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中考考前冲刺一(七年级上册)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广东中考考前冲刺一(七年级上册)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21: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二部分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一(七年级上册)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___________,以观沧海。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东临碣石
水何澹澹
自古逢秋悲寂寥
便引诗情到碧霄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___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5)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终古高云簇此城
何当共剪西窗烛
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qǐ pàn( )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2)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xiá ài( )民族主义……
(3)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dà xiānɡ jìnɡ tínɡ( )。
(4)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了。
企盼
狭隘
大相径庭
骇人听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用“陆海潘江之才”赞许人的文采斐然;用“夺席之才”称誉那些学识渊博的雄辩之士。
B.将自己的热忱与经验融入谈话中,是打动人的速简方法,也是必然要件。
C.坍塌的煤矿下还有五六个工人,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救出来。
D.别把欲望与理想混为一谈,欲望尽头是物质的拥有,理想终极是精神的充盈。
C
【解析】“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不合此处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把“随时发现”和“及时纠正”的位置互换)
B. 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删去“通过”或“使”)
C. “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在“看手机”后加“的一群人”)
D
D. 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删去“复习效率和”)
5.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一首古诗词,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应删去“和考试状态”。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6.诗歌鉴赏:品味右图古诗“醉”字中蕴含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倔强、洒脱的情怀。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9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1)静以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非学无以广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明确志向。
增长。
修养性情。
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陋室,到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
参考译文:【乙】官宦子弟最容易犯“奢”字、“傲”字。不一定是华美的衣食才称为“奢”的,但使皮袍呢褂样样都有,车马仆从件件齐全而自己却习以为常,这就一天天地趋于奢侈了。见到乡下人就讥笑人家粗俗鄙陋,见到雇工就摆有权有势的架子,这样一天天地习惯于骄傲了。京城子弟之变坏,没有一个不是因为“骄”“奢”这两个字的。初五晚上,又接到你的信,我本来就怕弟弟们焦躁。我前年之所以那么废弛,也是因为焦躁的缘故。一旦焦躁,就会心情不好,做事也不能做好。总之你应当平心静气。我与弟弟们应该以此为戒,这是我恳切的嘱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假诸人而后见也
B.车马仆从习惯为常/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此即日趋于奢矣/尝趋百里外
D.办事不能妥善/陈康肃公善射
A
【解析】A.表承接;B.成为/被;C.趋向/快步走;D.好/擅长。
10.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余 前 年 所 以 废 弛 亦 以 焦 躁 故 尔 一 经 焦 躁 则 心 绪 少 佳。
11.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分)
(1)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_______”四个字比喻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应当“___________”,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3分)
/
/
/
遂成枯落
平心静气
躁(或:险躁/焦躁)
(2)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三、名著阅读(10分)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
12.关于《朝花夕拾》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狗·猫·鼠》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B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13.选文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联系原文,说说电影事件后“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的变化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的是《狗·猫·鼠》一文。
《藤野先生》。我决定弃医从文。
14.“转变”是为了寻找新的出路。《朝花夕拾》中的“我”(即鲁迅)人生经历过多次“转变”。结合鲁迅的“转变”经历,谈谈对你成长的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从家乡转到南京,又留学日本,每次转变都是摆脱愚昧落后的环境,寻求新的知识和思想。他的转变经历让我明白:应该努力学习,将来有机会去更多的地方增长见识,丰富阅历。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