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课 型:欣赏课
教学年级:八年级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七彩管弦》为题的“西洋管弦乐欣赏”,正式进入到“交响乐”的欣赏。其中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以其第二乐章最为著称。作品节奏轻快活泼,让学生知道交响曲原来也可以有轻松幽默的一面。
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培养学生音乐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
1、会唱并记住《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能结合图形记谱听辨出主题变奏的次数,并对学习简易的变奏方法感兴趣。
2、初步认知和感受交响曲,对交响曲作品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A.哼唱主题音乐。
B.听辨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
C.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体验歌曲节奏、力度、变奏方式、有无惊愕等,为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石琴、口风琴、娃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音乐主题旋律编创的歌词给同学们打招呼。
导语: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的心情现在好多了。那么,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吴老师音乐课堂吧。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这部作品的音乐主题,为后面做的欣赏做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初听作品,感受音乐。
a) 从音乐要素中体会。
(旋律、节奏、音色、力度中引导学生有目的聆听)
b) 为什么叫“惊愕”?
(设计意图:借助讲故事的方式辅助教学,牵引学生寻找到聆听的关注点)。
c) 学唱主题音乐。
(用口风琴这种携带便捷的乐器,带领学生唱会、常熟主题,并结合图形谱、手势的方法轻松学唱)。
d) 作者简介。
(更加全面的了解海顿成长的经历,对作品有更深层面的探究)。
2、复听作品,回答问题。
a) 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用笔做记录。
(设计意图:有了以上的铺垫性学习,学生的关注点也提高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b) 音乐知识—变奏曲。
3、分段播放并讨论。
边看表格边聆听
表格总结
(设计意图:更为细致的解析音乐,让学生看的清楚,听得明白)。
4、视频完整欣赏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初听、复听、分段听,让学生的听觉系统有了一定的积累,在通过视觉的观看,可以更为直观的明白交响乐的含义)。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轻松幽默的交响曲。他的音乐亲切、真诚、爽朗、富于幽默感。他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确定了交响曲的形式规范和交响乐队的编制基础,为交响曲成为最高的音乐形式铺平了道路。那么,我们也应该学习他的勤劳和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