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单元第41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年7月30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任期延长至2019年5月31日。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解决贸易争端 D.打击恐怖主义
【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A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职责。
2.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关于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一个主权国家
B.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是一个永久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
D.联合国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
【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联合国是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建立的。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A项联合国是一个主权国家说法错误,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符合题意;
B项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项联合国是一个永久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说法错误,世贸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全球性的国际贸易组织,不符合题意;
D项联合国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说法错误,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3.图是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图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苏联
【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成立初期,与其说是世界性组织,还不如说是迎合美国侵略者需要的美洲人组织。因此,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美国。
A项美国喻指图中拉手风琴的“人”,符合题意;
B项英国没有操纵联合国,不是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
C项日本没有操纵联合国,不是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
D项苏联漫画不会把自己比喻为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联合国成立初期的世界形势,认识到在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是联合国的操纵者。美国利用联合国,达到自己的目的。
4.(2018·达州)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够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
①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引发了重大的环境污染和饥荒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的局面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很不均衡,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观察图1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在向前进发的同时,也有阻力(磁铁),说明全球化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主导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即强国主导,受益不均,图2和图3反映了这一特点。由此可知,②是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①在漫画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三幅漫画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③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②③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需要学生熟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5.(2018·淄博)2013年,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上世纪末的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这反映当今世界呈现( )
A.经济全球化特征 B.社会信息化特征
C.区域集团化特征 D.文化多样化特征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2013年,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上世纪末的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概念。
6.(2018·潍坊)下图为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它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B.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
C.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 D.平衡中隐藏巨大危机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从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平衡不稳定,说明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平衡中隐藏着巨大危机。当今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和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在漫画中不能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需要学生全面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趋势。
7.(2018·赤峰)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下图空白方框内应填( )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世贸组织 D.联合国
【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四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可知,空白方框内应填全球化。故A符合题意;
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故B不符合题意;
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片中“跨国公司”,由此得出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8.(2018·盐城)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 )
A. 北约 B. 华约
C. 世贸组织 D. 联合国
【答案】C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故C符合题意;
北约和华约是政治、军事集团,故AB不符合题意;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9.(2018·泰州)“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所以,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0.(2018·南通)“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经济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贸组织的成立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协调了各成员间的贸易政策,共同管理全球贸易。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A项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BC项都是当今的区域性经济组织。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解题的的关键在于“它与联合国协调当今经济和政治”,从而得知是一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答案不言而喻。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绵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我国的国策,阅读下列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以平息。因此,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材料二: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学习中国的先进经济文化。19世纪60年代,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改革。
树料三:中国倡议“一带一路”以来,中四和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层次合作机制,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快速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正逐步惠及全世界。这一政策促成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四: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情况统计表
——摘编自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2018年5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点。你认为哪个国家的改革更成功,说明其理由。
(2)根据料三,四,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用两个料中的信息或教材中的史实加以论证,
【答案】(1)相同点:背景: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作用:都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新式学堂。日本成功了,日本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题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论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点有,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都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新式学堂。日本成功了,日本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三“中国倡议‘一带一路’以来,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快速增长,这一政策促成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材料四“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情况统计表”可以自拟题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论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故答案为:(1)相同点:背景: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作用:都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新式学堂。日本成功了,日本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题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论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中日改革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一道综合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待,进行具体的分析。
12.(2018·荆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0—199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3120亿美元增加到3187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达到54148亿美元;2000年,垒球有跨国公司6.3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控制着40%的世界生产、60t70的世界贸易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
材料二: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50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妁》,这出会议使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的主题谈谈你的历史启示。
【答案】(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2)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1970-199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3120亿美元增加到3187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达到54148亿美元”可以归纳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根据“2000年,垒球有跨国公司6.3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归纳出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起来。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3.(2018·泰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一带一路”(英文: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材料五: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谋,也为世界谋,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汇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说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概括指出我国应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依据材料指出中国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了什么新理念?
【答案】(1)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
(2)欧元。原因: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或欧洲一体化的加深)。
(3)目的: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措施: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坚持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等。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知识点】“一带一路”;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战后的欧洲的联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从中可知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新航路的开辟;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2)依据材料三“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可知“共同货币”指的是欧元。结合课本所学,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据“……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可知,欧盟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上联合,保持一致性。
(3)依据材料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可知,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依据材料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得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4)依据材料五“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得出:中国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的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 / 1岳麓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单元第41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年7月30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任期延长至2019年5月31日。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是( )
A.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B.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C.解决贸易争端 D.打击恐怖主义
2.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关于联合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一个主权国家
B.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
C.联合国是一个永久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
D.联合国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
3.图是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图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苏联
4.(2018·达州)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够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
①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引发了重大的环境污染和饥荒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的局面
③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④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中的利益分配很不均衡,发展中国家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5.(2018·淄博)2013年,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上世纪末的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这反映当今世界呈现( )
A.经济全球化特征 B.社会信息化特征
C.区域集团化特征 D.文化多样化特征
6.(2018·潍坊)下图为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它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B.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
C.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 D.平衡中隐藏巨大危机
7.(2018·赤峰)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下图空白方框内应填( )
A.全球化 B.多极化 C.世贸组织 D.联合国
8.(2018·盐城)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 )
A. 北约 B. 华约
C. 世贸组织 D. 联合国
9.(2018·泰州)“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主权
B.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0.(2018·南通)“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这里的“它”是指(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绵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我国的国策,阅读下列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以平息。因此,他们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材料二: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学习中国的先进经济文化。19世纪60年代,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改革。
树料三:中国倡议“一带一路”以来,中四和沿线国家建立了多层次合作机制,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快速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正逐步惠及全世界。这一政策促成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材料四: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情况统计表
——摘编自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2018年5月22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点。你认为哪个国家的改革更成功,说明其理由。
(2)根据料三,四,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用两个料中的信息或教材中的史实加以论证,
12.(2018·荆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0—199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3120亿美元增加到3187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达到54148亿美元;2000年,垒球有跨国公司6.3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控制着40%的世界生产、60t70的世界贸易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
材料二: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50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妁》,这出会议使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的主题谈谈你的历史启示。
13.(2018·泰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资交流外,带给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占领,可以说是一部大侵略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时期,造成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资本主义各国争先恐后地争夺殖民地,划分势力范围,以便为本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20世纪初世界差不多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材料三: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就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在经历了延续几个世纪的战争岁月以后,欧洲大陆已经到达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材料四:“一带一路”(英文:TheBeltand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材料五: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中国谋,也为世界谋,奏响合作共赢的时代强音,汇聚起和平发展的磅礴力量!
(1)材料一,二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根据材料说明“很难想象几个主要国家之间再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说出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是什么?概括指出我国应如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4)依据材料指出中国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了什么新理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A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是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职责。
2.【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联合国是在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建立的。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
A项联合国是一个主权国家说法错误,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不符合题意;
B项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项联合国是一个永久性、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说法错误,世贸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全球性的国际贸易组织,不符合题意;
D项联合国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说法错误,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3.【答案】A
【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成立初期,与其说是世界性组织,还不如说是迎合美国侵略者需要的美洲人组织。因此,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美国。
A项美国喻指图中拉手风琴的“人”,符合题意;
B项英国没有操纵联合国,不是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
C项日本没有操纵联合国,不是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
D项苏联漫画不会把自己比喻为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联合国成立初期的世界形势,认识到在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是联合国的操纵者。美国利用联合国,达到自己的目的。
4.【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观察图1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在向前进发的同时,也有阻力(磁铁),说明全球化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占主导优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即强国主导,受益不均,图2和图3反映了这一特点。由此可知,②是漫画中可以获取的信息,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①在漫画中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三幅漫画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③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②③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需要学生熟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5.【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2013年,中国同周边国家贸易额由上世纪末的1000多亿美元增至13万亿美元,已成为众多周边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重要投资来源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合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概念。
6.【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从漫画《平衡的世界经济》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平衡不稳定,说明经济全球化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平衡中隐藏着巨大危机。当今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中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故D符合题意;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跨国公司发展和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在漫画中不能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内容,需要学生全面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趋势。
7.【答案】A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四个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可知,空白方框内应填全球化。故A符合题意;
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故B不符合题意;
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故C不符合题意;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片中“跨国公司”,由此得出正确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C
【知识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联合国与“安理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由此可见,能突出体现并推进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故C符合题意;
北约和华约是政治、军事集团,故AB不符合题意;
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9.【答案】B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所以,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0.【答案】D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经济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贸组织的成立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协调了各成员间的贸易政策,共同管理全球贸易。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A项是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BC项都是当今的区域性经济组织。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解题的的关键在于“它与联合国协调当今经济和政治”,从而得知是一个国际性的经济组织,答案不言而喻。
11.【答案】(1)相同点:背景: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作用:都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新式学堂。日本成功了,日本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题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论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点有,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改革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都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新式学堂。日本成功了,日本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根据材料三“中国倡议‘一带一路’以来,跨国跨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快速增长,这一政策促成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材料四“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情况统计表”可以自拟题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论证: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故答案为:(1)相同点:背景: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巩固统治。作用:都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新式学堂。日本成功了,日本通过改革,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题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论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采取的重大举措,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价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中日改革的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一道综合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用全局的眼光来看待,进行具体的分析。
12.【答案】(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2)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
【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1970-199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3120亿美元增加到3187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达到54148亿美元”可以归纳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根据“2000年,垒球有跨国公司6.3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归纳出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起来。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3.【答案】(1)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
(2)欧元。原因:欧洲政治经济的联合(或欧洲一体化的加深)。
(3)目的: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措施: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坚持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等。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知识点】“一带一路”;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战后的欧洲的联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先后扩展到法、德、美等许多国家。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许多殖民地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之成为经济附庸,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从中可知推动这一趋势发展的因素有:新航路的开辟;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2)依据材料三“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可知“共同货币”指的是欧元。结合课本所学,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据“……发展成欧洲联盟……自愿采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可知,欧盟各成员国在政治经济上联合,保持一致性。
(3)依据材料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可知,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依据材料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得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4)依据材料五“这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持久繁荣的宏伟愿景……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中国智慧日益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得出:中国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的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