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淮安)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由此判断《西北文化日报》是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就是西安事变,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事变,选项C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选项D是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的谈判,因此选项ACD不符合材料内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找出关键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图片中的“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由此判断是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2.(2018八上·金堂期末)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
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伪满洲国建立
C.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D.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经过精心策划,在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炸掉了南满铁路的一小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不抵抗,东北三省很快沦为日本的殖民地。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学生还要掌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采取的政策。
3.(2018·邵阳)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亊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亊变
【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45年抗日战争设立结束。故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故A符合题意;华北事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属于“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故B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是中国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七七事变是“八年抗战”的开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中国十四年抗战”,据所学知,抗日战争结束是在1945年,所以应是开始于1931的九一八事变。
4.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一二 九运动的爆发 B.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C.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5.(2018八下·东莞开学考)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得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给的时间“1936年”及图片中的“张杨……”等信息可知是张杨发动的西安事变。
A项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是在1931年,不符合题意。
B项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符合题文内容,符合题意。
D项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是在1937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此题为图文材料选择题,通过观察图片所给信息考查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6.(2018八下·苏州开学考)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B项《九国公约》的签署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不符合题意。
C项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始“复东北”的壮举,符合题意。
D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7.(2017八上·顺德月考)“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 )
A.愿以妇女的身份参加抗日战争
B.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希望政府批准她招募女兵抗日
D.表现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史实的识记。依据题中依据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可见表达了她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一子目九一八事变中的内容:“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东北边防军司令张学良把部队撤到山海关内。日军一天之内就占领东北地区大小城市20多座。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敌手。”可知,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主要是为了羞辱蒋介石对日军的进攻不闻不问,导致东三省陷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8.(2018八上·彝良期末)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日本全面侵华 B.国共分裂对峙
C.美日争夺激烈 D.抗日高潮出现
【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9.(2018八上·江海期末)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我们的教科书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密切( )
A.卢沟桥抗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台儿庄大捷
【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14年之久。
A项卢沟桥抗战发生在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8年,不符合题意。
B项西安事变国民党爱国官兵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而发动的兵谏,不符合题意。
C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14年,符合题意。
D项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10.(2018八上·金堂期末)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一二 九运动 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意义。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西安事变的时间、有关人物。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八上·吴中期末)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请回答:
(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1)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⑴此消息报导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
⑵西安事变的策划者是张学良、杨虎城,目的是为了逼蒋抗日;
⑶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原因、有关人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 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答案】(1)九一八事变;蒋变石;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周恩来;和平解决。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三省,引发中国的局部抗战,即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一百多万千米的河山在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沦陷了。
(2)本题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本题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蒋变石;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周恩来;和平解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答案】(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乡之情。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2)密电发出不久日本挑起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3)由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撤入关内,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东北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
(4)材料二是东三省沦陷后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思乡情感。要求收复失地的愿望。
故答案为:(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乡之情。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通过歌谣、密电等情境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记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蒋介石采取的政策和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淮安)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2.(2018八上·金堂期末)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
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伪满洲国建立
C.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D.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
3.(2018·邵阳)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亊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亊变
4.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一二 九运动的爆发 B.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C.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2018八下·东莞开学考)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得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6.(2018八下·苏州开学考)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7.(2017八上·顺德月考)“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 )
A.愿以妇女的身份参加抗日战争
B.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希望政府批准她招募女兵抗日
D.表现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8.(2018八上·彝良期末)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日本全面侵华 B.国共分裂对峙
C.美日争夺激烈 D.抗日高潮出现
9.(2018八上·江海期末)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我们的教科书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密切( )
A.卢沟桥抗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台儿庄大捷
10.(2018八上·金堂期末)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一二 九运动 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八上·吴中期末)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请回答:
(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 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由此判断《西北文化日报》是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这就是西安事变,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事变,选项C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选项D是抗战胜利后国共进行的谈判,因此选项ACD不符合材料内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找出关键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图片中的“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由此判断是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2.【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经过精心策划,在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炸掉了南满铁路的一小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不抵抗,东北三省很快沦为日本的殖民地。A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学生还要掌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采取的政策。
3.【答案】A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1945年抗日战争设立结束。故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故A符合题意;华北事变发生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不属于“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故B不符合题意;西安事变是中国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七七事变是“八年抗战”的开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中国十四年抗战”,据所学知,抗日战争结束是在1945年,所以应是开始于1931的九一八事变。
4.【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促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5.【答案】C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给的时间“1936年”及图片中的“张杨……”等信息可知是张杨发动的西安事变。
A项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是在1931年,不符合题意。
B项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符合题文内容,符合题意。
D项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是在1937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此题为图文材料选择题,通过观察图片所给信息考查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6.【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A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符合题意。
B项《九国公约》的签署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不符合题意。
C项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开始“复东北”的壮举,符合题意。
D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7.【答案】B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史实的识记。依据题中依据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可见表达了她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第一子目九一八事变中的内容:“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命令东北边防军司令张学良把部队撤到山海关内。日军一天之内就占领东北地区大小城市20多座。不到半年时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敌手。”可知,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主要是为了羞辱蒋介石对日军的进攻不闻不问,导致东三省陷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题干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B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而不是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C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14年之久。
A项卢沟桥抗战发生在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8年,不符合题意。
B项西安事变国民党爱国官兵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蒋抗日而发动的兵谏,不符合题意。
C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14年,符合题意。
D项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10.【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意义。本题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西安事变的时间、有关人物。
11.【答案】(1)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⑴此消息报导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
⑵西安事变的策划者是张学良、杨虎城,目的是为了逼蒋抗日;
⑶西安事变最终得到和平解决,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原因、有关人物、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意义。
12.【答案】(1)九一八事变;蒋变石;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周恩来;和平解决。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九一八事变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东三省,引发中国的局部抗战,即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一百多万千米的河山在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沦陷了。
(2)本题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3)本题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准确识记。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到西安谈判,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故答案为:(1)九一八事变;蒋变石;不抵抗政策。
(2)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周恩来;和平解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13.【答案】(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乡之情。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解析】【分析】(1)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带来沉重打击,为摆脱经济危机,日本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2)密电发出不久日本挑起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3)由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撤入关内,不到半年东三省沦陷,东北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
(4)材料二是东三省沦陷后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思乡情感。要求收复失地的愿望。
故答案为:(1)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2)密电发出后不久,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3)“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东北3000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4)东北沦亡后,东北人民离乡背井,到处流浪。材料2是那时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的部分歌词,它唱出了东北人民的思乡之情。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本题通过歌谣、密电等情境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记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蒋介石采取的政策和影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