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课件(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广东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课件(共5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22:2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五)
一、积累运用(24 分)
1.默写古诗文。(共 10 分。答对一句得 1 分,满分不超过 10 分)
(1)_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折戟沉沙铁未销
东风不与周郎便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3)满面尘灰烟火色,__________________。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__________。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5)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两鬓苍苍十指黑
身上衣裳口中食
心忧炭贱愿天寒
晓驾炭车辗冰辙
尚思为国戍轮台
烟笼寒水月笼沙
袛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 chí chěng(   )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
(2)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wò xuán(   )着的情事。
(3)反动派tiǎo bō lí jiàn(   ),卑鄙无耻。
(4)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cháng tú bá shè(   )的行旅。
驰骋
斡旋
挑拨离间
长途跋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
B.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C.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
D.坦荡如砥的原野上,千万颗萱草擎着黄花兴高采烈地绽放。
A
【解析】“迸溅”意思是向四处飞溅。此处应用“迸发”。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调换位置)
B.《科学》杂志研究报告预估,中国政府的防控措施将使中国减少大约70万左右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删去“大约”或“左右”)
C.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播了极为深厚的思亲之情,读来令人心生共鸣。(删去“心生”)
C
D.通过展示具体的5G信号使用范例,让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5G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改变。(删去“通过”或“让”)
【解析】应把“传播”改为“传达”。
5.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摘自古文名篇,把它完整地抄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右图书法作品内容出自哪一篇古文?(  )(2 分)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B.《马说》(韩愈)
C.《出师表》(诸葛亮)
D.《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C
二、阅读(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1 题。(19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患有所不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苟且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的意思。
同“避”,躲避。
踩踏。
同“向”,先前、从前。
8.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乙】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①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③,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④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⑤不至,掘野鼠去⑥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⑦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苏武传》)
注释】①白:禀告,报告。②旃(zhān):同“毡”,毛织物。③羝(dī): 公羊。④常惠:人名,苏武的随从之一。⑤廪食:公家供应的粮食。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⑥去:即“弆(jǔ)”,收藏。⑦节旄(máo):节杖上用牦牛尾做的饰物。
参考译文:【乙】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不可能因为威胁而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使苏武投降,便把他囚禁在大窖里,坚决不给(他)吃的喝的。天降雨雪,苏武就卧在地上,吞食雪团与毡毛,过了好多天也没饿死,匈奴以为他有神灵保佑,就把他流放到北海边上没有人烟的地方,(匈奴)让(苏武)放牧公羊,(说是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够让他回来。(匈奴)把他与属吏常惠等人分开,囚禁在不同的地方。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边上之后,匈奴不供给他粮食,(他只
好)挖掘野鼠所储藏的草籽充饥。拄着汉朝旄节牧羊,时时刻刻把汉朝旄节带在身边,连旄节上的旄尾都脱落了……苏武被扣留在匈奴一共十九年,出使时正当壮年,等到返回时,胡须和头发都白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单于愈益欲降之/有所广益
B.置大窖中/且焉置土石
C.乃得归/乃不知有汉
D.及还/及鲁肃过寻阳
D
【解析】A.更加/好处、益处;B.安置/放置、安放;C.才/竟然;D.等到。
10.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天 雨 雪 武 卧 啮 雪 与 旃 毛 并 咽 之 数 日 不 死 匈 奴 以 为 神。
11.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5 分)
(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中列举“不食嗟来之食”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事例典型,无可辩驳,有力地论证了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
/
/
D
B.甲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乙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详细记叙苏武被幽禁时忍受的种种磨难,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苏武这一人物。
C.甲文用“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来强调人本来就有羞耻心,这是一种善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乙文中的苏武堪称孟子眼中的“贤者”。
D.甲文首先阐明了“义”重于“生”,在阐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先从反面论述了“义重于生”,再从正面假设,提出质问。乙文中“匈奴以为神”表现了匈奴人对苏武的敬重。
甲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幽寂的景象,表现了作者的志趣,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乙文通过描写雪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用甲文作者的观点,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眼中的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文是先从正面论述,再从反面论述;乙文“匈奴以为神”是被“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的行为所震撼。
甲文作者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通过详细记叙苏武在匈奴境内经受种种生活上的磨难,终不投降,表现出苏武是一个坚贞、顽强、爱国、心中有“义”的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生机。
(选自百度百科“地摊经济”词条)
材料二:
地摊经济的突然火爆不能不说与今年的疫情有关,通过恢复地摊经济这种最便利、最有效的方式提高底层经济活力被认为是当务之急的方式。地摊具有创业门槛低、失败风险低、商品价格低的特点,“地摊经济”确实可以起到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的作用。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一提议被认为是建议地摊经济合法化,同时将地摊经济合法化推向了高潮。
(选自《地摊经济火爆,对地摊为什么爱恨交加?地摊经济如何规划和重构?》)
材料三:
地摊经济一放开,不少地方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
比如,近期成都等地放开马路经济,给流动摊贩“松绑”。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 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 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 130个,增加就业人数10万人以上,复苏了城市烟火气,也让经济逐渐恢复景气。
但是,热话题也需冷思考,面对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摊,也有人担心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担心绝非多余。
过去,一些城市的监管者过于苛刻,对摊贩缺乏起码的包容,而现在,一些地方又过于宽松,缺乏基本的治理。从一些媒体披露的场景看,有些地摊存在脏乱差等问题,满目狼藉,确实令人不敢恭维。热度不成的地摊经济,会不会被紧急叫停?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
“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同样的逻辑,对地摊经济也是一样,应奉行这一治理思路,放开不是放手,也不是放松,而是讲究“有序”二字。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比如有的划定固定摊位,有的提出摆摊应有时段限制,还有的要求经营食品加工的必须办理健康证。
(选自《地摊经济,升温不能“发烧”》)
材料四:
重启地摊经济后,一些地方就暴露出许多问题。有些地方的夜市经营没几天就因“脏乱差”被有关部门要求关停整顿。从各地反馈情况看,地摊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垃圾乱扔,道路被堵,假劣产品太多。
基于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地摊经济应进行升级。提起地摊经济,很多人眼前会浮现出城管与摊贩在街头不断上演的“猫鼠游戏”,这也让人将地摊经济与穷人经济、低端经济、落后经
济挂起钩来。所以,想要发展地摊经济,必须要进行观念更断,要改变人们此前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其进行去污名化;要让人们认识到,地摊经济同样是正常的经济形态之一。它更加贴近市民生活,更能体现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地摊也可以干净卫生,也可以出精品,健康发展的地摊经济同样可以成为“城市风景线”。
历史上的地摊经济,存在门槛低、价格低、质量也相对较低的情况。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都显著提升。如果地摊仍
只提供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很可能无人问津,因此,地摊经济需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不仅要提高货品质量,追求价廉的同时也要尽量做到物美,而且要做到整洁卫生,健康安全,服务到位,地摊经济升级,除了摊主努力,还需要政府助力。各地政府要真正认识到地摊经济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将其当作民生工程、系统工程来建设,既要精细管理,又要提供优质服务。政府部门要深入了解地摊经济经营者、参与者、消费者、管理者等利益相关方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另外,
可以结合发放消费券等财政支持手段,引导、刺激人们在地摊经济方面增加消费。
(选自《地摊经济“烟火气”该是什么味》)
12.阅读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已不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B.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提议说明地摊经济已经合法化。
B
C.推行“地摊经济”要做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里的“收”即是强调“有序”。
D.历史上的“地摊经济”,存在门槛低、价格低、质量也相对较低的情况。
【解析】根据材料二“这一提议被认为是建议地摊经济合法化,同时将地摊经济合法化推向了高潮”可知,B项理解错误。
13.结合材料二的内容,概括出“地摊经济”火爆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地摊经济”能有效提高底层经济活力。②“地摊经济”可以起到促进就业、增加消费的作用。
14.重启“地摊经济”后,一些地方暴露出了“垃圾乱扔,道路被堵,假劣产品太多”的问题。从材料四中找出对“地摊经济”进行升级的具体措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要进行观念更新,改变人们此前形成的刻板印象,对其进行去污名化。②不仅要提高货品质量,做到价廉物美,而且要做到整洁卫生,健康安全,服务到位。③还需要政府助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17 分)
除 夕 的 夜
向 成
①漫天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迷茫和感伤。
②老伴重病已住院半年多,医生说:“看能不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希望奇迹发生。
③除夕回不了家,只能在病房守岁。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个像样点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样老伴爱吃的菜。
④大雪刚落,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街道两旁大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我踏着雪向前走,内心很是凄凉。
⑤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
⑥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⑦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⑧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早日康复!”
⑨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自老伴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得了重病,我没有通知单位任何人。我始终认为,自己的困难,要自己去面对。
⑩雪愈下愈大。在街的尽头,终于看到一家小饭馆,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起身。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
我点了几样老伴平时爱吃的菜。我问:“大过年的,你们饭馆能不能做?”老板娘说:“没问题。”我又问:“今天和平时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就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呐,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呢。”
老伴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选自《长城》,有删改)
15.在下面横线上将文章主要情节补充完整。(3分)
“我”上街寻找饭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和老伴共度除夕
“我”遇见流浪汉并收到祝福
“我”找到饭馆顺利买到菜
“我”返回医院途中与司机交谈
16.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夜里,雪花还未收脚,仍在不识相地穿街走巷,被寒流环绕的这座城,令人迷茫和感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未收脚”“仍不识相地穿街走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下得久,下得大,表现了天气的寒冷,更加烘托出“我”内心的迷茫和感伤。
(2)老伴闪动着泪花说:“好好活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句运用神态、语言描写,“闪动着泪花”写出了老伴内心的感动;“好好活着”是老伴除夕之夜对“我”真诚的希望和祝福,表现了“我”和老伴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
17.简要分析本文以“我”买菜为线索布局谋篇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文章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情节集中,脉络清晰,浑然一体。②便于展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流浪汉、餐馆老板娘、司机的性格都是在与“我”交谈的过程中得以展现的,通过他们表现了人性之善,突出了主题。
18.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人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你认为呢?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想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温暖的故事,理由是:①本文主要讲述了“我”给老伴买菜过程中得到关心与帮助的故事,文章内容温暖人心。②本文塑造的一系列人物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和温暖。③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人心之善,赞扬人性之美,弘扬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二:我认为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凄凉的故事,理由是:①从环境描写看,故事发生在寒冷的除夕之夜,冰天雪地的环境描写带给读者强烈的凄凉感受。②从人物形象看,文中所有的人物都承受着生活的压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沉重。③从文章主题看,本文表现了人性之善,也表现了小人物生活的艰辛不易。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总有一些故事感动着你,启迪着你,而这些故事很多时候都隐藏于背后,背后有汗水,有泪水,有鼓励,有指责,有坚强,有关爱……
以《成长背后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500字;②字迹工整,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20~22题。
①保尔来到大海边。
②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航行的轮船冒出一片片黑烟,像黑云似的散布在大海的上空。一群群海鸥尖叫着在大海上飞翔。
③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不幸等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④既然他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不是在虚度光阴呢?用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和呼吸吗?仅仅作为一名无能为力的旁观者,看着同志们战斗前进吗?就这样成为这个队伍的累赘?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自己成了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该不该也毁掉这个已经背叛了他
的肉体?只是朝心口打一枪,一切难题都解决了!过去能够生活得不错,现在就应当能够及时结束这个生命。一个垂死的战士不愿再痛苦挣扎,有谁能指责他呢?
⑤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⑥“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⑦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样摆脱困境,
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努力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钢铁般的意志
坚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1.选文第④段和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虽然都连用几个问句,但保尔的心理表现却不一样。试分析保尔细腻的心理变化。(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表现的是保尔面对困难时内心的矛盾以及思考的过程,表现出人物犹豫、矛盾的心理;第⑦段表现的是保尔战胜内心的恐惧,恢复战胜困难的勇气,表现出人物的自信、坚强。
22.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你知道保尔后来又遭遇了哪些磨难吗?他是怎样面对的?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尔后来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用顽强的革命意志与病魔进行不懈的斗争,坚持读书学习,坚持写作。保尔对革命理想的无限忠诚,面对困难的钢铁意志,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