裁是----------
B给文中3处拼音写上汉字。
C选择词语填空。
D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大树和小草的形象。
E文中写“小草想了很多很多”,根据上下文,你认为小草会想些什么?
F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理想 、追求
丑小鸭 ----------------- 歧视 、打击 ----------白天鹅
不屈 、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