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的幻觉》导学案
编写者:张娟
【学习目标 】
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体会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学会正确对待文学欣赏与科学理论,培养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注意观察落日,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获取一些知识和道理。
【知识链接】
题目解读 “落日的幻觉”是一个非常有悬念的题目,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思。使读者迫不及待的要读完全文,那绚丽多彩的落日景象竟然是虚幻的,真是让人不可思议。读完全文,我们明白了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能做出科学解释,学生要注重观察,探究大自然的奥秘。
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4、相关资料 散射:?散射也是一种反射,只是光从粗糙不平的表面以多种不同角度弥漫式反射。事实上,由于表面不平坦,入射的光以许多不同的角度被反射。 折射:当光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它的速度和方向都可能发生改变。比如从空气到玻璃(即从小密度介质往大密度介质传播),光的速度会减慢,而且如果光是以某个非垂直角度入射到玻璃,那么它射出的方向也会改变,即常说的折射。
(播放课件),故事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幻觉( ) 吟咏( ) 绮丽( )
殷红( ) 日薄西山 ( ) 气息奄奄( )
2、查阅出处,理解含义: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
含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含义 :
3、第①段从人们关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 , 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完成下表)
幻觉现象
出现幻觉的原因
天空中出现美丽的紫光
未说明原因
3、课文前面为我们讲述了产生了哪些幻觉,后面紧接着告诉我们们产生幻觉的原因,这两部分内容是由哪一段衔接起来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从表格来看,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下列句子没有用到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B、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在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C、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
D、(落日时的太阳)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三、合作探究
1、为什么人们喜欢观赏日出,而很少有人去留连观赏日落?
2、课文的前三段和后四段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是什么关系?请简要阐明。
3、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生动、最精美的语言,细细品味一下,先在小组内分享,然后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四、拓展延伸:
1、《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的幻觉有好几种,其中也有“太阳变大”的问题;这篇课文也讲到了“落日变大”的问题,可惜都没有作出解释。那么,你能不能结合自己课内外所学的知识作一次科学的大胆的解答?
2、回顾一下,那你有没有在生活中发现过类似课文中所提及的幻觉现象呢?(播放课件)
课堂小结:幻觉往往是美丽的,真实有时往往没有我们幻觉中那么的美,我们看到的只是幻觉,但依然欣欣然沉溺于幻象而不愿醒来。通过本文的学习给了你哪些深层次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