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下 5.1 轴对称现象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七下 5.1 轴对称现象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4 22: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轴对称现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轴对称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轴对称的知识在小学已有初步的渗透,初中阶段,它不但与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 (平移、翻折、旋转)中的翻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又是下阶段探索等腰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等知识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丰富的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并欣赏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验其数学内涵和文化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 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难 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感受美
1.激趣引入
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师生共同欣赏舞蹈短片《千手观音》。
【设计意图】在这里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认知导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美的潜能.
2.初步感知
学生欣赏图片,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提出问题:这是怎样的一种美?从几何图形的角度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揭示课题:§5.1轴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第二环节“探究美”提供了素材,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
二:探究美
探究一: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活动1:观察想一想
问题:你能将上图中的蝴蝶沿某条直线折叠,使直线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吗?
结合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学生思考、交流后,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图形的折叠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生活中许多美丽的事物往往与图形的对称联系在一起,通过图片展示、问题引导,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活动2:归纳说一说
1.观察刚才演示的图形,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请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
有了以上探究活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生成过程,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并为下一环节“及时练”找到突破口.
活动3:及时练
1.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指出它的对称轴.
2.按下面格式书写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能分别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3.以下几何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吗?若是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本质.
探究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活动1.“分一分”
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剪开,并均匀向两边分离,一个图形变成了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也给人一种对称的美感.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图形,我们又该如何表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活动2.“议一议”
1.观察与思考:以上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
2.自学展示:如果两个图形沿着 对折后能够 ,那么称 ,这条直线叫做 .
3.你能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轴对称图形分割、分离的动画演示,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教师顺势给出另外两组类似的图形,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从而得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概念生成后,通过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中的关键点,帮助学生把握“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的本质特征.
活动3.及时练
下列给出的每幅图形中的两个图案成轴对称吗?如果是,请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喜喜 FF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图形的本质.
探究三: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活动1.议一议:
问题1: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
问题2: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索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体会数学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帮助学生抓住关键,分散难点,同时结合多媒体的动态演示,适时点拨,从而突破难点.
活动2.及时练
(1)下图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指出它的对称轴.
(2)下图可以看作某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吗?
(3)在下图中任选一个三角形,你能指出它分别与哪个三角形成轴对称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三:运用美
1. 从几何图形的角度看,下面标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你能再添加一个正方形,使方格纸中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吗?(用阴影画出)
3、下列四句话中的文字有三句具有对称规律,其中没有这种规律的一句是(  )
A、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B、有志者事竞成
C、清水池里池水清
D、蜜蜂酿蜂蜜
4、在艺术字中,有些汉字是轴对称的,你能猜一猜下列是哪些字的一半吗?
5、推理游戏 哪位同学最聪明?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将所学新知识内化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完成从“学数学”到“用数学”的升华.
四:鉴赏美
在轻快的音乐背景下,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身边随处可见的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的应用价值.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际、美术鉴赏和数学教学的三科整合,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五: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反思总结,梳理知识.另外增加了评价环节,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引导学生肯定自我,欣赏他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和团结协作精神.
六:分层作业
必做题:习题5.1第1、3、4题.
选做题:动脑筋想一想,再动手做一做,一张正方形纸片,如何只剪一刀,就得到一个十字形?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的作业,符合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0 2 4 A B C D
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