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科学氧化还原反应高难度练习
一、单选题
1.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现有一小瓶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钾溶液,逐渐滴加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整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且测得溶液中物质R的质量与滴加稀盐酸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m、n是曲线上的点,乙、丙为滴加稀盐酸过程中溶液质量与稀盐酸的两种关系图。试结合实验及关系图像进行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像可知:该瓶溶液已发生部分变质,物质R为KOH
B.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正确关系图像应该为乙图
C.原瓶内溶液中R与另一种溶质的质量之比为69:112
D.溶液的溶质在m、n点时分别有2种、3种
2.将足量物质乙加入物质甲中,加入物质乙的质量与纵坐标 y 的关系不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甲 乙 纵坐标 y
A 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锌粉 红色固体质量
B 氯化铁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 沉淀质量
C 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 溶质质量分数
D 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气体质量
A.A B.B C.C D.D
3.实验室里,用如图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应该先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一氧化碳
B.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实验结束后,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4.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一定量铜粉,无气泡冒出;用导管向稀硫酸中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测得溶液质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
B.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有一种
D.bc段溶液中有硫酸铜生成
5.下列表中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
A.A B.B C.C D.D
6.某同学实验时,用氢气还原16g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4.4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有1.6g水生成 B.有1.4g铜生成
C.实际用去氢气的质量大于0.2g D.有80%的氧化铜参加反应
7.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废液或废物,如果能充分利用废液或废物来进行科学探究,不仅增强了“变废为宝”的意识,同时也养成了科学探究中的良好习惯。现有如下的一些废液或废物,滴加X溶液(含溶质a)至过量,产生的气体或沉淀质量与溶质a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符合该图像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室中的废液或废物 溶质a
A 剩余的表面已经被氧化的铝片 H2SO4
B 氢氧化铜和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NaOH
C 稀硫酸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液 BaCl2
D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 HCl
A.A B.B C.C D.D
8.“五水共治”大大美化了河道环境某学校实验室排出的废水中含有Ag+、Ba2+”和NO3-三种离子。该校实验小组设计实验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碳酸钡固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如下:
已知滤液B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蓝色沉淀是Cu(OH)2
B.乙一定是氢氧化钡
C.若丙是K2CO3,滤液C结晶后可以作为化学肥料
D.若得到19.7g碳酸钡,则证明原废水中含有13.7g钡
9.某同学为研究相同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将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先通过图甲装置,再通过图乙中的仪器组合。为达到实验目的,图乙中仪器选择和连接最好的是( )
A.cba B.cda C.cbd D.bca
10.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过滤,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第一份与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无色气体;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三个实验现象,说明盐酸与过量碳酸钙的反应中生成了( )
A.Ca(OH)Cl B.Ca(HCO3)2 C.Ca2(OH)2CO3 D.Ca(OH)2
11.将mgCuO 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当大部分固体变为红色铜时停止加热,并同时停止通CO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后,称量,残留物的质量为ng.在实验中共用去wgCO,生成agCO2,则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为( )
A.4(m﹣n)g B.wg C.ag D.mg
12.C,H2,CO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如果C,H2,CO以一定的质量比分别跟等质量的O2恰好完全应生成CO2或H2O,则C,H2,CO以同样的质量比分别跟足量的CuO完全反应时,所对应消耗的CuO的质量比为( )
A.2:1:1 B.1:2:l C.1:l:2 D.1:1:1
13.X、Y、Z、W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Y、Z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
B.W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
C.该转化关系中不可能出现置换反应
D.若X、Y、Z中均含一种常见金属元素,则W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14.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MgCl2 NaOH H2SO4 B.Ba(NO3)2 Na2SO4 HCl
C.KOH CuSO4 HCl D.AgNO3 NaCl HNO3
15.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忽略CuCl2溶液的弱酸性即CuCl2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图像正确的是( )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 D.甲
二、填空题
16.测定 BaCl2·XH2O 中结晶水数目的过程如图所示:
(1)样品用蒸馏水来溶解,写出此过程中电离方程式 。
(2)在操作过滤、洗涤环节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蒸馏水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3)小金同学称量 a 克样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后称得最后 b 克沉淀,计算 BaCl2·XH2O
中的 X= 。(用 ab 表示)
17.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2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五”飞行试验器绕月飞行后将返回地面。若飞行试验器从月球上带回的铁矿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写出工业上利用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 。
(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铸造用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Fe+NiCl2=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溶质有 ;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 (均填化学式)。
18.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
(1)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极稳定,氢氟酸(HF)是唯一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的酸(生成物为H2O和SiF4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钙(CaSiO3)和二氧化碳.其中硅酸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选填序号)。
①单质 ②氧化物 ③酸 ④碱 ⑤盐
19.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作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作氧化剂。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为Fe+CuSO4=Cu+FeSO4中, 是还原剂。
(2)非金属单质具有类似金属与化合物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以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②Cl2与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其中 是氧化剂。
③已知Cl2可与H2O反应生成两种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0.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图:
(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 ,B处的实验现象是 .
(2)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1.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C、F装的都是澄清石灰水,但它们的作用各不相同。装置F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2)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H2?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3)图甲方案B装置可用来吸收但没有现象。为证明和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方案。则图乙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 和 的混合溶液。
22.如图所示为气体X(纯净物)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在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X,其目的是 。
(2)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X为 。
(3)查阅资料得知:①气体X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
②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③Cu2O+H2SO4=CuSO4+Cu+H2O
小乐为了探究反应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
实验操作
步骤一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步骤二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12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
23.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可能是H2、CO、CO2、N2和水蒸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可以得出结论:半水煤气中一定有 。
24.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 H2、CO、CO2、N2和水蒸气。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碱石灰是 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D装置中“冰水”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果证明有H2、CO、CO2存在,根据实验装置回答,证明CO存在,只需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为了测定半水煤气中 H2、CO 质量的实验方案如下:
若步骤Ⅳ中浓硫酸质量增加a 克,步骤Ⅴ的KOH溶液质量增加b 克,则半水煤气中H2与CO的质量比为 (用含字母a、b的代数式表示)。
25.如图所示为纯净的CO气体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在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CO气体,其目的是 。
(2)查阅资料得知:①CO气体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②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③Cu2O+H2SO4=CuSO4+Cu+H2O。
小科为了探究反应所得红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步骤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16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
四、解答题
26.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把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待金属完全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1.0克/毫升),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求:
(1)金属铝的质量为
(2)盐酸溶液质量为
(3)a的取值范围
(4)镁的质量与铝的质量比值的最大值为多少
27.我国矿物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工业上从从含有金属元素的矿石中提炼金属。其中赤铁矿是炼铁的主要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I.铁制品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①下列不属于铁合金的是 (选填字母)。
A.Fe(OH)3 B. 生铁 C. 不锈钢
②图1是探究铁钉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生锈的实验,其中铁锈蚀最快的是 (选填字母)。
(2)II.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可用于生产催化剂。
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赤铁矿经提纯后得到的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主要成分为FeO和Fe2O3),其反应原理为:2Fe2O3+C 4FeO+CO2↑.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上述原理充分反应,如图2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由图可知: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g。
②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28.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此判断出该赤铁矿石 (填“属于”或“不属于”)富铁矿石。
(3)若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其他成分不含铁),600t这样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杂质为4%的生铁多少吨?
29.为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柯同学取了10克氧化铜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分别称量了部分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情况,得到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反应前 完全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2.5克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
B组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0.0克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2.3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柯分析后决定用A组数据进行计算,且得出A组中玻璃管和固体物质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是 元素的质量,并计算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
(2)小柯不选择“B组”实验数据来计算样品中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原因是 ;
(3)若要使两组数据计算得到的结果一样,应将图中装有 (写试剂名称)的E装置连接在图中A和B装置之间。
30.I.同学们参观了某钢铁厂,了解到钢铁厂在选矿时测定铁矿石中含铁量的方法较多,小明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他称取10.0g赤铁矿,当赤铁矿中的Fe2O3全部还原为Fe时,剩余固体在CO的保护下冷却、称量。质量为7.6g(假设赤铁矿中的杂质均不与CO反应).
(1)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
(2)该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需有计算过程)。
(3)II.在钢铁厂的实验室,同学们采集了用某种热分析仪记录的CO与Fe2O3进行反应时的有关数据,并得到固体质量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分析。
写出P点时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4)此时至少消粍CO的质量是多少?(列方程式计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分析】(1)氢氧化钾露置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露置后的溶液有可能是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2)在氢氧化钾和碳酸钾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氢氧化钾反应完之后再与碳酸钾反应;
【解答】A、由甲图像可知:该瓶溶液已发生部分变质,物质R为KOH,甲图反映出溶液中有一种物质先不与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了加入的稀盐酸先与另一种物质在反应。可判断出溶液部分变质含有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滴入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再与碳酸钾反应,物质R为碳酸钾,A错误;
B、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加稀盐酸的质量正确关系图像应该为乙图,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滴入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此时无气体无沉淀生成,溶液增加的质量就是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再是碳酸钾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溶液增加的质量是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减去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两者比较前者的质量增加快,所以丙图是正确的,B错误;
C、原瓶内溶液中R与另一种溶质的质量之比为69:112,由A分析可知,R是碳酸钾,由甲图可知与氢氧化钾反应的稀盐酸质量为2a,与碳酸钾反应的质量为a。K2CO3—2HCl,KOH—HCl,由反应的关系式可知1份的HCl消耗0.5份的K2CO3,2份的HCl消耗2份的KOH,所以原瓶内溶液中R与另一种溶质的质量之比为(138×0.5):(56×2) =69:112,C正确;
D、溶液的溶质在m、n点时分别有2种、3种,在m点时溶液质有KCl、K2CO3,KOH,n点时的溶质有KCl、K2CO3,所以分别有3种、2种,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分析】图中曲线表示开始时加入物质对纵坐标表示的量无影响,加入物质到一定 量时纵坐标表示的量开始变化,继续增加纵坐标表示的量达到了最大保持不变。
【解答】A、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先锌粉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硝酸银反应完后再置换出硝酸铜中的铜,所以加入物质到一定量时才出现红色固体物质,当硝酸铜反应完红色固体物质质量达到最大,继续加入将保持不变,可用如图曲线表示,A错误;
B、氯化铁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时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无沉淀产生,等稀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氯化铁反应完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不变,可用图示曲线表示,B错误;
C、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钾,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减小的,不能用图示曲线表示,C正确;
D、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已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加入稀盐酸,开始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放出,当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有气体生成,继续加入碳酸钠反应完气体质量不再增加,可用图示曲线表示,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解答】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实验开始时,应该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以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结合题意,用如图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均为黑色固体,则该产物不一定是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需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结合题意,用如图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铜、氧化铜、硫酸的性质及相互间的反应分析。有关图像题要注意图像的变化规律及起点、转折点等。
【解答】A.ab段溶液质量没变化,证明铜没有与酸发生反应,说明Cu不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不符合题意;
B.从b点到c点,溶液质量增加,说明铜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与酸发生了反应,则酸减少,酸性变弱,溶液的pH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
C.从c点到d点,为硫酸铜与酸反应结束的图像,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硫酸铜,可能有硫酸,符合题意;
D.bc段为生成蓝色溶液的图像,则溶液中有硫酸铜生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A
【解析】【分析】图中三角关系表示,X→Y→Z→X都能一步完成,根据这一关系结合选项中的物质可以进行判断。
【解答】A、X为Na2SO4,Y为NaCl,Z为NaNO3。Na2SO4到NaCl可以加入BaCl2。NaCl到NaNO3可加入AgNO3。NaNO3不能通过加试剂直接到Na2SO4,A正确;
B、X为BaCl2,Y为Ba(NO3)2,Z为BaCO3。BaCl2到Ba(NO3)2可通过加入AgNO3。Ba(NO3)2到BaCO3可通过加入Na2CO3。BaCO3到BaCl2可通过加入HCl,可以按照图中关系转化,B错误;
C、X为Cu,Y为CuO,Z为CuSO4。Cu到CuO可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到CuSO4可通过加入H2SO4得到,CuSO4到Cu可通过加入铁粉等得到,能按照图中关系转化,C错误;
D、X为CaO,Y为CaCl2,Z为CaCO3。CaO到CaCl2可通过加入HCl得到。CaCl2到CaCO3可通过加入Na2CO3得到。CaCO3到CaO可通过高温锻烧得到,能按照图中关系转化,D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步骤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前后固体减少质量为参加反应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生成铜的质量为反应的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再由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计算。
【解答】 A、固体减少质量为参加反应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即生成水中氧元素质量,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
B、生成铜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不符合题意;
C、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开始为排除装置内空气要先通入氢气,反应结束后为防止铜再被氧化,要继续通氢气作保护气,所以实验消耗氢气质量大于反应的氢气质量,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则反应的氧化铜质量分数为8g/16g=50%,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分析】从图示中,加入的物质跟其他两种反应有反应先后顺序,并且与第一种物质没有明显的现象,与第二种物质有气体或沉淀产生。
【解答】A、 H2SO4 先把氧化铝反应后,再跟铝反应产生气体,直至反应完,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铜和过量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 ,应该是盐酸和氯化铜溶液。NaOH 先跟盐酸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等盐酸反应完后,NaOH继续跟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故不符合题意;
C、 稀硫酸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的溶液 ,应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溶液。 BaCl2 加入马上跟硫酸钠反应产生沉淀,故符合题意。
D、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 ,有可能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固体,也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钙固体。故加入盐酸先跟碱反应,等碱反应完后再跟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推导出甲为铜,由最终得到碳酸钡副产品结合除杂原则,推导出乙为氢氧化钡,再结合硝酸钾是复合肥等知识进行判断。
【解答】A、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B、滤液A中含有铜离子,为除去铜离子且不引入新杂质,乙为氢氧化钡,不符合题意;
C、 若丙是K2CO3,滤液C结晶后物质为硝酸钾,是一种常用复合肥,可以作为化学肥料 ,不符合题意;
D、 若得到19.7g碳酸钡,根据反应前后钡元素质量不变可知,原废水中含有13.7g钡元素, 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A
【解析】【分析】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还原氧化铁,要想知道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我们要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进一步求出。用浓硫酸质量变化测出生成水的质量,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解答】一氧化碳和氢气等体积混合后还原氧化铁,要想知道哪个还原氧化铁的量更多,我们要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进一步求出。要知道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我们要先用浓硫酸质量变化测出生成水的质量,再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变化测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所以我们选择氢氧化钠,若先除二氧化碳会使所测水的质量变大,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a。
故答案为:A
10.【答案】B
【解析】【分析】与该题有关的Ca(HCO3)2反应的方程式为:
①Ca(HCO3)2+Ca(OH)2=2CaCO3↓+2H2O
②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③Ca(HCO3)2 CaCO2↓+H2O+CO2↑
【解答】由实验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后可知溶液中定有钙离子,所以所取的滤液中不存在碳酸根离子。第一份加入石灰水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碳酸钙,可推断前面溶液中生成的为碳酸氢根离子;第二份中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验证碳酸氢根的存在;第三份“ 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进一步确认碳酸氢钙的生成,其方程式为Ca(HCO3)2CaCO3↓+CO2↑+H2O
故答案为:B
11.【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m﹣n)g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利用CuO中Cu、O元素的质量比=64:16=4:1,可计算生成铜的质量=4(m﹣n)g;
根据反应生成的a gCO2中O元素的质量=a g××100%=g,其中O元素质量的一半即g×=g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利用CuO中Cu、O元素的质量比=64:16=4:1,可计算生成铜的质量=4×g=ag;但是由于生成的铜在空气中冷却再次被氧化,所以此计算方式没有意义,故错误.
故选A.
【分析】本题涉及的变化过程:CO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发生反应生成Cu和CO2;题设给出的质量:反应前CuO的质量m g、残留物的质量为n g、用去CO的质量w g、生成CO2的质量a g;对所给质量进行分析:由于实验操作中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所给CO的质量并未全部参加反应,不能进行计算;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m﹣n)g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的a gCO2中O元素的质量的一半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因此,可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或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最终得到铜的质量.(由于在空气中冷却,所以根据二氧化碳求最后的铜的质量没意义)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观察化学反应式C+O2CO2、2H2+O22H2O、2CO+O22CO2可知,C,H2,CO分别与等质量氧气完全反应时,它们的质量比是:C:H2:CO=3:1:14.
C,H2,CO以同样的质量比分别跟足量的CuO完全反应时,假设氢的质量是a,则C是3a,CO是14a.
设它们消耗的CuO的质量分别是:X1、X2、X3.
2CuO+C 2Cu+CO2、CuO+H2Cu+H2O、CuO+CO Cu+CO2
X1 3a X2 a X3 14a
160 12 80 2 80 28
=
X1=40a X2=40a X3=40a
所以C,H2,CO 的质量比是:C:H2:CO=1:1:1
故选D.
【分析】首先了解C,H2,CO与氧气完全反应的化学反应式是:C+O2CO2、2H2+O22H2O、2CO+O22CO2;C,H2,CO分别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C 2Cu+CO2、CuO+H2Cu+H2O、CuO+CO Cu+CO2.然后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数字计算即可.
13.【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转化关系知:当x为碱,W为酸性氧化物时符合条件;当W为铁,X为氯气时符合条件;当X为碳,W为氧气或水时符合条件;当X为偏铝酸钠或氯化铝,W为酸或强碱时也符合条件。采用假设方法然后验证各个反应。
【解答】A、当X为氢氧化钠,W为二氧化碳时,Y是碳酸钠,Z是碳酸氢钠,符合条件,此时X、Y、Z中都有钠元素;当W为铁,X为氯气时,y是氯化铁,Z是氯化亚铁,符合条件,此时X、Y、Z中都有氯元素。则X、Y、Z中至少有一种相同的元素,该元素可以是金属元素也可以是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
B、当W是铁或二氧化碳时都能实现上面转化,故B正确。
C、当X是碳,W是水蒸气时,Y是CO,Z是二氧化碳。Z(二氧化碳)和X(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X(碳)和W(水蒸气)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若X、Y、Z中均含有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金属为铝,X和少量W或过量W反应不同,则X为偏铝酸钠或氯化铝,则W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钡和氯化银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及铜离子溶液呈蓝色分析。
【解答】A、 MgCl2和 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H2SO4 可以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符合题意;
B、 Ba(NO3)2和Na2SO4 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
C、 KOH和CuSO4 能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可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但氯化铜为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D、 AgNO3和 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答案】D
【解析】【分析】在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会先和HCl反应,生成NaCl和H2O,HCl消耗完后再与CuCl2生成蓝色沉淀Cu(OH)2和NaCl。
【解答】甲图是滴入NaOH溶液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图,由分析可知,滴入的NaOH先与溶液中的HCl反应无沉淀产生,等HCl反应完才有沉淀产生,当滴入的NaOH达到一定量时,CuCl2也反应完,继续滴入NaOH沉淀质量不变,甲图像正确;
乙图是溶液pH与滴入NaOH溶液的关系图,溶液原来成酸性,随NaOH的滴入与HCl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成中性。继续滴入NaOH与CuCl2反应生成Cu(OH)2沉淀,所以溶液将保持一段时间的中性,直到CuCl2反应完,溶液随NaOH的滴入逐渐增大,乙图像错误;
丙图是H2O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关系图,水质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滴入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水,其中在NaOH与HCl发生中和反应时会生成水,所以刚开始滴入时水的增加快些,在后面的反应中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水参加反应,增加的水就是滴入溶液中的水所以增加速度比较之前要慢些,但增加是均匀变化的,丙图错误;
丁图是CuCl2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关系图,刚滴入NaOH溶液时,由于NaOH溶液先与HCl反应,所以CuCl2的质量将保持不变,丁图错误。
综上可知,只有甲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16.【答案】(1)BaCl2=Ba2++2Cl-
(2)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 AgNO3 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冼净
(3)(233a-208b)/18b
【解析】【分析】 (1)离子化合物整体不显电性,所以写电离方程式时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要相等;(2)稀硫酸能与溶液中的钡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检验氯离子可滴入硝酸银产生沉淀,再滴入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即有氯离子;(3)b克沉淀是硫酸钡沉淀,可根据反应的方程式由硫酸钡沉淀的质量计算出BaCl2的质量,用BaCl2的含量可以计算出X的值。
【解答】(1)样品的电离方程式为:BaCl2=Ba2++2Cl-;
(2)在操作过滤、洗涤环节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蒸馏水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是否洗净的方法是: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 AgNO3 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冼净;
(3)设Y克BaCl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b克沉淀
BaCl2+H2SO4=BaSO4↓+2HCl
208 233
Y b
208:Y=233:b 得Y=208b/233
根据求得的质量与根据化学式求出的BaCl2的质量分数相等可得
(208b/233)/a=208/(208+18X)解得X=(233a-208b)/18b
故答案为:(1)BaCl2=Ba2++2Cl-;(2)取水洗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 AgNO3 溶液,若无白色浑浊出现,则表明Cl-已经冼净;(3)(233a-208b)/18b
17.【答案】(1)3CO+Fe2O32Fe+3CO2;金属材料;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等
(2)置换反应;Al>Fe>Ni>Cu
(3)ZnSO4、FeSO4;Cu、Fe
【解析】【分析】(1)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还制取金属铁;结合铁生锈的条件分析回答;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
(2)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结合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出活动性的强弱在分析解答。
(3)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化学反应发生和不发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解答。
【解答】(1)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O+Fe2O32Fe+3CO2;由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所以,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等;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这两个反应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Ni+H2SO4=NiSO4+H2↑,说明活动性Ni>H;Fe+NiCl2=Ni+FeCl2,说明活动性Fe>Ni;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可知Al>Fe>Ni>Cu,故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l>Fe>Ni>Cu。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铁>氢>铜。由于铁在氢和铜的前面,因此铁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反应,而铁不与硫酸锌反应,由于铁有剩余,说明能够和铁发生反应的物质都被消耗完毕,因此滤液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和硫酸,一定有硫酸锌(ZnSO4)和硫酸亚铁(FeSO4);由于铁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金属铜,因此滤渣中一定含有生成的金属铜(Cu)和剩余的铁(Fe)。
故答案为:(1)3CO+Fe2O32Fe+3CO2;金属材料;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等
(2)置换反应;Al>Fe>Ni>Cu
(3)ZnSO4、FeSO4;Cu、Fe
18.【答案】(1)SiO2+4HF=SiF4↑+2H2O
(2)⑤
【解析】【分析】(1)二氧化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水和四氟化硅,
(2)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氢氟酸(HF)是唯一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的酸(生成物为H2O和SiF4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4HF=SiF4↑+2H2O 。
(2) 盐在化学中,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 )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硫酸钙、氯化铜、醋酸钠,硅酸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⑤盐
19.【答案】(1)铁
(2)Cl2>Br2>I2;Cl2+2KI=2KCl+I2;氯气;2NaOH+Cl2=NaCl+NaClO+H2O
【解析】【分析】(1)分析铁和铜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然后根据题目信息(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作还原剂)解答。
(2)紧抓住题目所给的3个信息: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以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作氧化剂;Cl2可与H2O反应生成两种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在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铜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而由题意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作还原剂,因此铁是还原剂。
(2)①由题意可知: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根据Cl2+2NaBr=2NaCl+Br2,Br2+2KI=2KBr+I2可以判断出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
②Cl2的活动性比I2强,所以Cl2能把I2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反应的方程式是:Cl2+2KI=2KCl+I2。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为-1价,而碘元素由从-1价变为0价,而由题意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作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作氧化剂,因此氯气是氧化剂;
③因为Cl2可与H2O反应生成HCl、HClO两种酸,Cl2与NaOH溶液反应相当于生成的HCl、HClO两种酸再与NaOH反应分别生成NaCl、NaClO,所以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2=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1)铁
(2)①Cl2>Br2>I2;②Cl2+2KI=2KCl+I2,氯气;③2NaOH+Cl2=NaCl+NaClO+H2O
20.【答案】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CuOCu+CO2;CO2+Ca(OH)2=CaCO3↓+H2O;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须将尾气点燃或将尾气集中收集后处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解答】(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铜单质是红色,产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光亮的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2)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 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须将尾气点燃或将尾气集中收集后处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该实验流程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21.【答案】(1)检验是否生成 CO2
(2)不能,因为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
(3)氢氧化钠;氯化钡
【解析】【分析】 H2、CO和CO2 混合气体,其中 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与氧气燃烧火焰呈蓝色,与空气混合加热会爆炸,氢气还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生成的水可以由无水硫酸铜检验;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性的可燃气体,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冶炼金属,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性,故需要尾气处理;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可以与水和碱性溶液反应,经常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解答】 (1)A中澄清石灰水主要是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气体,C中装置是检验B中二氧化碳气体是否吸收完全,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是为了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2) D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色,证明了氧化铜被还原了,其中氧化铜可以与氢气、一氧化碳都反应,故无法确定是氢气存在;
(3)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乙图中左边的试剂瓶是氯化钡,二氧化碳无法与氯化钡反应,而反应需要有明显现象作为对照,变量只能为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产生的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白色沉淀,X试剂只能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钡。
故答案为: (1)检验是否生成 CO2 ; (2)不能,因为一氧化碳也能还原氧化铜 ; (3)氢氧化钠 , 氯化钡 。
22.【答案】(1)排尽A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一氧化碳(或CO)
(3)烧杯中有红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7:18
【解析】【分析】(1)如果气体X中混有空气,那么它们受热后很容易发生爆炸,因此需要提前排进装置A中的空气;
(2)A中氧化铜粉末变红,说明它被还原,那么气体X可能为氢气或一氧化碳。B中无水硫酸铜没有变化,说明反应没有水生成,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那么通入的气体应该是一氧化碳。
(3)步骤一: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铜和水,铜呈红色,而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因此烧杯中肯定有红色固体存在,而溶液变成蓝色。其中的铜可能是原来就有的,也可能是反应生成的。
步骤二:根据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化亚铜的质量,再用20g减去氧化亚铜的质量得到铜的质量,最后做比即可。
【解答】(1)在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X,其目的是:排尽A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氧化铜粉末变红,B中无水硫酸铜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通入的气体X为一氧化碳(或CO)。
(3)设参加反应的氧化亚铜的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
144 64 144-64=80
x 20g-12g=8g;
;
解得:x=14.4g;
那么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之比:(20g-14.4g):14.4g=7:18。
实验操作
步骤一 取20g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烧杯中有红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红色固体可能是氧化亚铜,也可能是铜和氧化亚铜
步骤二 将步骤一反应所得的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并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 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12g 20g红色固体中,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7:18
23.【答案】(1)CO2+Ca(OH)2═CaCO3↓+H2O
(2)完全吸收气体中的 CO2 、H2O,防止对H2、CO 的检验造成干扰
(3)CO2 、 CO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二氧化碳利用石灰水验证,一氧化碳和氢气需氧化后通过验证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来验证;
(3)根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解答】(1)A中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
(2)因半水煤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装置作用是完全吸收气体中的 CO2 、H2O,防止对H2、CO 的检验造成干扰 ;
(3)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还一定含有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 ;(2) 完全吸收气体中的 CO2 、H2O,防止对H2、CO 的检验造成干扰 ;(3) CO2 、 CO 。
24.【答案】(1)CO2+Ca(OH)2=CaCO3↓+H2O
(2)验证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是否有水生成
(3)E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分析;
(2)根据冰水可降温的作用分析;
(3)根据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氢气和一氧化碳质量分析。
【解答】(1)A中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
(2) D装置中“冰水”是降温,验证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是否有水生成;
(3)因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但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要验证CO只需观察E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
(4) 浓硫酸质量增加a 克,即生成水a克,水中氢元素即为氢气质量, KOH溶液质量增加b 克, 即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b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即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故氢气和一氧化碳质量比为():()= .
故答案为:(1)CO2+Ca(OH)2=CaCO3↓+H2O ;(2) 验证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后是否有水生成 ;(3)E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25.【答案】(1)排尽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9:16
【解析】【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分析;
(2)根据氧化亚铜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和铜,结合方程式中固体减少质量是氧化亚铜与铜的质量差,利用方程式计算固体中物质质量比分析。
【解答】(1)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所以对A中氧化铜进行加热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CO气体 ,以排尽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因氧化亚铜与硫酸反应会生成硫酸铜和铜,所以加入硫酸后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20克红色固体反应后剩余16克,
设氧化亚铜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固体减少质量
144 64 80
x 4g
144:80=x:4g
x=7.2g,而反应前固体质量为20克,则铜和氧化亚铜的质量比为7.2:(20-7.2)=9:16.
故答案为:(1) 排尽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9:16。
26.【答案】(1)0.27g
(2)80g
(3)0≤a<50
(4)20:9
【解析】【分析】(1)2NaOH+MgCl2=Mg(OH)2↓+2NaCl可得稀盐酸与沉淀最大时的8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可得该过程中涉及到5个化学反应:2Al+6HCl=2AlCl3+3H2↑,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和 Mg+2HCl=MgCl2+H2↑、2NaOH+MgCl2=Mg(OH)2↓+2NaCl。
(2)由图分析可知,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的体积为(90-80)mL,再此基础上整合分析回答。
【解答】(1)设铝的质量为x
根据2Al+6HCl=2AlCl3+3H2↑,3NaOH+AlCl3=Al(OH)3↓+3NaCl和Al(OH)3+NaOH=NaAlO2+2H2O 可得关系式:
2Al------------2AlCl3---------2Al(OH)3------------2NaOH
54 80
x 10mLx 1g/mLx4%
54/x=80/0.4g
解得x=0.27g
(2)设盐骏溶液质量为y
根据2Al+6HCl=2AlCl3+3H2↑,3NaOH+AlCl3=Al(OH)3↓+3NaCl,Mg+2HCl=MgCl2+H2↑,和2NaOH+MgCl2=Mg(OH)2↓+2NaCl可得关系式:
HCl--------------------NaOH
36.5 40
36.5%y 80mLx 1g/mLx4%
36.5/36.5%y =40/3.2g
解得x=80g
(3)若a=0,则对应的金属中只有镁,故0<a镁;的质量最大,对应的和氧化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mL.根据 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可知,生成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星是氢氧化铝溶解需要的氢氧化钠的3倍,所以当消耗氢氧化铝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为10mL时,则与氯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30mL,所以a必须小于(80-30)mL。所以 a的取值范围0
(4)则设镁的质量为z
根据2Mg+2HCl=MgCl2+H2↑和2NaOH+MgCl2=Mg(OH)2↓+2NaCl有关系式:
Mg-----------MgCl2------------Mg(OH)2↓---------2NaOH
24 80
z 50mLx 1g/mLx4%
24/z=80/2g
解得z=0.6g
镁的质量与铝的质量比值的最大值为=0.6g:0.27g=20:9
故答案为:(1)0.27g;(2) 80g ;(3) 027.【答案】(1)A;B
(2)30%
(3)1.1;36.0%
【解析】【分析】(1)①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与其他金属单质(或非金属单质)经过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
②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判断。
(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之差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方程式计算出生成氧化亚铁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即可。
【解答】(1)①生铁是铁和碳元素组成的合金,不锈钢是铁和锌等元素组成的合金;氢氧化铁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肯定不是合金,故选A。
②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由于B中的铁钉既与充分接触,又有氧气不断输入,所以生锈更快。
(2)在Fe2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1g-20g=1.1g;
②设生成FeO的质量为x,
2Fe2O3+C 4FeO+CO2↑ ;
288 44
x 1.1g
;
解得:x=7.2g;
那么反应后固体中FeO的质量分数为:。
28.【答案】(1)16
(2)56%;属于
(3)解: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600t×80%=480t。
设理论上可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Fe2O3+3CO 2Fe+3CO2
160 112
480t (1﹣4%)x
解得:x=350t
答:可以炼出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350t。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之差就是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2)首先用氧化铁的质量×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铁元素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出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并与富铁矿石的标准进行比较即可。
(3)用铁矿石的质量×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计算出其中氧化铁的质量,写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可炼出杂质为4%的生铁的质量。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20g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为:20g-4g=16g;
(2)铁元素的质量:16g×=11.2g;
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因为56%>50%,所以该赤铁矿石属于富铁矿石。
29.【答案】(1)氧;8g
(2)A装置中产生的氢气中带有水蒸气
(3)浓H2SO4
【解析】【分析】氧化铜是金属氧化物,利用还原性物质来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单质的原理,A装置是利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装置,C中是吸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D装置是放置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通过B装置中的质量变化求解氧化铜的质量。
【解答】 (1)A组反应前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2.5克,完全反应后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H2+CuOCu+H2O,反应前玻璃管中固体是CuO,反应后固体质量为Cu,故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m(O)=42.5g-40.9g=1.6g,氧元素来自氧化铜中,而氧化铜中铜和氧的质量比=m(Cu):m(O)=,m(Cu)=6.4g,故氧化铜就为铜和氧元素质量之和8g;
(2)B组 中是通过反应产生的水的质量被C装置吸收增加的质量来求解,而A、B之间没有干燥装置,C装置吸收水的质量有可能来自A装置中,导致测得水的质量偏大;
(3) 由于C装置中水的质量不仅仅是反应产生的还有可能是A装置中氢气带去的水蒸气,故在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即可,例如浓硫酸。
故答案为: (1)氧 , 8g ; (2)A装置中产生的氢气中带有水蒸气 ; (3)浓H2SO4 。
30.【答案】(1)点燃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2)设该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x
Fe2O3+3CO 3CO2+2Fe 固体质量差量
160 112 160-112=48
10.0gx 10.0g-7.6g=2.4g
;
解得:x=80.0%;
(3)Fe
(4)设此时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至少为y,
Fe2O3+3CO 3CO2+2Fe 固体质量差量
160 84 112 160-112=48
y 48.0g-33.6g=14.4g
;
解得:y=25.2g。
【解析】【分析】(1)由于通入的一氧化碳气体有毒,所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在结束的位置放上酒精灯,将其点燃转换为二氧化碳,可以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2)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之差就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写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的,根据这个质量差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3)只要反应进行,氧化铁的质量就会减小。而图像中P点的固体质量已经不再变化,即氧化铁完全分解,只有生成的铁。
(4)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开始时固体的质量为48g,反应结束时固体的质量为33.6g,而质量差就是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利用(2)中的方法计算出消耗一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解答】(1)图中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中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2)设该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x
Fe2O3+3CO 3CO2+2Fe 固体质量差量
160 112 160-112=48
10.0gx 10.0g-7.6g=2.4g
;
解得:x=80.0%;
(3)P点时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所以已经没有氧化铁,所以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
(4)设此时消耗的一氧化碳质量至少为y,
Fe2O3+3CO 3CO2+2Fe 固体质量差量
160 84 112 160-112=48
y 48.0g-33.6g=14.4g
;
解得:y=25.2g。
1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