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第六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第六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16:1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自我综合评价
一、积累·运用(4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迁徙(xǐ)   锦衾(qīn) 抟扶摇(chuán) 选贤与能(jǔ)
B.突兀(wù) 骈死(pián) 沉塘坳(ào) 回车叱牛(chì)
C.兑命(duì) 敕书(chì) 不肯栖(xī) 好逸恶劳(wù)
D.挂罥(juān) 志怪(zhì) 食马者(sì) 矜寡孤独(jīn)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盗窃乱贼而不作 其中往来种作
C.选贤与能  念无与为乐者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谋闭而不兴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才美不外见
B.学学半
C.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D.系向牛头充炭直
4.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
A.子之不知鱼之乐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策之不以其道
D.《齐谐》者,志怪者也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古诗文默写。(10分)
(1)万籁此都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3)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        。 (陆游《卜算子·咏梅》)
(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通过写景渲染自己悲惨处境的句子是:          ,         。最能体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           ,           !
(6)《卖炭翁》中,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的句子是:         ,         。
7.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出现,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家长的担忧。为此,海滨中学开展了“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8分)
(1)请你给此次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3分)


(2)你班围绕此次活动主题举行了“远离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请你为主持人拟写一段80字左右的开场白。(2分)


(3)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的倡议。(3分)
倡议书




8.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8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个语段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人名),这段话是主人公
       (人名)患   (病名)病愈后,来到     (地点)前悼念革命战友时内心所想,深刻揭示了      ,成为代表革命青年精神追求的一种誓言。(5分)
(2)作品主人公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
 。(3分)
二、阅读·理解(1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6分)
塞下曲四首(其一)
[唐]李 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①,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 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9.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 (2分)


10.“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3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乙]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①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②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
[注] ①斫(zhuó):砍。②鬻(yù):卖。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
C.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沟通)
遏其生气(抑制)
12.下列对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故虽有名马(连词,虽然)
B.是马也(代词,这,这样)
C.其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
D.梅以曲为美(介词,凭借)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14.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
C.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

1. B A项,“抟”应读“tuán”;C项,“兑”应读“yuè”,“栖”应读“qī”;D项,“罥”应读“juàn”,“矜”应读“guān”。
2. D A项,用马鞭驱赶;马鞭。B项,兴起;劳作。C项,同“举”,推举;一起。D项,所以。
3. C A项,“见”同“现”;B项,第一个“学”同“敩”;D项,“直”同“值”。
4. A B项,“亲”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C项,“策”是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D项,“怪”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5.C
6.(1)但余钟磬音
(2)浮云游子意
(3)拣尽寒枝不肯栖
(4)一任群芳妒
(5)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7.(1)示例:进行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举行以“杜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座谈会;举办以“杜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举办以“杜绝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等。(写出三个即可)
(2)示例:校园本应是接受教育的地方,但时有出现的校园欺凌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在学校,生活在一起,本应互相包容,相亲相爱。今天,借助这次班会,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欺凌”。
(3)示例:
倡议书
全体同学:
  为杜绝校园欺凌,创建和谐校园,让广大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团委特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校园欺凌说“不”!
海滨中学校团委
×年×月×日
8.(1)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保尔) 伤寒症 烈士公墓 人的生命意义
(2)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9. 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这一句饱含诗人对他们的赞美。
[答案] 诗人对军中将士饱含赞美之情。
10.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牧马群嘶边草绿”的意思是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派生气蓬勃的气象。上句的“塞鸿飞”对下句的“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绿”字不仅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草原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塞北的春天,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加可爱。诗中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答案] “绿”字动词化,是“变绿”的意思。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加可爱。赞美了西北边地高原之春的盎然生意。
11. D 通:通晓。
12. C 其:副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13.(1)(跟普通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又不是那些愚蠢的想谋取钱财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做得到的。
14. A 《马说》是一篇议论文,文章托物寓意,以马为喻,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病梅馆记》也是一篇议论文,作者迫于当时封建统治的严酷,采用含蓄隐晦的笔法,托物喻人,通过植梅这样的生活琐事,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们思想、扼杀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追求思想解放的强烈愿望。可见,两篇文章都是含蓄地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参考译文]
[乙] 江宁的龙蟠,苏州的邓尉,杭州的西溪,都出产梅。有人说:“梅凭借弯曲的姿态被认为是美丽的,笔直了就没有风姿;凭借枝干倾斜被认为是美丽的,端正了就没有景致;凭借枝叶稀疏被认为是美丽的,茂密了就没有姿态。”本来是这样。(对于)这些,文人画士在心里明白它的意思,却不便公开宣告大声疾呼,用(这种标准)来约束天下的梅;又不能够让天下人砍削笔直的枝干,削除繁密的枝条,除掉端正的枝条,把梅弄得奇形怪状作为职业来谋求钱财。梅的枝干的倾斜、枝叶的疏朗、枝干的弯曲,又不是那些愚蠢的想谋取钱财的人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做得到的。有的人把文人画士这怪僻成病的情趣明白地告诉卖梅的人,(使他们)砍削它端正的(枝干),培养它横斜的枝条,削除它繁密的(枝干),摧折它的嫩枝,除掉它笔直的(枝干),阻碍它的生机,用这样的方法来谋求大价钱,于是江浙的梅都成病态的了。文人画士造成的祸害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