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下 第10章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单元检测题 (90 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一组数据,,,,的极差是,那么的值可能有( )
A.1个 B.3个 C.4个 D.6个
2. 在体育课上,八年级2名学生各练习10次立定跳远,要判断哪一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 ( )
A.方差 B.平均数 C.频率分布 D.众数
3. 一组数据的方差一定是( )
A. 正数 B. 任意实数 C. 负数 D. 非负数
4. 甲、乙两学生在一年里,学科平均分相等,但它们的方差不相等,正确评价他们的学习情况是( )
A. 因为他们平均分相等,所以学习水平一样
B. 成绩虽然一样,方差较大的,说明潜力大,学习态度踏实
C. 表面上看这两个学生平均成绩一样,但方差小的学习成绩较稳定
D. 平均分相等,方差不等,说明学习水平不一样,方差较小的同学学习较稳定
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减去同一个常数,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平均数不变 B、方差和标准差都不变 C、方差改变 D、方差不变但标准差改变
6. 在方差的计算公式中,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数据的方差和平均数
7. 某地统计部门公布最近5年国民消费指数增长率分别为8.5%、9.2%、9.9%、10.2%、9.8%,业内人士评论说:“这五年消费指数增长率之间相当平稳”,从统计角度看,“增长率之间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 )比较小
A:方差 B: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8.一次数学测试后,随机抽取八年级一班5名学生的成绩如下:78,85,91,98,98.关于这组数据的错误说法是( )
A.极差是20 B.众数是98 C.中位数是91 D.平均数是91
9. 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在某场测试中各射击20次,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则甲、乙、丙3名运动员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3人成绩稳定情况相同
10.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下列说法:①两组的平均数相同;②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成绩稳定;③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④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但成绩≥80的人数甲组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⑤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共有(??? )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
数
甲组
2
5
10
13
14
6
乙组
4
4
16
2
12
12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二、认真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著名的珠穆朗玛峰海拔高达8844米,在它周围2千米的附近,耸立的几座著名山峰的高度如下表:
山峰名
珠穆
朗玛
洛子峰
卓穷峰
马卡
鲁峰
章子峰
努子峰
普莫
里峰
海拔高度
8844m
8516m
7589m
8463m
7543m
7855m
7145m
则这七座山峰海拔高度的极差为 米.
2. 一组数据2,6,,10,8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3. 甲、乙两人各射击6次,甲所中的环数是8,5,5,a,b,c, 且甲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是6,众数是8;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是6,方差是4.根据以上数据,对甲、乙射击成绩的稳定的是
4. 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克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盒,测得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中, 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定
5. 已知一个样本数据为1,4,2,5,3,那么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
6. 小芳测得连续五天日最低气温并整理后得出下表:
日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方差
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1
3
2
5
3
由于不小心被墨迹污染了两个数据,这两个数据分别是 , .
7. 一组数据-1、-2、x、1、2其中x是小于10的非负整数,且数据的方差是整数,则数据的标准差是
8. 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2,…,2的方差是
9.如图,是甲、乙两地5月下旬的日平均气温统计图,则甲、乙两地这10天日平均气温的方差大小关系为: .
10.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
参赛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字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三、精心做一做(共60分)
1.(本题6分)已知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求另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1
2
3
2. (本题7分)某同学5次上学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y,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的值为多少?
3. (本题9分)八年级(1)班数学活动选出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趣味数学抢答比赛,供10道题,答对8题(含8题)以上为优秀,答对题数统计如下: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优秀率
甲组
1
0
1
5
2
1
8
8
8
1.6
80%
乙组
0
0
4
3
2
1
请你完成上表,并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
4.(本题9分)为了解某品牌A,B两种型号冰箱的销售状况,王明对其专卖店开业以来连续七个月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将得到的数据制成如下的统计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A型销售量(单位:台)
10
14
17
16
13
14
14
B型销售量(单位:台)
6
10
14
15
16
17
20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A型销售量
14
B型销售量
14
18.6
(1)完成下表(结果精确到0.1):
(2)请你根据七个月的销售情况在图中绘制成折
线统计图,并依据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对专卖店今
后的进货情况提出建议(字数控制在20~50字).
5.(本题9分)水稻种植是嘉兴的传统农业.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水稻的长势,农技人员从两块试验田中,分别随机抽取5棵植株,将测得的苗高数据绘制成下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平均数和方差,并比较两种水稻的长势.
6. (本题10分)一次期中考试中,A、B、C、D、E五位同学的数学、英语成绩等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单位:分):
A
B
C
D
E
平均分
标准差
数学
71
72
69
68
70
英语
88
82
94
85
76
85
(1)求这五位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差;
(2)为了比较不用学科考试成绩的好与差,采用标准分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标准分的计算公式是:标准分 =(个人成绩 - 平均成绩)成绩标准差
从标准分看,标准分大的考试成绩更好。请问A同学在本次考试中,数学与英语哪个学科考得更好?
7. (本题10分)为了了解甲、乙两同学对“字的个数”的估计能力,现场对他们进行了5次测试,测试方法是:拿出一张报纸,随意用笔画一个圈,让他们看了一眼后迅速说出圈内有多少个汉字.但不同的是:甲同学每次估计完字数后不告诉他圈内的实际字数,乙同学每次估计完字数后告诉他圈内的实际字数.根据甲、乙两同学5次估计情况可绘制统计图如下:
(1)观察、分析上图,写出三条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
(2)若对甲、乙两同学进行第6次测试,
①请你用统计知识分别预测他们估计字数的偏差率(从一个角度预测即可)
②若所圈出的实际字数为100,请根据①中预测的偏差率推算出他们估计的字数所在的范围.
答案:
一、细心选一选 (每题3分,共30分)
1. B 2. A 3. D 4. C 5 B 6.C 7. A 8. D 9. A 10. D
二、认真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 1699 2.8 3. 乙 4. 乙 5. 2 6. 4和2 7. 或 8. 8
9. 10. ①②③
三、精心做一做(共60分)
1.解:平均数为: , 方差为: .
2.解:依题意可得,
由(2)化简得
由(1)2-(3)得
(3) -(4)得.
3. 略4.解:
(1)A型销售量平均数14;B型销售量中位数15;A型销售量方差4.3
(2)建议如下:从折线图来看,B型冰箱的月销售量呈上升趋势,若考虑增长势头,进货时可多进B型冰箱.
5.解:
植株编号
1
2
3
4
5
甲种苗高
7
5
4
5
8
乙种苗高
6
4
5
6
5
∵,, ∴甲种水稻比乙种水稻长得更高一些. (2分)
∵,, ∴乙种水稻比甲种水稻长得更整齐一些
6. 解:(1)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分)
英语成绩标准差:
(2)设A同学数学的标准分为,英语成绩的标准分为,则
, =
因为
所以 从标准分来看,A同学的数学比英语考得好。
7.略答案不唯一.
青岛版数学八下 第一次月考试题
(90 分钟 120分)
一 选择题(12*3分=36分)
1.下列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若,则( )
A.x>3 B.x<3 C.x≥3 D.x≤3
3.化简得( )
A.—1 B. C.-2 D.
4.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B. C. D.
5.若a≦2,化简的正确结果是( )
A.-1 B.5 C.2a-5 D.5-2a
6.若最简二次根式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的值为 ( )A. B. C. D.
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A B
C 2+=2 D
8、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9.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
则在下列条件中,无法判定△ABE≌△ACD的是( )
(A)AD=AE (B)AB=AC
(C)BE=CD (D)∠AEB=∠ADC
1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有两个锐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全等(B)一条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顶角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D)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11、如图,OP平分,,,垂足分别为A,B.
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B.平分
C. D.垂直平分
12、如图,已知D、E分别是的AB、 AC边上的点,
且,那么等于( )
A.1 : 9 B.1 : C.1 : 8 D.1 : 2
二 填空题、(8*4分=32分)
13、_________
14、如果,那么最小的正整数m是_____
15、如右图,已知∠B=∠D=90°,,若要使△ABC≌△ABD,那么还要需要一个条件
16、如图在△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ADC≌△ABE的根据是___________
17.若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比为,则它们的周长比是 ;
18.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长分别为21cm,22cm,它们的周长差为6cm,
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DAB=∠CAE,请补充一个条件: ,使△ABC∽△ADE.
20、如图,平行四边形中,是边上的点,交于点,如果,那么 .
三 解答题、
计算题、(21题12分,22题5分,23、24、25题均9分,26题8)
21、① ②
③ ④
22、化简求值,其中
23、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
AD与BE相交于点F.
(1)求证:≌△CAD;
(2)求∠BFD的度数.
24、.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证明:.
2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AE = ,
求证:(1)⊿ABD∽⊿ECA;(2)
26 大刚在晚上由灯柱A走向灯柱B,当他走到M点时,发觉他身后影子的顶部刚好接触到灯柱A的底部,当他向前再走12米到N点时,发觉他身前的影子刚好接触到灯柱B的底部,已知大刚的身高是1.6米,两根灯柱的高度都是9.6米,设AM=NB=米。
求:两根灯柱之间的距离。
CDCBB CDDDC DD
13. 14.2 15.略 16.略 17.2:4 18 126 132 19略 20
21---26略
青岛版八下 第二次月考试题
(90 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Rt△ABC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3倍,则锐角A的正切值( )
A、扩大2倍 B、缩小为原来的 C、扩大4倍 D、没有变化
2、已知是锐角,cos=,则等于( )
A、30° B、45° C、60° D、90°
3、角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的值是( )
A、 B、 C、 D、
4、在一锐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斜边的长为1,则斜边上的高为( )。
A、 B、 C、 D、
5、一组数据的方差是2,另一组数据的方差是( )。
A、10 B、21 C、3 D、18
6、有一组数据2,4,,6,8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B、8 C、 D、40
7、甲、乙两块试验田内,对生长的小麦高度进行测量,分析数据得:甲、乙试验田小麦高度的数据方差为S2甲=2.36,S2乙=5.08.这两块试验田中( )
A、甲试验田小麦平均高度较高 B、甲试验田小麦长得较整齐
C、乙试验田小麦平均高度较高 D、乙试验田小麦长得较整齐
8、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一定相等。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D、两个负数之积是正数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20°,那么其底角等于( )
A、40° B、100° C、60° D、40°或70°
10、如图,∠x、∠y与∠A的大小关系是( )
A、∠x>∠y>∠A B、∠x<∠y<∠A
C、∠x>∠A>∠y D、∠y>∠x>∠A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36分)
11、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12、小王在一次射箭练习中,打靶的环数为7,9,6,8,10,则样本的极差是 ,样本的方差是 ,样本的标准差是 。
1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一条高的长为 。
14、如图,已知∠B=∠DEF,AB=DE.要证明△ABC△DEF,
(1)若以“SSS”为依据,还要补充一个条件 ;
(2)若以“AAS”为依据,还要补充一个条件 ;
15、如图,一次大风把一棵大树刮断,经测量,树顶的着地点A到树根部C的距离为5m,倒下部分AB与地面AC的夹角为45°,这棵大树折断前的高度为 ----------------米。(结果保留根号形式)
16、如图,在平地D处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30°,把树前进10米,到达C处,再测得树顶A的仰角为45°,则树高AB为 。
三、解答题44分
17、( 8分)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
甲队:178,177,179,178,177,178,177,179,178,179.
乙队:178,179,176,178,180,178,176,178,177,180.
将下表填完整:(4分)
176
177
178
179
180
甲队(人数)
3
4
0
乙队(人数)
2
1
1
(2)甲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cm,乙队队员身高的平均数为 cm;
(3)你认为那支仪仗队更为整齐?简要说明理由。
18、已知:如图,△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ABC的平分线BE分别交CD,CA于点F,E. 求证:∠CFE=∠CEF.
19、写出命题“有两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逆命题并证明。
20、如图,△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BE、CD相交于O.试证明:(1)BE=CD (2) BE⊥CD
21、如图,某船向正东方向航行,在A处望见某岛C在北偏东60°方向,前进6海里到达B点。望见C在北偏东30°方向,并侧得该岛周围6海里内有暗礁。若该船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试说明理由。
一 DBDDC BBBCA
二 11.12.略 13 14略 15 16
三略
青岛版八下 第11章 几何证明初步 单元测试题
(90 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40分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互补的两个角若相等,则两角都是直角 B.平角是直线
C.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D.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互补角
2.如图,AB∥CD,AF 分别交AB、CD于A、C并且CE平分∠DCF,∠1=800 ,则 等于(?? )
A.40° ? B.50°? C.60°? D.70°
(2) (3)
3.如图, ,那么 等于(?? )
A.180°? B.360°? C.540°? D.720°
4.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平行
B.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垂直
C.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条也相交
D.以上结论中只有一个不正确
5、在△ABC中,AC=BC>AB,点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点P与△ABC的任意两个顶点构成△PAB, △PBC,△PAC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所有点P的个数为( )
A.3个 B.4个 C.6个 D.7个
6、△ABC中,∠C=90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DE⊥AB,垂足为点E,若AB=10则△DBE周长为( )
A.10 B.8 C.12 D.9
7.如图点D在AB上,点E在AC上并且∠B=∠C,那么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断△ABE≌△ACD的是( )
A.AD=AE B.∠AEB=∠ADC C. BE=CD D. AB=AC
8、如图∠1=∠2,PM⊥OA于点M,则P点到OB的距离等于( )
A.OA的长 B.OP的长 C.PM的长 D.都不正确
9、如图所示,AB的垂直平分线为MN,点P在MN上,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PA=PB B、OA=OB C、OP=OB D、ON平分∠APB
10、如图,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AD⊥BC,BE平分∠ABC,交AD于点
E,EF∥AC,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AB=BF B、AE=EB C、AD=DC D、∠ABE=∠DFE
(9) (10)
二、填空题32分
11、在△ABC 中,(1) ,则∠B= 度; (2) ,则∠B= 度; (3) ,则∠B= 度.
12、将命题“钝角大于它的补角”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3、如图,已知:DE⊥AB ,且∠A=∠D=290则∠ACB=
(13) (16)
14、在△ABC 中,D、E分别在AB、CD上并且DE‖BC,AE=1,CE=2,则S△ADE:S△ABC=
15、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为15°,则顶角的度数为
16、如图,已知:在△ABC中,∠B=900, ∠1=∠2, ∠3=∠4,则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
17、已知如图,在∠AOB中OC平分∠AOB,CA⊥OA,CB⊥OB,垂足分别为A、B,AB交OC于点K,在图中你能找到哪些结论?
(分别写出一组相等的角、线段,一组全等的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8分)
(17)
18、已知:如图,AB‖DC,点E是BC上一点,∠1=∠2,∠3=∠4.求证:AE⊥DE (8分)
19如图,在△ABC中两个外角∠EAC和∠FCA的平分线交于D点,求证:∠ADC=900-∠ABC(8分)
(19)
20.如图,△ABC 中,∠B>∠C,AD⊥BC,AE平分∠BAC,求证: 。(8分)
(20)
21、如图,△ABC中,AB>AC,AD平分∠BAC,E点在AD上.求证:∠ABE <∠ACE(8分)
22. 如图7-1-6,△ABC的周长为18 cm,BE、CF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线,BE、CF相交于点O,AO的延长线交BC于D,且AF=3 cm,AE=2 cm,求BD的长.(8分)
答案ABADDABCCD
填空题11.60度 65度 31度 12略13。90度 14.1:9 15 30度 16 45度
17略
18解:∵AB∥CD,∴∠B+∠C=180°,∵∠1+∠2+∠B=180°,∠3+∠4+∠C=180°,∴∠1+∠2+∠3+∠4=180°,∵∠1=∠2,∠3=∠4,∴∠2+∠3=90°,∴∠AED=180°-90°=90°,∴AE⊥DE.
19 ADC=180°-∠1-∠2=180°-∠EAC/2-∠ACF/2=180°-(∠B+∠ACB)/2-(∠B+∠CAB)/2=180°-∠B-∠ACB/2-∠CAB/2=180°-∠B-(∠ACB+∠CAB)/2=180°-∠B-(180°-∠B)/2=90°-1/2*∠B
20∵∠BAC=180-(∠B+∠C),AE平分∠BAC∴∠CAE=∠BAC/2=90-(∠B+∠C)/2∵AD⊥BC∴∠C+∠CAD=90∴∠CAD=90-∠C∴∠DAE=∠CAE-∠CAD=90-(∠B+∠C)/2-90+∠C=(∠C-∠B)/2
21由三角形的正弦定律知 sin∠AEB/AB=sin∠AEC/AC而AB>AC所以 sin∠AEB>sin∠AEC因为AD平分∠BAC所以:∠ABE<∠ACE
22
∵CF、B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线∴F、E分别为AC,AB边上的中点∴AF=3,那么AB=6AE=2,那么AC=4∵三角形ABC的周长为18cm∴BC=18-6-4=8厘米∵AO的延长线交BC于点D,∴AD是BC边的中线∴BD=1/2BC=4
青岛版八下 第七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题
单元检测题 (90 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
1.已知=-x,则………………………………………………( )
A.x≤0 B.x≤-3 C.x≥-3 D.-3≤x≤0
2.化简a>0得……………………………………………………………( )
A. B.- C.- D.
3.当a<0,b<0时,-a+2-b可变形为…………………………………( )
A. B.- C. D.
4.在根式① ②③ ④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下列二次根式中,可以合并的是…………………………………………………( )
A. B. C. D.
6.如果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
A.x=0 B.x=1 C.x≥-1 D.x=0或x=1
7.能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2
8.若化简|1-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为任意实数 B.1≤x≤4 C.x≥-1 D.不存在
9.已知三角形三边为、、,其中、两边满足,那
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静静的作业本上有以下四题①;②;
③; ④。其中做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
11.的平方根是 ,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1)2008·(+1)2009=______________。
13.如果,那么 ;如果,那么 。
14.若,则X2的值为______。
15.已知ab<0,化简= ______ 。
16. 若化简的结果为5-2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17.当a__________时,式子有意义。
18.方程(y-1)=y+1的解是____________。
19.比较大小:-_________-。
20.我们赋予“※”一个实际含义,规定a※b=·+,试求3※5=_______。
三.解答题:
21.求下列式子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1) (2) (3)
(4) (5) (6)
22.计算与化简
(1) (2)
(3)-(+)+ (4)
(5)(x>0,y>0). (6)
23.已知,化简求值:。
24.若x,y为实数,且y=++。求-的值。
25.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x=2+,y=2-,求斜边及斜边上的高。
26. 若,且y的算术平方根是,求:的值
27.在矩形ABCD中,是的中点,,垂足为E。
如图①,求DE的长(用,表示);
如图②,若垂足E落在点M或AM的延长线上,结论是否与(1)相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C
C
D
B
D
D
二.填空题:
11:±1、; 12:; 13,0或6 14:4+; 15:;
17:x≥0且x≠9; 18:y=3+2; 19:<; 20:。
三.解答题:
21:(1)a<、(2)a≤3 (3)a≤3且a≠2、(3)a≥3、 (4)≥-2、 (5)为一切实数、 (6)=。
22:(1)、(2) (3)、 (4)、 (5) (6)4。
23:原式=。 24:∴ 原式=2,当x=,y=时,原式=2=。
25: 、。
26: 9或15
27:(1);
(2)结论是与(1)相同。
青岛版八下 第九章 解直角三角形
单元测试题
(90 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30
1.在Rt△ABC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余弦 ( )
(A) 都扩大2倍 (B) 都扩大4倍 (C) 没有变化 (D) 都缩小一半
2.在Rt△ABC中,∠C=90°,sinA=,则cosB的值等于( )
A. B. C. D.
3.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的值为( )
A. B. C. D.
4.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水坡AB的坡比1:(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与水平宽度AC之比),则AC的长是( )
A.5米 B.10米 C.15米 D.10米
5.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则顶角为 ( )
(A) 600 (B) 900 (C) 1200 (D) 1500
6.身高相等的三名同学甲、乙、丙参加风筝比赛,三人放出风筝线长、线与地面夹角如下表(假设风筝是拉直的),则三人所放的风筝中( )
同学
甲
乙
丙
放出风筝线长
100m
100m
90m
线与地面夹角
40o
45o
60o
A、甲的最高 B、丙的最高 C、 乙的最低 D、丙的最低
7..如图,一渔船上的渔民在A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60O方向,这艘渔船以28km/时的速度向正东航行,半小时到B处,在B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15O方向,此时,灯塔M与渔船的距离是( )
A. B.
C. D.
8.在RtABC中,C=90o,A=15o,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相交于M点,则CM:MB等于( )
(A)2: (B):2 (C):1 (D)1:
9.如图,铁路MN和公路PQ在点O处交汇,∠QON=30°.公路PQ上A处距离O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上沿ON方向以7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A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
?A.12秒. ?B.16秒. ?C.20秒. ?D.24秒.
10. 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0,则它的直角边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28分
11.=
12.在△ABC中,∠A=30o,tan B= ,BC=,则AB的长为 .
13.锐角A满足2 sin(A-15)=,则∠A= .
14.已知tan B=,则sin= .
15.某人沿着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前进了10米,此时他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为米,则这个破面的坡度为 .
16.如图所示,小明在家里楼顶上的点A处,测量建在与小明家楼房同一水平线上相邻的电梯楼的高,在点A处看电梯楼顶部点B处的仰角为60°,在点A处看这栋电梯楼底部点C处的俯角为45°,两栋楼之间的距离为30m,则电梯楼的高BC为______米(保留根号).
17.如图,已知直线∥∥∥,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都是1,如果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在四条直线上,则 .
三 计算与解答42分
18.△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AC=.求线段AD的长.
19.一处中学在教学楼前新建了一座雕塑(如图①).为了测量雕塑的高度,小王在二楼找到一点C,利用三角板测得雕塑顶端A点的仰角为,底部B点的俯角为,小华在五楼找到一点D,利用三角板测得A点的俯角为(如图②).若已知CD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20.如图,某天然气公司的主输气管道从A市的东偏北30°方向直线延伸,测绘员在A处测得要安装天然气的M小区在A市东偏北60°方向,测绘员沿主输气管道步行2000米到达C处,测得小区M位于C的北偏西60°方向,请你在主输气管道上寻找支管道连接点N,使到该小区铺设的管道最短,并求AN的长.
21.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D⊥DC,∠C=60°,AD=4,BC=6,求AB的长.
第21题
22(10分)某兴趣小组用高为1.2米的仪器测量建筑物CD的高度.如示意图,由距CD一定距离的A处用仪器观察建筑物顶部D的仰角为,在A和C之间选一点B,由B处用仪器观察建筑物顶部D的仰角为.测得A,B之间的距离为4米,,,试求建筑物CD的高度.
四应用解答题20分
23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 ∠E=45°,∠A=60°,AC=10,试求CD的长.
24综合实践课上,张明所在小组要测量护城河的宽度。如图所示是护城河的一段,两岸ABCD,河岸AB上有一排大树,相邻两棵大树之间的距离均为10米.张明先用测角仪在河岸CD的M处测得∠α=36°,然后沿河岸走50米到达N点,测得∠β=72°。请你根据这些数据帮他们算出河宽FR(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数据:sin 36°≈0.59,cos 36°≈0.81,tan36°≈0.73,sin 72°≈0.95,cos 72°≈0.31,tan72°≈3.08)
参考答案
CBBAA,BADBA
填空题
5,3+√3,75度,,,82米,,
18 2 , 19 13.65 , 20 1500 , 21根号7 , 22 20.4 , 23 25 , 24 29米
青岛版八下第八章
平面图形的全等与相似
单元测试题
(90 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C中,DE∥BC,AD=5,BD=10,AE=3.则CE的值为( )
A、9 B、6 C、3 D、4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F,则AF:CF=( )
A、1:2 B、1:3
C、2:3 D、2:5
3、若△ABC∽△DEF,它们的面积比为4:1,则△ABC与△DEF的相似比为( )
A、2:1 B、1:2
C、4:1 D、1:4
4、图,△ABC中,点D在线段BC上,且△ABC∽△DBA,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AB2=BC?BD B、AB2=AC?BD
C、AB?AD=BD?BC D、AB?AD=AD?CD
5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米的测竿的影长为2.5米,那么影长为30米的旗杆的高是 ( )
A. 20米 B. 18米 C. 16米 D. 15米
6.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 若∠AEF=90°,则一定有 ( )
A. ΔADE∽ΔAEF B. ΔECF∽ΔAEF C.ΔADE∽ΔECF D. ΔAEF∽ΔABF
7.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分别是和,它们的周长相差,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 是( )
A.,B.,C.,D.,
8.在△ABC中,M、E把AC边三等分,MN∥EF∥BC,MN、EF把△ABC分成三部分,则自上而下部分的面积比为 ( )
A. 1∶1∶1 B. 1∶2∶3 C. 1∶4∶9 D. 1∶3∶5
9.一个钢筋三角架三 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 和50cm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 法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0.如图,∠ACB=∠ADC=90°,BC=a,AC=b,AB=c,要使⊿ABC∽⊿CAD,只要CD等于( )
A. B. C. D.
二 填空题
11.已知,则 ;
12.已知如图,D是△ABC的AB边上一点,要使△ABC∽△ACD
则还须具备一个条件是__ __或 ;
13.如图,已知△ADE∽△ABC,AD=6cm,DB=3cm,BC=9.9cm, ∠B=50°, 则∠ADE= ,DE = cm;
14.如图,四边形ADEF为菱形,且AB =,BC =, AC =,那么BE =;
15.一个四边形的边长分别是3,4,5,6,另一个与它相似的四边形最小边长为6,则另个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
三 简答与证明
16、如图,在△ABC中,∠ABC=80°,∠BAC=40°,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C、AB交于点D、E.
(1)用圆规和直尺在图中作出AB的垂直平分线DE,并连接BD;
(2)证明:△ABC∽△BDC.
17、如图,AB=3AC,BD=3AE,又BD∥A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ABD∽△CAE;
(2)如果AC=BD,AD=2BD,设BD=a,则BC= _________ .
18.有一棵松树在某一时刻的影子如图所示,小凡站在A处发现他的影子顶端恰好与树的影子顶端重合.
(1)请你在图中表示出小凡的身高(用线段表示);
(2)在上题的情景中,测得小凡的影长AB是2m,他与树之间的距离AC是4m,若小凡的身高为1.6m,则树高约是 _________ m.
19如图所示,已知∠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CE与AB相交于F.
(1)求证:△CEB≌△ADC;
(2)若AD=9cm,DE=6cm,则BE= _________ cm,EF= _________ cm.
20 如图,已知:AB⊥AC,AB=AC,DE过点A,且CD⊥DE,
BE⊥DE,垂足分别是D,E.
说明:(1) ∠DCA=∠EAB
△ADC≌ △BEA (8分)
21 如图,AD为△ABC的高,E为AC上的点,BE交AD于F,且有BD=AD,FD=CD
说明:BE⊥AC
22.如图,在中,已知,于D,E为直角边AC的中点,过D,E作直线交AB的延长线于F. 求证:.
23已知:如图14,在中,为边上一点,,,.
(1)试说明:和都是等腰三角形;
(2)若,求的值;
(3)请你构造一个等腰梯形,使得该梯形连同它的两条对角线得到8个等腰三角形.(标明各角的度数)
1---10AAABB,CADAB
11 12略 13 50度 14. 7 15. 36
16----22略
23第三问设等腰梯形ABCD对角线交点为O,一共五个点,能构成的三角形个数为C3/5=10
??又AOC??BOD共线,所以只能构成10-2=8个三角形。
按题目要求,每个三角形都必须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设想上底=腰长,下底等于对角线长,且OB=AB=OC=CD
?图中,标为∠1的角的度数都相等,标为∠2的度数的角都相等
又∠AOB=∠OBC+∠OCB???即∠2=2∠1
三角形ABO中??内角和为??2∠2+∠1=180°,即5∠1=180°,?∠1=36°,∠2=72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90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写在第Ⅱ卷上方的表格中.
1.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为
A.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正方形都相似
C.圆都相似 D.菱形都相似
3. 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4. 如图,在Rt△ABC中,∠ACB=90°,BC=2,AB=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已知△ABC≌△ADE,AB=10厘米,CA=2厘米,
那么DE的长度可以是
A.10厘米 B.2厘米
C.8厘米 D.9厘米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7.如图,△ABC中,点D在线段BC上,且△ABC∽△DBA,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B2=BC·BD B. AB2=AC·BD
C. AB·AD=BD·BC D. AB·AD=BD·CD
8. 计算的结果是
A.6 B.4
C.2+6 D.12
9. 如图,是小孔成像原理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标注的尺寸,如果物体的高度为36cm,那么它在暗盒中所成的像的高度应为
A.16cm B.8cm
C.24cm D.4cm
10.如图,矩形ABCD中,AB=8,将矩形沿对角线AC折叠,点落在处,,则△ACF的面积为
A. B.6
C.10 D.1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1. =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已知,,要使△ABC≌
△ADE,可补充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3.使有意义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14.是的整数部分,是的小数部分,则
=_______________.
15.如图,点、分别在△的边、上,且,若,,,则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6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21.计算题(本题满分8分,共2个小题,每小题4分)
(1)已知,化简
(2)已知,,求的值.
22.(本题满分8分)
已知,求的值.
23.(本题满分8分)
如图所示,在Rt△中,,,是的平分线,㎝,求的长.
24.(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中,,点在上,且,的平分线交于,为中点,连接.
(1)∥吗?为什么?
(2)若四边形的面积为6,求△的面积.
25.(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点、、、在一条直线上,,.
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得到∥?如果能,请给出理由;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成立,并给出推理过程.
供选择的三个条件(请从其中选择一个):
①;
②;
③.
26.(满分12分)
在等边△中,为线段上的动点,连结,在内作,交边于点.
(1)试说明△∽△;
(2)若,,求△的边长; (用,表示)
(3)点运动到何处时,△∽△.
答案:
1---5BDCAD 6---10 CBAAC
11 12略 13.x≤2且x≠2 14。16— 15 .4
以下略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一
(90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在下列各式中,等号不成立的是( )
4.在下列各式的化简中,化简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面四组线段中,不能成比例的是( )
A、 B、
C、 D、
6、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线与中线长的比值是( )
A、 B、 C、 D、1:3
7、已知,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为,,则( )
A、1:3 B、1:4 C、2:1 D、3:1
9、在Rt△ABC中,各边的长度都扩大2倍,那么锐角A的正弦、余弦值 ( )
(A) 都扩大2倍 (B) 都扩大4倍 (C) 没有变化 (D) 都缩小一半
10、若∠A为锐角,且,则∠A ( )
(A) 小于300 (B) 大于300 (C) 大于450且小于600 (D) 大于600
11、在Rt△ABC中,已知边及∠A,则斜边应为 ( )
(A) (B) (C) (D)
12、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底边上的高的比是,则顶角为 ( )
(A) 600 (B) 900 (C) 1200 (D) 1500
二、填空题:
13、若,则。
14、已知,且,则。
15、在Rt△ABC中,斜边长为,斜边上的中线长为,则。
16在直角△ABC中,AC:BC=1:,AB=6,∠B= ,AC= BC=
17.比较大小:-3___________-2 ;
18.若 = 成立,则x满足____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9计算题
- + (2+3)(2-3)
÷× (π+1)0- +︱-︱
20.证明题与计算
某居民小区有一朝向正南方向的居民楼(如图3),该居民楼的一楼是高6m的小区超市,超市以上是居民住房,在该楼的前面15m处要盖一栋高20m的新楼,设冬季正午的阳光与水平线的夹角是。
(1)通过计算判断超市以上的居民住房采光是否会受影响;
(2)若要使超市采光不受影响,两楼应相距多少米?
(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21. 如图7,一轮船原在A处,它的北偏东方向上有一灯塔P,轮船沿着北偏西方向航行4h到达B处,这时灯塔P正好在轮船的正东方向上。已知轮船的航速为25 mile/h
求轮船在B处时与灯塔的距离(结果可保留根号)。
22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B∥DC,E是AB的中点,直线ED分别与对角线AC和BC的延长线交于M、N点
求证:MD:ME=ND:NE
证明:
23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上的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
答案:
一、1.C 2.B 3.C 4.B5. C6.C 7. D8. D9c10B11B12A
二.13 6:1 14.6 10 15 1:2 16 30度 12 8 17小于 18大于2小于3
三 计算 根号三加上三倍的根号五 2 1 1- 0
20延长MA交居民楼于D、交地面(BC)延长线于E,则AB/BE=1/1.6,∴BE=1.6AB=32米,∴CE=BE-BC=16米,CD/CE=1/1.6,∴CD=10米,∵CD>6米,影响居民楼采光。⑵设两楼距离为X米,CD=6米,CE=1.6CD=9.6米,则AB/BE=20/(X+9.6)=1/1.6∴X=22.4米。即两楼应距离22.4米。
21 50+50
22关键是证明DC:AE= MD:ME AE 等于B
2317证明(主要步骤)有正方形性质及已知得PC=BC=CD,DQ=CD,即:DQ:PC=2:1
QC:AD=2:1 加上直角相等可证相似。 18,等腰三角形。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二
(90分钟 120分)
一选择题(40分)
1.当有意义时,a的取值范围是 ( )
A.a≥2 B.a>2 C.a≠2 D.a≠-2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①;②;
③;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化简二次根式得 ( )
A. B. C. D.30
4.对于二次根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它是一个正数 B.是一个无理数
C.是最简二次根式 D.它的最小值是3
5.把分母有理化后得 ( )
A. B. C. D.
6.的有理化因式是 ( )
A. B. C. D.
7. 如图,四边形ABCD,A1B1BA, …, A5B5B4A4都是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
已知∠ACB=, ∠A1CB1=,…,∠A5CB5=.
则的值为
A. 1 B.5 C. D.
8.菱形ABCD的对角线AC=10cm,BD=6cm,那么tan 为 ( )
A、 B、 C、 D、
9.在Rt△ABC中,∠C=90°, AC=12,cosA=,则tanA等于 ( )
A. B. C. D.
10.一人乘雪橇沿坡比1∶的斜坡笔直滑下,滑下的距离s(米)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为s =10t+2t2,若滑到坡底的时间为4秒,则此人下降的高度为( )
A.72 m B.36 m C.36 m D.18 m
二填空题(40分)
11.当x___________时,是二次根式.
12.当x___________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3.比较大小:______.
14.在△ABC中,∠C=90°,已知cosA=,那么tanA=___________.
15.在Rt△ABC中,若|sinA-1|+,则∠C=_____________.
16.比较大小:cos48°37′________sin41°22′.
17.在△ABC中,∠C=90°,BC=4,sinA=,则AB=___________.
18.在Rt△ABC中,∠C=90°,AB=2,BC=,则tan___________.
19.已知在△ABC中,∠C=90°,,三角形面积为,则边长c是_________,
20梯形护坡石坝的斜坡的坡度1:3,坝高为2m,则斜坡的长是__________
三解答与证明 (40分)
21.(本题满分6分)在△ABC中,∠C=90°,AC=5cm,∠BAC的平分线交BC于D,AD=cm,求∠B,AB.
22. (本题满分6分) 如图23,ABCD为正方形,E为BC上一点,将正方形折叠,使A点与E点重合,折痕为MN,若。
?(1)求△ANE的面积;(2)求sin∠ENB的值。
23(8分)已知:如图,△ABC中,D在AC上,且AD:DC=1:2,E为B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交BC于F,求证:BF:FC=1:3。
证明:
24.(8分)如图,水库大坝的横截面是梯形,坝顶CD宽是,坝高DE为,斜坡的坡度为 1:2.5,斜坡的坡度为 1:2,AB的长?. (结果保留根号)
25.(12分)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重合),,,垂足分别为.
(1)求证:;
(2)与是否垂直?若垂直,请给出证明;若不垂直,请说明理由;
(3)当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12分)
证明:
答案:
1---5 BBBBD 6---10CDADA
11x≤12x≤13<14.1 15。60度。 16> 17.6 18 19 20.2
21
cos∠CAD=AD/AD=,即∠CAD=30°,∠BAC=2∠CAD=60°,∠B=30°。22.则AB=2AC=10,BC=ABcos30°=5
∵A E两点关于直线MN对称∴NA=NE∴∠AEN=∠EAN∴tan∠AEN=tan∠EAN=1:3∵∠B=90°∴tan∠EAN=EB:AB=1:3∴设BE=x,则AB=3x(x>0)∵AB=BC=DC=AD∴CE=2x∴DC+CE=5x∴x=2∴EB=2,AB=6设AN=y,则BN=6-y,EN=y∵EN2-BN2=BE2∴y2-(6-y)2=4y=10:3∴S△ANE=1:2×AN×BE=(1:2)×(10:3)×2=10:3(2)由(1)知sin∠ENB=BE:EN=2:(10:3)=3:5
23
证明:作DG平行于AF交BC于G。 则有。 FGGC=ADDC=12, BFFG=BEED, 因为。 E是BD的中点,BE=ED, 所以。 BF=FG, 因为。 FGGC=12, 所以。 FGFC=13, 所以。 BFFC=13。
24
略
25
三角形BAD与BCA相似(角角角)所以 BD/BA=AD/AC所以 BD/AD=BA/AC又 BF/FE=BF/AG=BA/AC(同样是相似)所以BD/AD=BF/AG又角B=角DAC所以 三角形BFD与三角形AGD相似所以 角BDF=角ADG因为 角ADB=ADF+BDF=90 所以 ADG+ADF=90所以垂直 第二问当AB=AC 时,因为 三角形BFE与三角形BAC相似,所以 BF=FE 所以 三角形 BFD与三角形AGD 全等所以FD=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