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下第11单元:盐 化肥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Zn B. Al2O3 C. Ba(OH)2 D. Na2CO3
2、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A.纯碱 B.白酒 C.烧碱 D.食醋
3、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过滤、溶解、蒸发 B.溶解、蒸发、过滤
C.蒸发、溶解、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
4、实验测得人体内或排出的一些液体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 (6.6~7.1) B.胃液 (0.9~1.5)
C.汗液 (6.6~7.6) D.血浆 (7.35~7.45)
5、物质的提纯是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除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③
B.④操作中待溶剂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C.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D.所得精盐潮湿会使产率偏低
6、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7、对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的
C.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无色溶液,立即产生气泡——说明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产率偏低——可能是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
8、小明发现盆栽月季叶色发黄,经判断应施用氮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Ca3(PO4)2 D.KH2PO4
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跟盐酸 B. 硝酸钠溶液跟氯化钾溶液
C. 氯化钡溶液跟稀硫酸 D. 硝酸银溶液跟氯化钠溶液
10、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11、曹旭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Cu+2AgNO3=Cu(NO3)2+2Ag
C.CuCl2Cu+Cl2↑ D.2NaOH+H2SO4=Na2SO4+2H2O
13、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K2SO4和CuCl2 B. NaOH和CuSO4
C. HCl和Ba(OH)2 D. BaCO3和HCl
14、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到下了一下,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二、填空题。
15、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E的固体俗称干冰。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复合肥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肥效的角度看,共有种有效元素 。
(2)该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尿素[CO(NH2)2],则尿素中碳、氧、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
(3)一袋该化肥至少含P2O5 kg。
(4)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写一种)。
17、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
1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19、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物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有A、B两种溶液,A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A、B两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是A (填“大于”或“小于”)B。
三、实验题。
21、物质提纯是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此实验只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
B.称量粗盐是为了计算产率和计算量取水的体积
C.操作F时若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则会影响过滤速度
D.蒸发结晶时,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② 操作C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③ 操作F的错误是________,本操作完成后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但滤纸未破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
④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字母)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⑤ 操作D中,当观察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四、计算类综合题。
22、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 洗涤后溶液的pH
① 30 g pH<7
② 40 g pH=7
③ 50 g pH>7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的数据。
(2)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100 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2022学年化学人教版九下第11单元:盐 化肥习题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Zn B. Al2O3 C. Ba(OH)2 D. Na2CO3
【答案】A
2、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A.纯碱 B.白酒 C.烧碱 D.食醋
【答案】A
3、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过滤、溶解、蒸发 B.溶解、蒸发、过滤
C.蒸发、溶解、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
【答案】D
4、实验测得人体内或排出的一些液体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 (6.6~7.1) B.胃液 (0.9~1.5)
C.汗液 (6.6~7.6) D.血浆 (7.35~7.45)
【答案】B
5、物质的提纯是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某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去除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③
B.④操作中待溶剂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C.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D.所得精盐潮湿会使产率偏低
【答案】C
6、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
B.不能将氯化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D.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答案】B。
7、对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的
C.向黑色粉末中加入某无色溶液,立即产生气泡——说明黑色粉末一定是铁粉
D.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产率偏低——可能是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
【答案】D
8、小明发现盆栽月季叶色发黄,经判断应施用氮肥。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K2SO4 B.CO(NH2)2 C.Ca3(PO4)2 D.KH2PO4
【答案】B
9、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钙跟盐酸 B. 硝酸钠溶液跟氯化钾溶液
C. 氯化钡溶液跟稀硫酸 D. 硝酸银溶液跟氯化钠溶液
【答案】B
10、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答案】C。
11、曹旭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答案】D
12、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Mg+O22MgO B.Cu+2AgNO3=Cu(NO3)2+2Ag
C.CuCl2Cu+Cl2↑ D.2NaOH+H2SO4=Na2SO4+2H2O
【答案】D
13、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K2SO4和CuCl2 B. NaOH和CuSO4
C. HCl和Ba(OH)2 D. BaCO3和HCl
【答案】A
14、小美发现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到下了一下,你认为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 )
A.CO(NH2)2 B.KCl C.Ca3(PO4)2 D.KNO3
【答案】D。
二、填空题。
15、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D是黑色固体,且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有红色物质生成,E的固体俗称干冰。①、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图中“——”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O CO2
(2)Na2CO3+2HCl===2NaCl+CO2↑+H2O 2CuO+C2Cu+CO2↑
16、某复合肥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肥效的角度看,共有种有效元素 。
(2)该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尿素[CO(NH2)2],则尿素中碳、氧、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
(3)一袋该化肥至少含P2O5 kg。
(4)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写一种)。
【答案】(1)3; (2)1:1:2:4;
(3)2.5; (4)易潮解;受热易分解。
17、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______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得出水是由__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
【答案】 (1)过滤 (2)肥皂水;煮沸(或蒸馏)
(3)氧气(或O2);氢气(或H2);氢、氧(或H、O)
(4)淘米水浇花(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
18、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B ,F 。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8种物质没有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
【答案】(1)HCl CuSO4 (2)
(3) 置换反应 (4)单质
19、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从C→D的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生成,E为白色沉淀。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物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________、G________。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Cl AgNO3 (2)NaCl+AgNO3===NaNO3+AgCl↓
(3)CuCl2+Fe===Cu+FeCl2
20、实验室有A、B两种溶液,A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A、B两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是A (填“大于”或“小于”)B。
【答案】小于
三、实验题。
21、物质提纯是生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此实验只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
B.称量粗盐是为了计算产率和计算量取水的体积
C.操作F时若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则会影响过滤速度
D.蒸发结晶时,蒸发皿应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② 操作C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③ 操作F的错误是________,本操作完成后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但滤纸未破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一条)
④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字母)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⑤ 操作D中,当观察到________时,停止加热。
【答案】D;加快溶解速度;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待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滤纸高于漏斗边缘;(合理即可)
;AEBCFD;出现较多(大量)固体
四、计算类综合题。
22、某石油化工厂化验室的实验员用15%的NaOH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 洗涤后溶液的pH
① 30 g pH<7
② 40 g pH=7
③ 50 g pH>7
(1)欲计算出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所含H2SO4的质量,应该选择实验序号 的数据。
(2)若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为100 g,请计算该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②
(2)解:设该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 + H2SO4Na2SO4+2H2O
80 98
40 g×15% x
=
x=7.35 g
该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35%。
答:该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