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出师表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18 09:3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师表》作业设计
一、写字注音10分
中道崩cú____   wěi____自枉屈   zhì____罚臧否 亲贤远nìng____
shù____竭驽钝   咨zōu____善道  sù____夜忧叹  以zhāng____其jiù____
rǎng____除奸凶  益州疲bì____ 后值倾fù____   bì____补quē____漏   
妄自菲薄____   以遗陛下____ 昭示____     臧否_________  遗诏____
二、解释带点词语3分
中道崩殂( ) 诚宜开张圣听( )
陟罚臧否( )( ) 行阵和睦( )
性行淑均( ) 不求闻达于诸侯( )
益州疲弊(       )    猥自枉屈( )
由是感激( ) 夙夜忧叹( )
后汉所以倾颓( ) 斟酌损益( )( )
庶竭驽钝( ) 咨诹善道( )
以彰其咎( )( ) 则责修之、祎、允等之慢( )
恢弘志士之气(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亲贤臣( ) 以光先帝遗德( )
优劣得所( ) 此皆良实( )
必能裨补阙漏(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三、指出加点词古今不同的含义:5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___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___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
3、诚宜开张圣听 古:___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
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___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
5、临表涕零 古:________________ 今: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一词多义8分
道: 中道崩殂( ) 咨诹善道( )
遗: 以遗陛下( ) 以光先帝遗德( )
效: 讨贼兴复之效(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于: 忠志之士亡身于外( ) 欲报之于陛下( )
痛恨于桓灵也( ) 还于旧都( )
以: 以光先帝遗德( ) 以塞忠谏之路也(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愚以为宫中之事( )
所以: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五、填空题。
1、国势危急时,朝廷内外为“追先帝,报陛下”而竭尽忠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从正面提出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诸葛亮传》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相同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中的“此”所指的内容)
6、表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顾茅庐”表示真诚的渴求人才,其原句是: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遵义会议,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在我党我军的领导地位,用文中的句子形容他此时的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
9、指出出师表战略目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出师表》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陆游曾称赞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对联、俗语或者故事,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下列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翻译选文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益州”指________ “先帝”指________ “陛下”指________ 3分
4、“欲报之陛下也”中的“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用文中的语言作答)
5、“使内外异法也”中,“内”指_______________ “外”指____________ 2分
6、概括前两段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所提的两条建议: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分
7、文章起笔凝重,说说其中饱含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8、选择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
B、选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
C、作者提出第一条建议,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
D、选文第二段的中心句是“陟罚臧否”这是作者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都。愚以为营 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选第一、二段连用“悉以咨之,必能”是为了强调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一、二段推荐文臣和武将,这样有何用意?与下文有什么联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安排内政时推荐郭攸之等人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汉”“后汉”分别是指________ ________,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提到的____________这一成语。3分
5、在(一)(二)两个选文里诸葛亮向后主提了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选文中与“卑鄙”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选文第2段中写诸葛亮受命以来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写诸葛亮受命以来的行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请用文中4个四字短语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这篇“表”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北伐条件已成熟。1分
5、这两段回顾了对作者人生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6、本文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用选文中的两个短语概括)
诸葛亮论赏罚 (选自《诸葛亮集》)
(四)赏罚之政①,谓②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③,罚以禁奸④,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⑤,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⑥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⑦怨,罚妄加则直士⑧恨。
【注释】政①:政策。 谓②:说的是。 兴功③:鼓励立功。 禁奸④:杜绝邪的行为。 赏赐知其所施⑤: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所以要给予好处的原因。 邪恶⑥:做坏事的人。 劳臣⑦:有功劳的人。 直士⑧:正直的人。
1、选出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 )
A、以 赏以兴功 罚以禁奸
B、其 赏赐知其所施 其真不知马也
C、于 受任于败军之际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D、以 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
2、本文是从哪几方面论赏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论赏罚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请用饱含激情,简洁有力的语言,为“青春万岁”大型文艺晚会的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并引出下面的节目合唱《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不超过6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仿写与衔接。
我们走过漫漫的一生,有时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我们顿觉自己很平凡,为此我们惆怅,我们感叹?【甲】
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凡是细流,服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1、“其实我们不必为平凡悲叹,因为平凡,也是一种美丽!”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它的正确位置应是( )2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仿照第二自然段中的语句形式,在文中横线上补写一句话,使它与前后句衔接自然。2分
九、简析下面对话的言外之意。2分
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枚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
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话就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
1、美国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总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