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与经典魏晋儿童形象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世说新语》与经典魏晋儿童形象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21:3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世说新语》
与经典魏晋儿童形象
基础热身
一、刘义庆与《世说新语》的相关文学常识
刘义庆
尚书左仆射
外任
外任
15岁
17岁
29岁
41岁
步入仕途
《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集
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二、《世说新语》儿童故事四则
1、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了
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
2、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父亲难道看见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
3、战战兢兢,汗出如浆
你脸上为什么流汗呢?
由于恐惧慌张、害怕得发抖,所以汗水像水浆一样流出。
4、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偷本来就是礼仪,所以就不行礼了。
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根据既有知识,分小组说说不同话语背后的故事,并分析与本故事相关的儿童性格特征。
1、“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中的孔融:
2、“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孔融之子:
3、“战战兢兢,汗出如浆”中的钟毓:
4、“偷本非礼,所以不拜”的钟会:
伶牙俐齿、反应敏捷
从容不迫、坚贞不屈
天真坦率、憨厚朴实
古灵精怪、胆大妄为
课堂练习
知识详解
咏雪
【南朝宋】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交代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高兴的样子
像什么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大体相比
不如,不及
趁,乘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补充交代了兄女 的身份,暗示作者对兄女才思的赞赏。
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
有才辩。无奕,字无奕。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常考虚词总结
1、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乘
2、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因;依照
3、因人之力而避之(《烛之武退秦师》) 因:依靠
4、因释其耒(lěi)而守株(《守株待兔》) 因:于是,就

课堂练习
1、文学常识积累
《咏雪》选自《 》,它由南朝宋 (人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六朝 (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大夫的言谈、逸事。
刘义庆
志人
世说新语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寒雪日内集( )
(2)俄而雪骤( )
(3)纷纷何所似( )
(4)差可拟( )
(5)未若柳絮因风起( )
把家人聚集到一起

像什么
相比
趁,乘







课堂练习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雪下的急了,谢安(或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
的白雪像什么呢?”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安次兄(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课堂练习
4.文意理解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 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注;:意思相近即可。)
(2)文中两句咏雪句子,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对兄女(谢道韫)的答案更满意。因为兄子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后,谢公并无反应;而兄女发表完后,谢太傅的反应是“大笑乐”。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兄女谢道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才思敏捷。她能够十分精准地抓住纷扬的大学的特点,并以乘风飞舞的柳絮作比,让人拍案叫绝。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头脑、喷涌的才华,可谓十足的才女一枚。(注: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链接
谢安怜翁
谢奕作剡(shàn)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chún)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担任剡县的县令

烈酒
以至于
停止
谢安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zhúo)青布绔(kù),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可怜
改变脸色
于是,就
穿着青布裤子
释放,放
课堂练习
1.如果说《咏雪》表现了儿童的聪慧,那么《谢安怜翁》 则表现了
善良/富有同情心
课堂练习
2.“奕于是改容”,体现了谢奕对待儿童怎样的态度?与《咏雪》中谢安何异同?结合两者的态度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本段体现了谢奕对待儿童时尊重、平等的态度,《咏雪》体现了谢安对儿童毫不掩饰的赞赏态度;从表面上看,谢奕和谢安对待儿童的态度有不同,但是本质上有着相同之处————那就是的儿童的尊重、爱护,为儿童的成长营造自由宽松的氛围。我认为,自由宽松的氛围,尊重平等的态度 对一个儿童的成长和独立影响深远,等于现代社会和家庭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相约同行
正午时分

丢下(他)而离开

交代了陈太丘与友期行的
具体情况
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芳:
“尊君在否?”答曰:“待军久不至,已去。”
当时
嬉戏
令尊在不在?
为后面驳斥友人做了准备,流露出对友
人失约的反感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芳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丢下我走了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就是
不守信用、蛮不讲理、粗鲁
落落大方、明白事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感到惭愧
拉,牵拉
回头看
知错就改
常考实词总结

1.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2.顾野有麦场(《狼》) 顾:看,视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顾:看望,拜访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课堂练习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
(2)去后乃至( )
(3)尊君在不( )
(4)下车引之 ( )
(5)入门不顾( )
约定

同“否”

回头看
课堂练习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我自己走了。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父亲,就是没礼貌。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远方。元芳头也不回
地走进了家门。
3.文意理解
(1)从文中可以看出来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粗鲁无礼、不守信用,但知错就改。友人与陈太丘约定日期同行,但没有准时到,这是不守信用 的表现。友人自己迟到在先,反而把过错推到别人身上,并且口出不逊之言,这是粗鲁无礼的表现。文章末尾、的寥寥数字,“惭”、“下”、“引”三个动词,是对友人知错就改的心态及行动的刻画。
(注:言之有理即可)
(2)从本文中可以看出远方是个怎样的儿童?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聪慧耿直(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注:第二小问为开放性题目。)示例一:无礼。客人已经错了,应该不要计较太多,把客人丢下自己走进家门的做法是没有礼貌的。示例二:不无礼。元方入门不顾知识为了表明自己捍卫父亲尊严的坚定立场,流露出了小孩的直率、好恶外漏的特点,不应和“无礼”牵扯到一起。
(3)这篇短文包含着一些做人的道理,你领悟到的是 。
做人要讲诚信和礼仪(或:重礼守信)
知识链接
何宴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
因宴在宫内,欲以为子。
何宴画地为庐
聪明
好像
曹操
很,非常
把······当做
宴乃画地令房,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
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huán)。
于是,就
原因
知道
立即,马上
派人
回去
聪明,尊重家族传统
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魏武奇爱之( )
(2)宴乃画地令方( )
(3)人问其故( )
(4)即遣还( )
2.本文的何宴用了什么方法向曹操表明自己的立场?从中可以看出何宴是个什么样的儿童?
用了画地自处的方法表明自己的立场。从中可以看出何宴是一个尊重家族传统、聪明的儿童。
很,非常
于是
他,指何宴
马上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