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 漏 (三下)
备课部分 修改部分
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复述故事。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趣味性。2.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简介故事体裁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仅一个字:漏 板书课题正音,大家一起写一写。注意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范写“漏”。2.看到这个“漏”,你想到了什么?(漏水、漏雨……)3.今天学的课文讲的是一个与“漏”有关的民间故事(在课题旁板书)同学们以前接触过民间故事吗?比如:《白蛇传》《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寒号鸟》等都是民间故事,给人以知识、教诲、鼓舞与希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故事名字很特别(一个字),但故事却很长,一起来欣赏,读后肯定让你捧腹大笑。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漏”指的是什么呢?2.读后反馈。(1)故事中有几个角色?(2)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指的是什么?(屋子漏雨)(3)“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令人非常害怕的东西)3.检查生字词旋风 粘住 莫非 厉害 颠倒 窟窿小胖驴 黑脊背 一个贼 骨头架
顺势一纵 像胶一样 晕头转向 (提示:注意“脊”的读音。积累:屋脊、山脊)4.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几个部分?交流后提示:①哪几个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1-2)②哪几个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19-20)③故事的经过呢?(3-18)
归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分三个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归纳板贴:起因 老虎和贼想偷驴 经过 误会“漏”很厉害,狼狈逃窜结果 老虎和贼双双吓昏过去
(3)概括故事主要内容。再次默读,然后填空。故事一开始,老虎和贼都想偷( )。后来,听到老爷爷、老婆婆说( ),结果歪打正着,吓跑了( )和( )。最后,( )安然无恙。理解:歪打正着 安然无恙三、再读课文,初感趣味1.《漏》这个故事很有趣,默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内容最有意思?找出来,读一读。预设1: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①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理解“莫非”的含义,在这里有“猜测”的意思。指导朗读后半句话。②坏事,“漏”捉我来了!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注意句子中“坏事”应读得紧张而急促,突出心里害怕的感觉。③“漏”真厉害,像粘胶一样,贴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相机学习生字“胶、旋”,结合句子意思和生活经验,说说“粘胶、旋风”的意思。④终于甩掉“漏”了!终于甩掉“漏”了!指导朗读“终于”的语气,要读出激动、开心的语气。预设2: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①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摔到虎背上。②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③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相机学习生字“颠、纵”。结合“颠”意思的理解,辨析“颠”与“巅”的异同。读句子,想象贼一心逃命的狼狈相。理解“纵”在文中的意思是身子猛然向上。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故事的趣味。归纳:同学们找到好多有趣的内容,读得也不错。老师帮你们归纳一下,你们找到的有意思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写得很有趣;二是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很可笑。四、课堂练习,指导书写
1.教师重点指导书写“喂”“贼”“狼”。“喂”左右结构,第十一笔是撇,第十二笔是捺。“贼”左窄右宽,贝字旁要写得瘦长,右边是“戎”,不是“戒”。“狼”右边是“良”不要少一点。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 3.完成《亮点给力》上部分习题。板书:27.漏起因 老虎和贼想偷驴 经过 误会“漏”很厉害,狼狈逃窜结果 老虎和贼双双吓昏过去第二课时一、回顾内容,明确任务1.概括课文内容填空:这个故事有很多角色,有( )的老爷爷,( )的老婆婆,( )的老虎,( )的贼,( )的小毛驴。2.通过上节课学习,大家都被故事的情节惹笑了,觉得特别有趣,老虎和贼被“漏”吓走了,他们逃跑的地点有什么变化?映示课件 相机板书:屋里 路上 树下 山下 屋里3.在这些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呢?(映示课件)4.这节课有两个任务:一是选择喜欢的部分,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趣味;二是按要求复述这个故事。二、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趣味1.课文里有五个角色,主要角色是?(老虎和贼)。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说话语气、语调、动作、表情也会不一样。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角色,四人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2.交流、点评。(预设1:对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很感兴趣,读好相关语段。如:6-12段。例句: ①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②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③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想:“‘漏’真厉害,像胶一样,粘住我了。到树跟前,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④贼也想:“‘漏’真厉害,旋风一样,停都不停,一定是驮到家再吃我。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预设2:老虎和贼狼狈逃窜的样子也很好笑,练读10、12、16、17、18自然段。例句:①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住虎脖子不敢松手。②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③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老虎一边往前跑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贼一边往上爬一边想:“终于甩掉‘漏’了!”④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3.小结:一个“漏”字,把走南闯北的贼吓得腿脚发软,把翻山越岭的老虎吓得浑身发抖。他们使尽平生气力逃跑,想方设法甩掉“漏”,最后竟然让“漏”吓得昏了过去,这“漏”的本领真大啊!三、练习复述,讲好故事1.映示示意图,自己练习、小组交流。(重点1-12自然段)2.指名练讲、点评。(可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参照课后练习题的文字提示)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1.课文学完了,想一想漏雨可怕吗?为什么老虎和贼会害怕成那个样?(①他们不知道“漏”是什么②一个想去偷驴,一个想去吃驴,心里害怕,做贼心虚)(板书:做贼心虚)2.这则民间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五、课外拓展1.同学们,民间故事就是这样口口相传,精彩有趣。老师也带来一篇,大家一起读一读,看看你又有什么收获?精卫填海炎帝有一个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名珠。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儿,但却不能用太阳光来照射她,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交流并小结:精卫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那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尊敬。2.民间故事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题材广泛充满幻想,你还知道哪些民间故事?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宝莲灯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大禹治水 神农尝百草……3.感兴趣的同学课后也可以搜集一些民间故事,讲给大家听。六、作业布置1.完成《亮点给力》上部分内容。2.复述《漏》这则故事。七、板书设计27.“漏”做贼心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