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 )
A.钟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洛阳的云冈石窟
3.“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交融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4.(2018七下·潮阳期末)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 梦溪笔谈》
5.(2018·潍坊)观察下图,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 )
A.源于东夷文化,吸纳吴越文化 B.立足海洋文明,借鉴西域文化
C.扎根游牧文明,吸收农耕文化 D.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
6.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
7.如果你要研究明朝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巨著,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8.(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 )
A.顾恺之 B.司马迁 C.祖冲之 D.王羲之
9.(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
A.王羲之 B.苏轼 C.颜真卿 D.张旭
10.(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 )
A. B.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乱世风云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阻滞和破坏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新的发展因素。此时期科技文化承上启下,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
【艺术放光彩】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2)材料一中的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二中的两幅作品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两幅作品的作者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
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在我国科技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领略其风采。
(1)请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的艺术品名称。
(2)图三和图四中的两座石窟分别处于哪两个省份?体现了哪一宗教特色?
(3)请列举这一时期数学、农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各一。
1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
(1)图一是什么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图二这幅画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代表作除图二外还有什么?
(3)图三反映的艺术成就与哪一宗教有关?请说出此石窟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4)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艺术成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他独创楷书书法”和“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把钟繇与王羲之区别开,不要混淆。
2.【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有许多卓越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计算出了圆周率;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的是选项ABC;而选项D洛阳的云冈石窟,不符合史实;因为云冈石窟在大同,洛阳是龙门石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分清大同的是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
3.【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黄河流域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民族交融的趋势得到大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不通过的关键是题干信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4.【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产地、种类、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农政全书》涉及的是农学理论技术,是一部集我国古代传统农学之大的著作;选项C《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选项D《梦溪笔谈》是一本笔记体学术著作,广泛地记载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著名的科学著作,难度不大,注意识记科学著作。
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贾思勰是山东人,山东是分封制下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而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由于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故D符合题意;吴越文化是南方文化,与贾思勰的生活地点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海洋文明是西方文明,故B不符合题意;贾思勰是山东人,文化根基不是游牧文明。故C不符合题意。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著作,需要学生了解农业著作的历史,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6.【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注意识记宋应星的重要著作《天工开物》。本题难度不大。
7.【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然后从“国计民生”判断,D排除,因为《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的农学著作,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著作。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政全书》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
8.【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晋人王羲之,其书法作品有“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他本人也被称为“书圣”。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建议熟练掌握文字的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9.【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有“书圣”之称,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项符合题意;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B项不合题意。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C项不合题意;
唐代书法家张旭是草书大家,被称为“画圣”,D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0.【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等,选项C符合题意;
而选项A是记录孔子的言论;
选项B是甲骨文;
选项D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著作,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本题难度不大。
11.【答案】(1)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2)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兰亭集序》和《女史箴图》。相似之处: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的个性特点,后来终成大器。
(4)多姿多彩、辉煌璀璨。感想:我国古代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为了纪念祖冲之所取得成就,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是北朝北魏和东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书法特点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黄庭经》等。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绘画家。其绘画特点主张“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山水画)、《女史箴图》(人物画)。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答案是《兰亭集序》和《洛神赋图》。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王羲之和顾恺之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的个性特点,后来终成大器。
⑷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王羲之)、绘画(顾恺之)、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魏普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艺术的一个大发展时期,艺术家们打破禁锢,充分发挥自我探索精神,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发展之路,使得呈现出特有的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1)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2)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兰亭集序》和《女史箴图》。相似之处: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的个性特点,后来终成大器。(4)多姿多彩、辉煌璀璨。感想:我国古代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1)图一:《兰亭集序》;图二:《女史箴图》。
(2)山西、河南;佛教。
(3)数学: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农学:《齐民要术》;天文学:《大明历》。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一“永和九年”和图二“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图二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⑵根据图三和图四中的两座石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和图四中的两座石窟分别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体现了佛教造型的艺术特色。
⑶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各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数学: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农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天文学: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3.【答案】(1)《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
(2)《女史箴图》;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
(3)佛教;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4)图一是书法艺术,图二是绘画艺术,图三是雕塑艺术。启示:我国古代具有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我们要为此而骄傲,并发扬光大。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王羲之的著名作品《兰亭集序》,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⑵根据图二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还有《洛神赋图》。
⑶根据图三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它反映的艺术成就与佛教有关;龙门石窟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书法艺术,图二反映的是绘画艺术,图三反映的是雕塑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代表了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我们要为此而骄傲,并发扬光大。
故答案为:(1)《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2)《女史箴图》;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3)佛教;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4)图一是书法艺术,图二是绘画艺术,图三是雕塑艺术。启示:我国古代具有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我们要为此而骄傲,并发扬光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 / 1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他生活在曹魏时期,他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这位著名的书法家是( )
A.钟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他独创楷书书法”和“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是楷书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把钟繇与王羲之区别开,不要混淆。
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其中错误的是( )
A.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B.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洛阳的云冈石窟
【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有许多卓越的贡献,其中之一就是计算出了圆周率;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所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和艺术的相关的是选项ABC;而选项D洛阳的云冈石窟,不符合史实;因为云冈石窟在大同,洛阳是龙门石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分清大同的是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
3.“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
A.北方民族大交融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黄河流域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民族交融的趋势得到大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不通过的关键是题干信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
4.(2018七下·潮阳期末)被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 )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 梦溪笔谈》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产地、种类、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提供了大量确切数据,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农政全书》涉及的是农学理论技术,是一部集我国古代传统农学之大的著作;选项C《本草纲目》是一部药物学著作;选项D《梦溪笔谈》是一本笔记体学术著作,广泛地记载了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就;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著名的科学著作,难度不大,注意识记科学著作。
5.(2018·潍坊)观察下图,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 )
A.源于东夷文化,吸纳吴越文化 B.立足海洋文明,借鉴西域文化
C.扎根游牧文明,吸收农耕文化 D.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医学成就;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贾思勰是山东人,山东是分封制下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因而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这是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由于它诞生于潍坊大地上有其文化传统根基。这一根基承继齐国文化,融合儒家文化。故D符合题意;吴越文化是南方文化,与贾思勰的生活地点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海洋文明是西方文明,故B不符合题意;贾思勰是山东人,文化根基不是游牧文明。故C不符合题意。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著作,需要学生了解农业著作的历史,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6.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了一部《天工开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注意识记宋应星的重要著作《天工开物》。本题难度不大。
7.如果你要研究明朝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巨著,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然后从“国计民生”判断,D排除,因为《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著作。《农政全书》是徐光启的农学著作,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著作。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农政全书》的相关史实。本题难度不大。
8.(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周杰伦创作的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哪位书法家( )
A.顾恺之 B.司马迁 C.祖冲之 D.王羲之
【答案】D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东晋人王羲之,其书法作品有“飘如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他本人也被称为“书圣”。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建议熟练掌握文字的发展历程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9.(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
A.王羲之 B.苏轼 C.颜真卿 D.张旭
【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有“书圣”之称,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项符合题意;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B项不合题意。
颜真卿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C项不合题意;
唐代书法家张旭是草书大家,被称为“画圣”,D项不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10.(2018七下·太平开学考)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科学著作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等,选项C符合题意;
而选项A是记录孔子的言论;
选项B是甲骨文;
选项D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著作,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和艺术成就。本题难度不大。
二、材料分析题
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乱世风云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阻滞和破坏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许多新的发展因素。此时期科技文化承上启下,在我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
【艺术放光彩】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2)材料一中的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材料二中的两幅作品的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两幅作品的作者的性格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4)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
【答案】(1)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
(2)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兰亭集序》和《女史箴图》。相似之处: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的个性特点,后来终成大器。
(4)多姿多彩、辉煌璀璨。感想:我国古代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为了纪念祖冲之所取得成就,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环形山。
⑵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贾思勰是北朝北魏和东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其书法特点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黄庭经》等。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绘画家。其绘画特点主张“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山水画)、《女史箴图》(人物画)。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答案是《兰亭集序》和《洛神赋图》。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王羲之和顾恺之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的个性特点,后来终成大器。
⑷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书法(王羲之)、绘画(顾恺之)、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魏普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艺术的一个大发展时期,艺术家们打破禁锢,充分发挥自我探索精神,开始了独立的艺术发展之路,使得呈现出特有的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1)为了纪念祖冲之取得的科技成就,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2)农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兰亭集序》和《女史箴图》。相似之处:他们从小就对书画艺术执着追求,都有孜孜不倦、大智若愚的个性特点,后来终成大器。(4)多姿多彩、辉煌璀璨。感想:我国古代的艺术多姿多彩,辉煌璀璨,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在我国科技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领略其风采。
(1)请分别写出图一和图二的艺术品名称。
(2)图三和图四中的两座石窟分别处于哪两个省份?体现了哪一宗教特色?
(3)请列举这一时期数学、农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各一。
【答案】(1)图一:《兰亭集序》;图二:《女史箴图》。
(2)山西、河南;佛教。
(3)数学: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农学:《齐民要术》;天文学:《大明历》。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一“永和九年”和图二“画面形象地揭示了箴文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图二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⑵根据图三和图四中的两座石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和图四中的两座石窟分别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体现了佛教造型的艺术特色。
⑶列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各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数学:祖冲之将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农学: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天文学: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1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
(1)图一是什么作品?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图二这幅画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的代表作除图二外还有什么?
(3)图三反映的艺术成就与哪一宗教有关?请说出此石窟的名称和所在地点。
(4)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艺术成就?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
(2)《女史箴图》;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
(3)佛教;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4)图一是书法艺术,图二是绘画艺术,图三是雕塑艺术。启示:我国古代具有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我们要为此而骄傲,并发扬光大。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⑴根据图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王羲之的著名作品《兰亭集序》,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⑵根据图二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作品还有《洛神赋图》。
⑶根据图三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三是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它反映的艺术成就与佛教有关;龙门石窟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书法艺术,图二反映的是绘画艺术,图三反映的是雕塑艺术。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瑰宝,代表了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我们要为此而骄傲,并发扬光大。
故答案为:(1)《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2)《女史箴图》;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3)佛教;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4)图一是书法艺术,图二是绘画艺术,图三是雕塑艺术。启示:我国古代具有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我们要为此而骄傲,并发扬光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有关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