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18 10:52:0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昆明)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小卡片,有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可建议学生总结所有的意义来集中记忆,比较简单。
2.(2018七下·周口期末)秦岭—淮河以北的人们喜食面食,秦岭﹣淮河以南的人们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答案】B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显著,南方地区降水多,热量充足,主要种植水稻,所以当地居民喜食米饭;北方降水较少,主要种植小麦,因此当地居民喜食面食,南方,因此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如南方降水多,屋顶坡度较陡;北方降水少,屋顶坡度比较缓等等。
3.(2018八下·容县期末)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B.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域内部仍然存在差异,而且差异很大
C.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差异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答案】C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域内部仍然存在差异,而且差异很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觉到区域的差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故选C。
【点评】地理区域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区域、经划分 中国的地理差济区域、行政区域等,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地区 工业区。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认识省级区域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
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我国(  )
A.8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有: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属于重点考点,难度也不大,学生易于解答。
5.(2018·滨州模拟)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不吻合的一个是(  )
A.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它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6.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区域,原因是(  )
A.④ 海拨高,气温低
B.③ 纬度高,气温低
C.② 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气温低
D.①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低
【答案】A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青藏地区。其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④是青藏地区,原因是该地区海拨高,气温低。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轮廓判断出地理区域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18八下·无锡期中)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地形地势因素
C.气候因素 D.夏季风的影响
【答案】B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划分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也属于重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8.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南很少生产冬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基本不种植棉花
C.秦岭—淮河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D.秦岭—淮河是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我国小麦有三大产区,即北方冬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春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故A错误。
我国有五大商品棉基地:即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因而,秦岭和淮河以南也种植棉花。故B错误。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C正确。
秦岭和淮河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种植小麦;秦岭和淮河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也种植水稻;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9.(2017·钦州港模拟)我国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木有(  )
A.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 B.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
C.槐树、桃树、榆树、樟树 D.桉树、纺锤树、柚木、乌木
【答案】A
【考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降水丰富,土壤以酸性土壤为主,主要的经济林木有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木,因南方地区属于酸性土壤,适合生长的林木与北方地区有所不同, 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 在北方生长较多。
10.(2021八下·交城期中)导致我国南北耕地类型不同的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答案】B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降水较南方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降水较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评】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11.(2018八下·农安月考)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南方多为水田,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C.北方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
D.南方以种植水稻、大豆为主
【答案】A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叙述,北方农田多为旱地,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南方地区农田多为水田,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
故答案为:A。
【点评】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12.(2018八下·东台月考)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干湿区的分界线?(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D.湿润区与干旱区
【答案】C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分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学生可采取对比记忆分方法牢记秦岭淮河都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13.(2018八下·东台月考)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与以北地区河流流量、植被都不同,表现在(  )
A.以北河流流量大,以南河流流量小
B.以北河流流量小,以南河流流量大
C.以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以南以温带落叶林为主
【答案】B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与以北地区河流流量、植被都不同,表现在以北河流流量小,以南河流流量大,以北是落叶阔叶林,以南是常绿阔叶林。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的是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二、填空题
14.(2018八下·金堂月考)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答案】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以南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在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四川盆地;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云贵高原。
故答案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重要考点,也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必备基础知识点,要求学生结合地图牢记并熟练运用答题。
15.(2018八下·普宁月考)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   等温线和   年等降水量线重合,还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的界线
【答案】0;800mm;温带落叶阔叶林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答案为:0;800mm;温带落叶阔叶林。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6.(2017八下·新野期中)读下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
(1)A区域的1月气温在   。
(2)B区域叫   地区。
(3)C区域叫   ,夏天平均气温最低。
(4)D区域农业耕作制度为   。
(5)E线大至与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答案】(1)0℃以下
(2)西北
(3)青藏地区
(4)一年二熟到三熟
(5)400mm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整体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2)读图可知B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干旱时这里的主要自然特征。(3)读图可知C区域位于青藏地区,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4)读图可知D区域位于南方地区,农作物数值是一年两熟或三熟,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5)E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昆明)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小卡片,有误的是(  )
A. B.
C. D.
2.(2018七下·周口期末)秦岭—淮河以北的人们喜食面食,秦岭﹣淮河以南的人们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3.(2018八下·容县期末)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B.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域内部仍然存在差异,而且差异很大
C.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差异
D.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4.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我国(  )
A.8月0℃等温线 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中温带和寒温带的分界线
5.(2018·滨州模拟)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长青。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界线不吻合的一个是(  )
A.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6.读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区域,原因是(  )
A.④ 海拨高,气温低
B.③ 纬度高,气温低
C.② 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气温低
D.①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温低
7.(2018八下·无锡期中)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热量条件 B.地形地势因素
C.气候因素 D.夏季风的影响
8.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南很少生产冬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基本不种植棉花
C.秦岭—淮河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D.秦岭—淮河是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9.(2017·钦州港模拟)我国长江以南广大丘陵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木有(  )
A.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 B.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
C.槐树、桃树、榆树、樟树 D.桉树、纺锤树、柚木、乌木
10.(2021八下·交城期中)导致我国南北耕地类型不同的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11.(2018八下·农安月考)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南方多为水田,一年一熟或一年两熟
C.北方以种植小麦、油菜为主
D.南方以种植水稻、大豆为主
12.(2018八下·东台月考)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干湿区的分界线?(  )
A.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B.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D.湿润区与干旱区
13.(2018八下·东台月考)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与以北地区河流流量、植被都不同,表现在(  )
A.以北河流流量大,以南河流流量小
B.以北河流流量小,以南河流流量大
C.以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以南以温带落叶林为主
二、填空题
14.(2018八下·金堂月考)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15.(2018八下·普宁月考)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   等温线和   年等降水量线重合,还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的界线
16.(2017八下·新野期中)读下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
(1)A区域的1月气温在   。
(2)B区域叫   地区。
(3)C区域叫   ,夏天平均气温最低。
(4)D区域农业耕作制度为   。
(5)E线大至与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北回归线。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可建议学生总结所有的意义来集中记忆,比较简单。
2.【答案】B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显著,南方地区降水多,热量充足,主要种植水稻,所以当地居民喜食米饭;北方降水较少,主要种植小麦,因此当地居民喜食面食,南方,因此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自然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如南方降水多,屋顶坡度较陡;北方降水少,屋顶坡度比较缓等等。
3.【答案】C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区域内部仍然存在差异,而且差异很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觉到区域的差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故选C。
【点评】地理区域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自然区域、经划分 中国的地理差济区域、行政区域等,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地区 工业区。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认识省级区域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
青藏地区。
4.【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有: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属于重点考点,难度也不大,学生易于解答。
5.【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它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故C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A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图中①是西北地区,②是南方地区。③是北方地区,④是青藏地区。其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④是青藏地区,原因是该地区海拨高,气温低。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轮廓判断出地理区域的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与界线
【解析】【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也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所以划分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也属于重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我国小麦有三大产区,即北方冬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春小麦区;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故A错误。
我国有五大商品棉基地:即江淮平原、江汉平原、南疆棉区、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因而,秦岭和淮河以南也种植棉花。故B错误。
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南方多丘陵、山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C正确。
秦岭和淮河以南,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也种植小麦;秦岭和淮河以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也种植水稻;故D错误。依据题意。
故选:C。
9.【答案】A
【考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降水丰富,土壤以酸性土壤为主,主要的经济林木有茶树、油茶、杉木、马尾松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林木,因南方地区属于酸性土壤,适合生长的林木与北方地区有所不同, 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 在北方生长较多。
10.【答案】B
【考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我国北方降水较南方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降水较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评】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11.【答案】A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的叙述,北方农田多为旱地,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南方地区农田多为水田,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农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
故答案为:A。
【点评】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12.【答案】C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分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学生可采取对比记忆分方法牢记秦岭淮河都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13.【答案】B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与以北地区河流流量、植被都不同,表现在以北河流流量小,以南河流流量大,以北是落叶阔叶林,以南是常绿阔叶林。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的是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14.【答案】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以南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在我国的四大盆地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四川盆地;我国的四大高原中,位于南方地区的是云贵高原。
故答案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是中国地理部分的重要考点,也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必备基础知识点,要求学生结合地图牢记并熟练运用答题。
15.【答案】0;800mm;温带落叶阔叶林
【考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故答案为:0;800mm;温带落叶阔叶林。
【点评】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1)0℃以下
(2)西北
(3)青藏地区
(4)一年二熟到三熟
(5)400mm
【考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整体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2)读图可知B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干旱时这里的主要自然特征。(3)读图可知C区域位于青藏地区,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4)读图可知D区域位于南方地区,农作物数值是一年两熟或三熟,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5)E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