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系统的组成和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概述生态系统及其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尝试生物调查
基本法。
2、 过程与方法 : 安排学生进行生态系统的调查,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组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环境中的一些现象归纳到生态学的概念之中。在生物因素中提出三个重要的名词概念: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使“生物因素”的概念更清楚、更科学。对6种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概括简要加以说明,要求学生初步了解。试试看中安排“制作生态瓶“,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和爱护生物的情感。
二、学生分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学生会更清楚生态系统等概念。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材分析
1、 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在初中阶段,对生态系统的理解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在全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 本节主要内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3、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一个池塘到一株小草,在分析谁是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容易失误。所以需要加深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能够判断什么是生态系统。
4、 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理念:
服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从教学目标完成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五、教学策略:
( l )充分用好教材、创生教材;( 2 )关注每一个学生;( 3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5 )做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价者。
六、教学过程
生物生存需要依赖并适应一定的环境,环境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条件,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把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
1.情境引入。由开眼界“‘生态瓶”引入,分析密封小透明瓶内小鱼能长时间存活的原因,引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提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2、通过分析课本P95“生物调查表”中的调查信息,学生讨论3个小问题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 ( http: / / www. / e / tags / tagid=697" \t "_blank )倾听、合理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同学间的竞争合作共同学习,归纳总结 ( http: / / www. / list / jh / " \t "_blank )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功能,从而完成本课时的重点之一。
引导学生对各个类型生态系统进行了解时,不仅了解各自的环境特点和代表动植物的分布,同时注意各个类型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以强化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这也是对生态系统概念的具体化。
引导学生对各个类型生态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设计一些深入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各个生态系统的代表动植物的种类与该生态系统环境特点的关系等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和讨论此类问题,有利于他们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让学生在阅读教材自学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各类生态系统的特点。
3、了解各个类型的生态系统之后,教师应再次引导学生对各个生态系统的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不但注意到各个生态系统的各自特征,而且认识到,所有的生态系统在组成成分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植物,也有大量的动物,二者缺一不可。再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这些可见的组成成分外,还有没有别的容易被忽略的成分,使学生认识到,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还都存在着很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以及非生物的成分(如水、空气、温度、阳光等),以便为后面教学奠定基础。
再分析课本P95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借助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各个类型生态系统进行了解时,不仅了解各自的环境特点和代表动植物的分布,同时注意各个类型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以强化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这也是对生态系统概念的具体化。
4.通过课堂练习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内容。
(1)以下可作为生产者的是( )
A. 种植水稻的农民 B. 人工养殖的鱼
C. 田中的水稻 D. 能使树桩腐烂的真菌
分析:生物学上生产者指的是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
(2)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下列哪一项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
A. 黄河中的水 B. 黄河中的所有的生物
C. 黄河中的鱼 D. 整条黄河
分析:生态系统应同时包含“生物”与“环境”两部分
(3)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狼 B.羊 C.草 D.光
分析:食物链中,消费者的有机物的最终来源是生产者(一般是植物) 物)
(4)据报载,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灾害 B. 天敌过多
C. 动物病害 D.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分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很多,但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常是最大的。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活动能力加大,动植物灭绝速度在加快。
教学反思
本课“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这一部分知识的基础,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是很有必要的,但教师要精心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否则学生的讨论就容易流于形式或偏离本课的重点;对教材内容涉及的实例应根据当地实际取舍或补充,由于学生家庭在生产生活中会碰到一些问题,所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学生乐于接受,若能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更能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快感;采用“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耗时较多,课堂容量有限,而且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应合理使用,课堂上并非讨论得越多越好,否则就容易“课上热热闹闹,课后空空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