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九下第九单元 溶液同步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
A 盐酸 B 少量的粉笔灰加入水中
C 少量碘溶于酒精中 D 少量的锌粉溶于稀盐酸中
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硝酸钾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
3、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水和硝酸铵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4、下列关于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亚铁溶液是黄色的 B.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D.葡萄糖水是无色的
5、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进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
A.硝酸铵 B.食盐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6、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四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质量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7、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8、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爆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2%的半成醋,生产500g 4%的优质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 )
A. 300g B. 400g C. 500g D. 600g
9、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 mL的量筒
10、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汽油清洗油污
C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 用盐酸清除水垢
11、某同学模拟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
A.18.0g B.16.0g C.13.2g D.11.5g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
B. 打开成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C. 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13、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42 mL蒸馏水
二、填空题。
1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写化学式)
①氢氧化钾溶液
②澄清石灰水
③稀盐酸
④硫酸铝溶液
⑤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 .
15、同学们为证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了如下部分实验:
(1)各实验中都可观察到溶液颜色为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②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
(3)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需增加实验④与实验③进行对比,实验④的烧杯中需加入________ 和________ 。
16、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或“=”)
(2)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的是________溶液;
(3)将30℃时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晶体析出较多的是________ 。
(4)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17、用6%的NaCl溶液配制50g 3%的NaCl溶液的步骤:
(1)计算:配制50g 3%的NaCl溶液需要6%的NaCl溶液__ __g,其密度约为1.04g/cm3,则体积为__ __mL;水__ __g;
(2)量取所需体积的6%的NaCl溶液和所需体积的水;
(3)混匀;
(4)装瓶并贴上标签。
1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编号 溶液 溶质化学式
① 澄清的石灰水
② 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③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④ 38°“稻花香”白酒
⑤ 医疗上消毒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
19、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右侧U形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请根据U型管中液面会发生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在下表的A、B、C、D空白处填空(从给出的①~⑤中选择相应序号填到表格里)。
①锌粒+稀硫酸 ②氢氧化钠+水 ③硝酸铵+水 ④氯化钠+水 ⑤生石灰+水
20、一瓶体积为250mL,质量为250g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含葡萄糖12.5克,则该葡萄糖注射液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1、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_
(2)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__ _里,并置于托盘天平__ __(填“左”或“右”)盘进行称量;
(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__ __(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 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__ ;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__ __(填写字母标号)。
a.玻璃棒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
三、实验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药品】 水、NH4Cl、CaCl2、NaCl。
【实验探究】各取一药匙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取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液体的温度/℃
1 50 mL NH4Cl 15
2 50 mL CaCl2 28
3 x NaCl 21
4 50 mL 无 22
【数据分析】(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提升】(4)经过讨论,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本实验的部分操作存在缺陷,理由是 (填字母)。
A.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四、计算类题。
23、现有8g Fe2O3和CuO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50克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求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求 a的取值范围。
(3)若a=30,则将此16克混合物用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还原,求冷却后所得固体的质量。
2021—2022学年化学人教九下第九单元 溶液同步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
A 盐酸 B 少量的粉笔灰加入水中
C 少量碘溶于酒精中 D 少量的锌粉溶于稀盐酸中
【答案】C
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硝酸钾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
【答案】C
3、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水和硝酸铵 B.水和生石灰
C.水和氢氧化钠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答案】A
4、下列关于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氯化亚铁溶液是黄色的 B.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C.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D.葡萄糖水是无色的
【答案】A
5、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进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 )
A.硝酸铵 B.食盐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答案】A
6、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四个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
A.所得四杯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质量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丙>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
【答案】C
7、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B
8、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爆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2%的半成醋,生产500g 4%的优质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 )
A. 300g B. 400g C. 500g D. 600g
【答案】C
9、实验室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 mL的量筒
【答案】A
10、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 用自来水洗手 B 用汽油清洗油污
C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 用盐酸清除水垢
【答案】C
11、某同学模拟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
A.18.0g B.16.0g C.13.2g D.11.5g
【答案】A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蓝
B. 打开成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
C. 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
13、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42 mL蒸馏水
【答案】C
二、填空题。
14、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名称(写化学式)
①氢氧化钾溶液
②澄清石灰水
③稀盐酸
④硫酸铝溶液
⑤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 .
【答案】(1)KOH; (2)Ca(OH)2;
(3)HCl; (4)Al2(SO4)3; (5)H2CO3
15、同学们为证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了如下部分实验:
(1)各实验中都可观察到溶液颜色为________。
(2)通过实验①②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
(3)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需增加实验④与实验③进行对比,实验④的烧杯中需加入________ 和________ 。
【答案】蓝色;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50mL冷水;0.5g硫酸铜粉末
16、如图是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________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或“=”)
(2)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的是________溶液;
(3)将30℃时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晶体析出较多的是________ 。
(4)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浓硫酸.
【答案】=;氯化钠;碳酸钠溶液;C
17、用6%的NaCl溶液配制50g 3%的NaCl溶液的步骤:
(1)计算:配制50g 3%的NaCl溶液需要6%的NaCl溶液__ __g,其密度约为1.04g/cm3,则体积为__ __mL;水__ __g;
(2)量取所需体积的6%的NaCl溶液和所需体积的水;
(3)混匀;
(4)装瓶并贴上标签。
【答案】(1) 25 24.0 25
1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编号 溶液 溶质化学式
① 澄清的石灰水
② 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③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
④ 38°“稻花香”白酒
⑤ 医疗上消毒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Ca(OH)2; KMnO4; NaCl。 C2H5OH; H2O2;
19、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右侧U形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请根据U型管中液面会发生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固体和液体的组合,在下表的A、B、C、D空白处填空(从给出的①~⑤中选择相应序号填到表格里)。
①锌粒+稀硫酸 ②氢氧化钠+水 ③硝酸铵+水 ④氯化钠+水 ⑤生石灰+水
【答案】A①; B④; C③; D②⑤
20、一瓶体积为250mL,质量为250g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含葡萄糖12.5克,则该葡萄糖注射液的密度为________克/厘米3,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1;5%
21、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_
(2)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__ _里,并置于托盘天平__ __(填“左”或“右”)盘进行称量;
(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__ __(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 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__ ;
(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__ __(填写字母标号)。
a.玻璃棒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
【答案】 (1) 烧杯 用作反应容器
(2) 玻璃器皿(或小烧杯、表面皿) 左
(3) 胶头滴管 偏小 (4) 硼酸溶液 (5) C
三、实验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药品】 水、NH4Cl、CaCl2、NaCl。
【实验探究】各取一药匙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取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液体的温度/℃
1 50 mL NH4Cl 15
2 50 mL CaCl2 28
3 x NaCl 21
4 50 mL 无 22
【数据分析】(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提升】(4)经过讨论,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本实验的部分操作存在缺陷,理由是 (填字母)。
A.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答案】(1)50 (2)CaCl2溶于水的过程中放热 (3)NH4Cl (4)AB
四、计算类题。
23、现有8g Fe2O3和CuO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50克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后,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求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2)求 a的取值范围。
(3)若a=30,则将此16克混合物用过量的一氧化碳充分还原,求冷却后所得固体的质量。
【答案】(1)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4%
(2)a取值范围:0<a<50;
(3)冷却后所得固体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