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10:1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大象的耳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在语境中读准多音字,借助图片、动作,理解“耷拉”。
2.关注小动物的话,读好问句。
3.画出课文中大象的话,说清楚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拓展阅读课外文章,说明白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转变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引出问句。
(一)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二)回忆旧知,引出问句。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1.据义读准多音字“扇、似”。
借助图片和动作演示,学生说出“耷拉”就是“垂下来”的意思。
2.提问:大象耷拉着的大耳朵,引来了小动物们怎样的疑问?
二、关注问句,读出语气。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小动物们看到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分别说了什么?
(一)交流指导,读出语气。
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你看,我的耳朵是竖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1.关注疑问词,语气词,读出语气。
图片对比小兔、小鹿与大象耳朵的不同,请学生分别读小兔、小鹿的话。
举一学习,读小兔的话:
评读指导:“咦”的语气要上扬,“怎么”要略作强调,表达心中的惊讶与好奇。 小兔心中为什么惊讶与好奇呢? 预设:自己的耳朵一直是竖着的,大象的耳朵却是耷拉着的,与自己不一样,觉得很奇怪。 评读指导:“竖着”“一定”要重读,读出小兔子非常肯定的语气。
反三学习,读小羊的话:
评读指导:“怎么是”要读出强调,比“怎么”更加疑惑。
2.多人开火车朗读,读好语气。
(二)拓展对话,用上疑问词、语气词,想象说话。
小鹿、小马、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他们又会怎么说?仿照小兔、小羊的语气说一说。
预设:
小鹿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总是耷拉着,和我们不一样呢?”
小马说:“大象啊,你的耳朵竖不起来,是不是出毛病了?”
小老鼠说:“大象啊,你的耳朵出毛病了吧,怎么耷拉着?”
(三)分角色演读对话。
五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表达自己的疑惑与惊讶。
三、寻找变化,清楚表达。
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大象有了什么想法?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呢?
(一)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大象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信息:
扮角色朗读:
假如你就是大象,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这几句话。
(二)交流“变化”:
1.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生来就是这样。”表明大象怎样的心理?
预设:不在乎、一点儿也不在意、不以为然。
带着不以为然的心情读大象的这句话。
(板书:不以为然)
2.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预设:联系生活理解:自己和自己说话,小声地嘀咕。
请两名同学扮演大象不安地、自言自语地说话。
老师范读:“都”、“真的”重读,体现心中疑惑不安、不自信;“得”“竖起来”略作强调,读出大象信以为真,决定改变自己。
学生练习读、展示读,学生互评。
大象此时是怎样的心理呢?
预设:怀疑自己,不自信,决定改变自己。(板书:怀疑、改变)
3.大象决定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他是怎么做的?结果呢?
用波浪线画出关键语句。
学生汇报后,出示相关语段:
加上动作、表情读一读,感受大象的变化。
表格梳理:
看着表格,说一说大象的改变过程和后果。
预设:大象用竹竿把耳朵竖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飞进去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日子一点儿也不好过。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了下来,这下,虫子一来,大象就用扇子似的大耳朵一扇,就把虫子赶跑了,虫子再也飞不进耳朵里,大象又感到舒服了。
最后,大象还是把他的耳朵放了下来。我们扮演大象,有语气地读一读大象的话:
评读指导:“还是”要重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语速稍慢,读出坚定的语气。
(板书:做好自己)
4.借助板书,联系三次说的话,说清楚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
(1)同桌练说。
(2)三个同学展示说。学生评价是否说清楚想法改变的过程。如果说不清楚,请能力强的同学当小老师示范说,老师点评引导。
四、联系生活,理解难句。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一)结合课文理解。
预设一:你们是你们,我是我。我的耳朵耷拉着,可以保护自己免受虫子的侵害。
预设二:咱们的耳朵生来就不一样,我耷拉的耳朵作用可大了,可以赶跑虫子,可以当扇子降温。还是让我做回我自己吧。
你知道其他小动物的耳朵为什么是竖着的吗?
学生大胆猜测发言后,老师出示:
这些小动物的耳朵都有自己的作用,适合自己。
(二)借助课外阅读理解。
阅读《与众不同的麻雀》
思考:这个故事中的小麻雀跟其他麻雀有什么不一样?你读完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与众不同的麻雀
一群麻雀站在树枝上,大家七嘴八舌地对其中的一只小麻雀说:“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只有你跟我们站得方向相反?”
“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妨碍你们呀!”那只小麻雀说。
“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你真是一个不合群的家伙!”所有的麻雀都一致地谴责它。但是那只小麻雀并没有丝毫改变。
麻雀们依然迎风站立,只有那只小麻雀继续站在相反的方向。风呼呼地吹着,刮得整个树林呜呜作响。
这时,一只大花猫悄悄地来到树丛后面,可是麻雀们迎风站立,并没有察觉到大花猫的出现。当大花猫正准备一跃而起时,那只小麻雀及时看见,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麻雀们闻声立刻飞走了。是那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救了大家一命。
表格梳理:
学生交流收获。
老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盲目地改变自己。只要是对的,我们就应该坚持。
(三)联系生活,说出理解。
预设一: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小红的特长是跑步,我的特长是画画,我们都有自己的优点。
预设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不用刻意去模仿别人,做自己最快乐。
生活中,你还经历过哪些相关的事情呢?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预设:
妹妹对妈妈说:“同学穿了一条漂亮裙子,我没有。”妈妈说:“你的裙子也很漂亮呀,为什么一定要跟别人一样呢?”
六一汇演,同桌参加的合唱,而我参加的舞蹈。我们都很开心!
哥哥打篮球很厉害,我跳绳比哥哥厉害。
五、推荐阅读
课外阅读《小猪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