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复习课说课稿
本节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浮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属重点部分。是在学习力、二力平衡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力学知识的综合,因此对综合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本部分主要讲述浮力的概念、浮力的大小、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与旧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课程理念。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的需要,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2、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认识浮力,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标察分析,了解浮力的产生,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
难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4、教学增加内容
大多数教学辅导书都把浮力产生的原因设为了教学重点,同学们对此有很大的求知欲。 所以本节课我增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问题,从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5、教具: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细线、水、大烧杯、食盐、鸡蛋、金属块
二、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且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与学生实验的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把浮力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采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和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说教学程序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分钟)
利用多媒体创设“死海不死”的故事情节引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引入复习课。
讲授新课
采用教师设疑,学生探究的方法(20分钟)
(1)浮力概念(3分钟)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浮力现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呢?针对学生思维障碍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发思维。学生讨论方案,自己设计实验,学生到讲台上演示实验。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得出称重法测浮力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复习了浮力的概念,突出了教学重点。
(2)探究浮力的大小(8分钟)
为了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用多媒体回放用溢水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简单回顾阿基米德原理。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用一弹簧测力计、一细线和一杯清水验证金牌是否是纯金的?学生分组探究,设计实验方案,体现了探究意识,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复习了实验,又突破了难点。此题要注意顺序的先后。
(3)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7分钟)
鸡蛋在水中下沉,向水中撒盐后又能浮在水面,这是为什么?通过设疑,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通过学生讨论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此处用到了力、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
(4)浮力的应用(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钢铁的密度比水大,为什么钢铁制造的轮船会漂浮在水面上呢?设置这一问题,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密度计及其原理。这样就把这个教学重点和难点都解决了。
(5)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5分钟)
让学生回顾做过的一个旧实验:六个面扎上橡皮膜的空心正方体,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六个面的橡皮膜均向内凹进,而且前后左右面凹进的程度相同,而下表面比上表面凹进的程度要大。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原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二力平衡等知识,通过由浅入深分层次的分析,把突破难点的过程变成巩固和加深对旧有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过程。由学生归纳总结出压力差求浮力的方法。
(6)浮力知识小结(5分钟)
同桌互相提问,查漏补缺。全班同学交流,总结主要知识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阵地还给了学生。体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浮力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浮力知识系统化。
3、对知识进行巩固提高(10分钟)
为了提高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我设计了四道练习题:一道是体现运用原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利用浮力进行计算,第二道是学科间综合的,体现物理和化学的联系; 第三道是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体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第四道是自主探究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浮力的概念
浮力的计算
称重法:F浮=G物-F
压力差法: F浮=F'-F
排液法:F浮=G排=ρ液gV排
平衡法:F浮=G物
物体的浮沉条件:
从力的角度: 从密度角度:
上浮 F浮>G物 ρ物<ρ液
悬浮 F浮=G物 ρ物=ρ液
下沉 F浮ρ液
漂浮 F浮=G物 ρ物<ρ液
浮力的应用:
轮船
潜水艇
气球和飞艇
密度计
七、说教学评估:
本节课内容多,概念性强,学生复习时,有一定的难度。复习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积极参与探究,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学习就是生活,物理就在身边。阿基米德原理是一条重要规律,虽然实验简单,但对初中生的思维难度较大,复习演示,对提高潜能生、优秀生都有很大帮助。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浸入”、“露出”、“上浮””“漂浮”等词的认识模糊,我通过习题澄清认识,释疑解惑。课堂上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新课程理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学生热爱生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附练习题:
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物体,弹簧秤的示数是F,若把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弹簧秤的示数是F/5,求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在一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漂浮着一个小木块。小心的向烧杯中滴加与氢氧化钡溶液密度相同的稀硫酸溶液,有何现象发生?
小刚不小心将乒乓球掉进老鼠洞里,请你想个办法帮他把乒乓球取出来。
请利用废旧饮料瓶或易拉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说明方法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