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长江流域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长江流域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3 22: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长江流域
目录
课程标准
01
思维导图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4
同步训练
05
素养提升
06
课程标准
1. 位置与分布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 联系与差异
(1)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3. 环境与发展
(1)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2)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
1. 长江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形区。
2. 长江是我国____________最长、____________最强的河流,自古就有“____________”之称。
3. 长江流域富饶的资源包括: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_资源。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通航里程
运输能力
黄金水道

森林与野生动植物
淡水鱼
矿产
旅游
二、中国的“黄金腰带”
4.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5. 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基础____________,工业门类___________,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具活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带。尤其位于长江出海口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龙头。
亚热
湿润
雄厚
齐全
高新技术产业
长江三角洲
三、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6. 长江流域地区城镇密集,形成了沿江分布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中心城市的城市群。其中,____________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7. 填图。
(1)在图7-2-1中相应的位置分别填注唐古拉山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
重庆
武汉
南京
上海
上海
(2)在图7-2-1中相应的位置分别填注长江沿江主要城市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南昌、南京、杭州、上海。
精巧点拨
长江经济带。
(1)长江经济带覆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安徽、江西、____________、湖南、____________、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1.4%,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长江经济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经济带和城市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和活力所在。
(2)2016年5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上海
江苏
湖北
重庆
①“一轴”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②“两翼”是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③“三极”是以_____________城市群、______________城市群和____________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④“多点”是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中游
成渝
同步训练
知识点① 优越的自然条件
一、单项选择题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图7-2-3),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表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洪涝灾害
C.荒漠化、凌汛 D.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2.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下游河段
D
A
3.对于长江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
B.“水能宝库”供电充足
C.“绿色长廊”构建生态屏障
D.气候干旱导致河流水量不足
D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据此读三峡工程—重庆航道剖面示意图(图7-2-4),完成4~5题。
4. 下列关于三峡工程对该段航道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航道里程明显增加
B. 航道内急流险滩减少,
通航条件明显改善
C. 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D. 年通过能力增加
A
5. 下列无法体现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是( )
A. 可调控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
B. 高耸的水库大坝可用于拦蓄洪水,调节洪峰
C. 避免“悬河”——荆江干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D. 缓解洪水对重庆市的威胁
D
知识点② 中国的“黄金腰带”
长江三角洲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
的美誉,同时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
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据此
读图7-2-5,完成6~7题。
6.长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②河湖众
多,水源充足③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④地势
低平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7.到长江三角洲旅游,可以欣赏( )
A. 无边草原 B. 大漠风光
C. 热带雨林 D. 水乡风貌
D
(核心素养·综合思维)长江经济带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该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共抓大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据此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图7-2-6),完成8~9题。
8.长江经济带( )
①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
资源丰富地区 ②中西部地区大
力开采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③自东向西依次连接重庆、武汉、
南京、上海④东部沿海技术水平
高,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9.长江沿江地带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煤、石油等能源丰富 ③江海联运,交通便利 ④科技发达,人才集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图7-2-7为H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并完成10~11题。10.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比作“弓”,则位于“箭头”位置的H地区是( )
A. 环渤海地区 B. 珠江三角洲
C. 长江三角洲 D. 辽中南地区
11. H地区拥有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区,其优势
包括( )
①科技力量雄厚 ②对外开放程度高,外向型
经济特色显著 ③拥有全国最大港口,水陆交通
便利 ④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C
A
知识点③ 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读长江流域城市人口比例图(图7-2-8)和长江流域城市密度图(图7-2-9),完成12~14题。
12. 从图7-2-8可知,长江
流域城市人口集中在( )
A. 上游地区
B. 中游地区
C. 下游地区
D. 全流域
C
13. 根据图7-2-9判断,长江流域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 )
A. 上游地区 B. 中游地区
C. 中上游地区 D. 下游地区
14. 长江沿江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多依托于( )
A. 丰富的矿产资源 B. 便利的河运条件
C. 充足的劳动力 D. 充裕的外资
D
B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图7-2-10),完成15~16题。
15.长江三角洲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
科技力量雄厚 ③临近东南亚 ④国家
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16.长江三角洲城市数量多,不同城市之间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经常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形成“同城效应”的最主要条件是( )
A.经济的快速发展
B.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交通更加便捷
C.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D.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B
二、综合题
17. 读图7-2-11,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____水利枢纽。夏季时,该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填“防洪”或“航运”)。
三峡
防洪
(2)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____________地区和沿海经济带,形成承东启西的“H”形经济格局。位于中游的城市A____________,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下游的城市B__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城市。途经A城市的铁路线②是_______________,是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西部
武汉
上海
京广线
(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钱塘江口地区,是全国唯一集工业园区、高教园区、出口加工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该园区形成以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饮料为主的工业体系。从地理位置的角度,简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优势。
地处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经济发达,产业基础条件好;位于杭州交通枢纽位置,海陆空交通便捷;科技人才众多等。
(4)长江对流域内的城市发展影响深远,但不同河段对城市的影响不同。简述长江对成都和上海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长江对成都的影响:为成都提供水能。
长江对上海的影响:为上海提供便利的水运。
素养提升
材料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中四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核心,分别形成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地跨鄂、湘、赣、皖四省,其位置独特、物产富饶、人口密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武汉、长沙、南昌三地已实现高铁回环2小时互通。
材料二 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图7-2-12)。
(1)简述武汉、长沙、南昌三地实现高铁回环互通的意义。
三个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缩短了城市之间的出行时间,有利于三个城市的信息技术与资本流通;扩大三个城市的辐射范围及经济影响力;有利于三个城市在社会、经济方面开展分工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
(2)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国家级城市群的有利条件。
①地处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地理环境优越。
②长江中游地区为我国人口稠密区,集聚了较多的城市,工、农业发达,发展基础好。
③长江中游地区连接我国东西南北,有着非常发达的内河航运、铁路(高铁)、航空、公路运输以及通信网络,对外联系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