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怀逸兴壮思飞——登临诗主题阅读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俱怀逸兴壮思飞——登临诗主题阅读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22:0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俱怀逸兴壮思飞
——登临诗主题阅读
PART
望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②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④,决眦入归鸟⑤。
会当⑥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岱宗】泰山。
②【造化】大自然。
③【钟】聚集。
④【荡胸生曾云】层云迭起,使心胸震荡。
曾,同“层”。
⑤【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眦,眼眶。
⑥【会当】终当,终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①而涕②下!
①【怆然】悲伤的样子。
②【涕】眼泪。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 尺 (一说七尺)
为一寻。
PART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 而涕 下!
①【怆然】悲伤的样子。
②【涕】眼泪。


PART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①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
尺 (一说七尺)为一寻。
PART
望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②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④云,决眦⑤入归鸟。
会当⑥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岱宗】泰山。
②【造化】大自然。
③【钟】聚集。
④【荡胸生曾云】层云迭起,使心胸震荡。
曾,同“层”。
⑤【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眦,眼眶。
⑥【会当】终当,终要。
PART
望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②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④,决眦入归鸟⑤。
会当⑥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岱宗】泰山。
②【造化】大自然。
③【钟】聚集。
④【荡胸生曾云】层云迭起,使心胸震荡。
曾,同“层”。
⑤【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眦,眼眶。
⑥【会当】终当,终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①而涕②下!
①【怆然】悲伤的样子。
②【涕】眼泪。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 尺 (一说七尺)
为一寻。
登临诗
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台、楼、阁等)看到了一些景象,触发了某种情思而创作的诗歌.
题目常见“登某处”“上某处”“望某处”等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登临诗读什么
登临何处?
目见何景?
生发何感?
登临诗:抒情主人公登临某处(山、亭、楼、阁等)看到了一些景象,触发了某种情思而创作的诗歌。
某处
景象
情思
PART
望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②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④,决眦入归鸟⑤。
会当⑥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岱宗】泰山。
②【造化】大自然。
③【钟】聚集。
④【荡胸生曾云】层云迭起,使心胸震荡。
曾,同“层”。
⑤【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眦,眼眶。
⑥【会当】终当,终要。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①而涕②下!
①【怆然】悲伤的样子。
②【涕】眼泪。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①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①【寻】古代长度单位。八 尺 (一说七尺)
为一寻。
PART
望岳
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②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④云,决眦⑤入归鸟。
会当⑥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岱宗】泰山。
②【造化】大自然。
③【钟】聚集。
④【荡胸生曾云】层云迭起,使心胸震荡。
曾,同“层”。
⑤【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
眦,眼眶。
⑥【会当】终当,终要。
幽州台是一处历史遗迹。据史料考证,燕昭王即位之初就着手招揽人才。后有感于其师郭隗所讲的“千金买骨”的故事,筑台置黄金,以招贤纳士,名将乐毅、剧辛等人先后投奔燕国。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故又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今山东诸城)飞来。
泰山面积为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高度为1545米。泰山融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为一体,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誉,为五岳之首。
自由朗读这三首诗,看看哪首诗中的景物最能打动你的心?请在课本上进行批注。
远远望去,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大地上,连绵不断,壮美无比。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大自然也特别钟情于泰山,把所有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赋予了泰山。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一样,切断了阳光,遮天蔽日的泰山,把山南和山北分成了明暗两个世界。
峰峦层云迭起,似波涛汹涌,点点归鸟渐入山林。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高高的古塔矗立在飞来峰上,鸡鸣五更,就能看到太阳升起,飞来峰在辉煌的日出景象的烘托下显得更加的雄奇瑰丽,十分令人神往。
登上历史的遗迹,斯人已逝,物是人非,像燕昭王那样重视人才的古代贤君已不复可见。悠悠天地,广漠无际,无边无垠,每一个个体在广袤无边的宇宙背景中,都显得十分渺小孤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再读这三首诗歌,请大家分别从每首诗找出你一个认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或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远眺了泰山的美景之后,激发了一定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雄心壮志,泰山是高大雄伟的,但诗人却立志登上最高峰,“会当”一词让我们感受到杜甫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傲视群雄的雄心和气概。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会当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
——【西汉】陆贾《新语慎微篇》。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代】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不畏
古人常以“浮云”来比喻奸邪小人。
浮云
从“不畏”二字我们读出了诗人对奸邪小人的蔑视与无畏,以及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像燕昭王那样渴慕人才、重用人才的前代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作者连用两个“不见”,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无限悲愤之情。
诗人在无垠的时空中,知音难觅、壮志难酬,悲伤的眼泪将心中的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催人泪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不见
不见
怆然
涕下
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而修建的幽州台,发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
杜甫眼中的泰山神奇秀丽、雄伟高大。他想要攀登绝顶,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看宝塔高耸入云,看日出灿烂辉煌,他更加坚定了不惧怕奸邪小人的阻挠,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决心。
登临诗如何读
登其处
观其景
感其心
俱怀逸兴壮思飞
——登临诗主题阅读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侄子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多次进言退敌之计,武攸宜不但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他登上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招贤的典故,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这首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临诗常见主题
言志抒怀
思亲怀乡
感怀身世
怀古伤今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思亲怀乡
感怀身世
怀古伤今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PART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临诗如何写
常见思路:
常见手法:
巧用典故与修辞
借景抒情很别致
直抒胸臆表情志
虚实结合来助力
一般先写登临所见之景
再写登临的感受
典故:燕昭王招贤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拟人
想象
比喻
夸张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
登临诗我来写
尝试创作一首登临诗,至少运用今天学到的一种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