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选编:牛顿运动定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选编:牛顿运动定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5-24 09:5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选编:牛顿运动定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
1.(2021·海南·高考真题)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提到“力,形之所以奋也”,意为力是使有形之物突进或加速运动的原因。力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符号来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1·广东·高考真题)唐代《耒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和,,如图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B.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C.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D.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3.(2020·福建·高考真题)如图,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滑轮后,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和的物体A和B。若滑轮转动有一定大小,质量为且分布均匀,滑轮转动时与绳之间无相对滑动,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设细绳对A和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和,已知下列四个关于的表达式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正确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4.(2020·山东·高考真题)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判断(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6.(2020·全国·高考真题)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v1、v2、v3、v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
A.v1 B.v2 C.v3 D.v4
7.(2020·湖南·高考真题)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8.(2021·海南·高考真题)如图,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面和bc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0的小物块沿斜面ab向上运动,经时间t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下滑.在小物块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9.(2020·海南·高考真题)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 s、5~10 s、10~15 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
A.F1F3
C.F1>F3 D.F1=F3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
10.(2021·全国·高考真题)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分别为、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c)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 B.
C. D.在时间段物块与木板加速度相等
11.(2020·福建·高考真题)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12.(2020·江苏·高考真题)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
13.(2020·全国·高考真题)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 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14.(2021·山东·高考真题)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和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___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填“偏大”或“偏小”)。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
15.(2021·浙江·高考真题)机动车礼让行人是一种文明行为。如图所示,质量的汽车以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处,驾驶员发现小朋友排着长的队伍从斑马线一端开始通过,立即刹车,最终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且忽略驾驶员反应时间。
(1)求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若路面宽,小朋友行走的速度,求汽车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全部通过所需的时间;
(3)假设驾驶员以超速行驶,在距离斑马线处立即刹车,求汽车到斑马线时的速度。
16.(2020·浙江·高考真题)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的物件在电机的牵引下从地面竖直向上经加速、匀速、匀减速至指定位置。当加速运动到总位移的时开始计时,测得电机的牵引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末速度减为0时恰好到达指定位置。若不计绳索的质量和空气阻力,求物件:
(1)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3)总位移的大小。
17.(2020·全国·高考真题)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的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
(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1.5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
(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F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的阻力系数.(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18.(2012·浙江·高考真题)为了研究鱼所受水的阻力与其形状的关系,小明同学用石蜡做成两条质量均为m、形状不同的“A鱼”和“B鱼”,如图所示.在高出水面H处分别静止释放“A鱼”和“B鱼”,“A鱼”竖直下潜hA后速度减为零,“B鱼”竖直下潜hB后速度减为零.“鱼”在水中运动时,除受重力外,还受浮力和水的阻力.已知“鱼”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其重力的10/9倍,重力加速度为g,“鱼”运动的位移值远大于“鱼”的长度.假设“鱼”运动时所受水的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求:
(1)“A鱼”入水瞬间的速度vA1;(2)“A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fA.
(3)“A鱼”与“B鱼”在水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之比fA∶fB.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可知力的单位为,A错误,B正确;
C.根据压强的表达式可知力的单位可知力的单位为,但压强单位不是基本单位,C错误;
D.根据做功的表达式可知力的单位为,但功的单位不是基本单位,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
A.将拉力F正交分解如下图所示
则在x方向可得出
Fx曲 = Fsinα
Fx直 = Fsinβ
在y方向可得出
Fy曲 = Fcosα
Fy直 = Fcosβ
由题知α < β则
sinα < sinβ
cosα > cosβ
则可得到
Fx曲 < Fx直
Fy曲 > Fy直
A错误、B正确;
CD.耕索对犁的拉力与犁对耕索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无论是加速还是匀速,则C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设m=0,则系统加速度
a=
对A物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T1-m1g=m1a
T1=m1(g+a)=
把m=0代入ABCD四个选项得C选项符合。
故选C。
4.B
【解析】
本题考查 v-t图象、牛顿第二定律
由图甲可知前两秒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两秒受力恒定,2s-4s做正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且恒定,4s-6s做负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负,恒定,6s-8s做负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受力为正,恒定,综上分析B正确.
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受力恒定.
5.C
【解析】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A错误.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B错误.
C.设绳子的张力为F,则甲、乙两人受到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均为F,若m甲>m乙,则由得,a甲D.收绳速度与“拔河”比赛胜负无关,故选项D错误.
6.C
【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与拉力作用,物体所受到的合力等于拉力F与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分力之和,重力的斜向下分力Gx =mgsin30°=0.5mg;
如图(a)所示,在前两秒内,F=0.5mg,方向向下,物体受到的合力为mg,方向向下,物体向下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在第3s内,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3s末物体速度v=2g;
如图(b)所示,0~1s,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静止,在1s~2s内,物体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5g,在2s~3s内,物体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3s末物体速度v=0.5g×1+g×1=1.5g;
如图(c)所示,物体在0~1s内向下做匀加速运动a=0.5g,在1~3s内,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3s末速度v=2.5g;
如图(d)所示,物体在0~2s内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在2~3s内,向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0.5g,3s末速度v=2g-0.5g=1.5g;故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v3.故C正确;
7.C
【解析】
根据物体受力可知:物体受到拉力、摩擦力、重力和支持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为平衡力,物体所受合力为拉力和摩擦力的矢量和.当时,物块受静摩擦力,物块始终静止,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0;当时,物块受滑动摩擦力且大小不变,合力大于零,物块做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又,则有,根据图像可知,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
8.C
【解析】设物块上滑与下滑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α+μmgcosα=ma1,mgsinβ-μmgcosβ=ma2,得a1=gsinα+μgcosα,a2=gsinβ-μgcosβ,则知a1>a2;而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所以上滑段图线的斜率大于下滑段图线的斜率.上滑过程的位移大小较小,而上滑的加速度较大,由x=
at2知,上滑过程时间较短.因上滑过程中,物块做匀减速运动,下滑过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段图象都是直线.由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小于v0.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A
【解析】
由v–t图象可知,0~5 s内加速度a1="0.2" m/s2,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F1=ma1,F1="mgsin" θ–f–0.2m;5~10 s内加速度a2=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F2=ma2,F2="mgsin" θ–f;10~15 s内加速度a3="–0.2" m/s2,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f–F3=ma3,F3="mgsin" θ–f+0.2m.故可得:F3>F2>F1,选项A正确.
10.BCD
【解析】
A.图(c)可知,t1时滑块木板一起刚在从水平滑动,此时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木板刚要滑动,此时以整体为对象有
A错误;
BC.图(c)可知,t2滑块与木板刚要发生相对滑动,以整体为对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以木板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BC正确;
D.图(c)可知,0~t2这段时间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所以有相同的加速度,D正确。
故选BCD。
11.AD
【解析】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小球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弹簧弹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必定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
12.BD
【解析】
A.鱼缸向右加速运动,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A错误;
B.鱼缸在桌布上加速运动,脱离桌布后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加速运动的末速度等于减速运动的初速度,故可知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故B正确;
C.鱼缸受的摩擦力只与鱼缸的重力和摩擦因数有关,故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故C错误;
D.若猫减小拉力,若鱼缸能与桌布保持相对静止,故鱼缸能滑出桌面,故D正确。
故选BD。
13. 0.35
【解析】
(1)由mgsinθ-μmgcosθ=ma,解得:μ=……①
(2)由逐差法a= 得:SII=(76.39-31.83)×10-2m,T=0.10s,SI=(31.83-5.00)×10-2m,故a= m/s2=1.97 m/s2,代入①式,得:μ= =0.35
14. 6 7 1.00 1.20 2.00 偏大
【解析】
(1)从纸带上的数据分析得知:在点计数点6之前,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增大,是加速运动,在计数点7之后,两点之间的位移逐渐减小,是减速运动,所以物块在相邻计数点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2)根据某段的平均速度等于中时刻的速度,则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
在计数点1到6物块加速,在6到7物块开始减速,物体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
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
(3)由纸带可知,计数点7往后做减速运动,根据逐差法得
在减速阶段产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的阻力,所以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素的真实值偏大。
做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情况时,其两个推论能使我们更为方便解决问题,一、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二、在选定的某一过程中,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5.(1),;(2)20s;(3)
【解析】
(1)根据平均速度
解得刹车时间
刹车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2)小朋友过时间
等待时间
(3)根据
解得
16.(1),竖直向下;(2)1m/s;(3)40m
【解析】
(1)由图2可知0~26s内物体匀速运动,26s~34s物体减速运动,在减速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根据图2得此时FT=1975N,则有
方向竖直向下。
(2)结合图2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3)根据图像可知匀速上升的位移
匀减速上升的位移
匀加速上升的位移为总位移的,则匀速上升和减速上升的位移为总位移的,则有
所以总位移为
h=40m
17.(1)87s 8.7×102m/s (2)0.008kg/m
【解析】
(1)设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①

依题意有③
联立①②③式可得:t=87s④v=8.7×102m/s⑤
(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⑥
由所给的v-t图象可读出,可得:k=0.008kg/m⑧
连接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纽带就是加速度,所以在做这一类问题时,特别又是多过程问题时,先弄清楚每个过程中的运动性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用运动学公式解题或者根据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力
18.(1)vA1=  (2)fA=mg( ) (3)
【解析】
(1)“A鱼”在入水前作自由落体运动,有

得到:

(2)“A鱼”在水中运动时受到重力、浮力和阻力的作用,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有



由题得:
综合上述各式,得

(3)考虑到“B鱼”的运动情况、受力与“A鱼”相似,有

综合⑥⑦两式得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