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4 10:5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 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启示:弱国无外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基础知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2、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
学习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主权独立、领土
完整、世界和平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美国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出兵朝鲜,并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阻止中国统一。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激烈争斗
新中国的外交环境
1950年周恩来签署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正式建交
1949年10月3日中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个和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是哪个国家?
为打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新中国领导人是怎么做的?建国第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问题探究】
问题
探究
对策: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
成就: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中印边境问题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首次提出: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正式确立:
195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主要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
中缅两国签署《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尽管在其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中印边界问题
1914年,英国殖民者片面从中国西藏划出印度(英国殖民地)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段边界, 即“麦克马洪线”,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此后,这一地区成为中印两国关系的焦点地区。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继承了英国对中国部分领土的侵占,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于1953年扩展到“麦线”。
值得一提的是,此地区并不像西藏大多数地区一样,而是充满了降雨与肥沃土地,价值很大。
知识链接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4日)
地位: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总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抵达万隆参加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
“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
时间 地点
会议 主题
会议 特征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万隆会议的概况
伊拉克代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
菲律宾代表:我们不希望再次屈从于外国统治者。共产主义将会颠覆我们的社会制度。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我们没有共同点。
锡兰代表:台湾应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建议将台湾置于联合国或者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
史料研读
面对一些国家的误解和怀疑,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主张?
周恩来发言的精髓: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周恩来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知识延伸


历史遭遇相同:
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1.发展国家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
3.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
意识形态不同
2015年4月22日,亚非国家领导人汇聚雅加达,共同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说:“无论发展到哪一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改变。”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万隆精神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1954年访问
缅甸
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1.外交政策:
4.周恩来的外交活动
2.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成就:
3.外交严峻形势: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美国等帝国主义孤立敌视新中国,对中国采取封锁禁运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参加日内瓦会议
本课小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B
课堂检测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C
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
4.从中国政 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 )
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
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③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
④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