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18 14:11:5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江津月考)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春小麦、棉花、大豆 B.冬小麦、玉米、大豆
C.冬小麦、棉花、花生 D.春小麦、玉米、大豆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发展农业的最大障碍是热量不足,作物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侧面考查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及气候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熟练解答。
2.(2018八下·江津期末)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于(  )
A.河港优良 B.邻国众多
C.粮食产量大 D.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于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河港、邻国和粮食产量关系小。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有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鹤岗煤田,鞍山、本溪的铁矿,都是发展重工业的原料。
3.下列对东北三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红土地”分布广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D.是干旱的宝地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辽东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这里有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黑土地”分布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综合分析,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4.下图所示区域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甲地一石油工业 B.乙地一种植业
C.丙地一林业 D.丁地一畜牧业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地有丰富的石油,适宜发展石油工业;乙地有广阔的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丙地是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丁地位于大兴安岭,适宜发展林业。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了解各地的中自然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018八下·太仓期中)读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小题。
(1)图中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2)图中乙地是三江平原,它分布着亚洲最大的(  )
A.草地 B.林地 C.沼泽地 D.冻土地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是(  )
①东北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较少
④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便于快速收割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B
(2)C
(3)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春小麦、玉水、水稻。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吉林省,代表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吉林省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省。故B正确。
(2)读图可知,图中乙地是三江平原,它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沼泽地。故C正确。
(3)东北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较少。以上原因使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受市场欢迎。故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1)B;(2)C;(3)C。
【点评】(1)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亚洲最大的沼泽地分布的地区,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北大米质量优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6.(2018八下·彭水月考)我国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水稻一般种植在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平原由于其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与河流、地形和土壤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结合我国的气候分布特征综合解答。
7.(2018八下·彭水月考)下列与东北地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密集,多沿河、沿海分布 B.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
C.中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 D.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城市密集,多沿铁路线分布,符合题意;
B、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生产汽车,长春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不符合题意;
C、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黑龙江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不符合题意;
D、东北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概况,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综合,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点并据此解答。
8.(2017·郴州)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冶炼钢铁 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和水陆交通便利,但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等。加大矿产资源开采力度,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题意,故选B。
9.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营养成分含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沛 C.生长期长 D.地势平坦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大米品质优良、营养成分高的原因。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一年一熟的需要。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生产时间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品质优良。所以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是生产期长,C对,ABD错。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北地区粮食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10.(2017八下·山西期末)东北三省有很多称呼,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林海雪原” B.“北大仓”
C.“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D.“鱼米之乡”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平原广阔,耕地肥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有“林海雪原”之称,故A不符合题意;由于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壤肥沃,黑土广布,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故B不符合题意;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是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故C不符合题意;“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所以此题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和农业等人文地理概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地区的地理概况。
11.(2018·莱芜)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8亿吨,已连续5年超过6亿吨。下图为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垦湿地和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③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C
(2)D
(3)B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地位及其生产条件。(1)据图可知,东北三省人口所占比重比粮食产量所占比重小,说明其粮食的总产量较大,商品率高。故①④叙述正确,故选C。(2)气候地形属于自然条件,故排除A、B;C、D属于社会经济条件,而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少,故排除C;故选D。(3)确保粮食安全,不能通过开垦湿地和草原的方式,否则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的恶性循环。故①不正确;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都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故②③④都是可取的,选B。
故答案为:(1)C;(2)D;(3)B。
【点评】(1)该小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难度不大,结合所给图示数据进行基础分析即可。
(2)该小题考查东北三省粮食发展条件,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细读题目要求,找出相应的经济条件。
(3)该小题考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
12.在东北三省的黑土地上,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本题考查了东北平原的农作物的熟制。东北平原所处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生长期较短,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一年一熟。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北的作物熟制,学生加强记忆。
13.东北工业基地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因为具有丰富的(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铝、铜等有色金属资源 D.煤、铁、石油等资源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石油,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燃料和原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工业发展的条件,学生加强理解。
14.(2017八上·冠县月考)第十二届全运会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其中大连市是主要分赛区。大连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加工工业 B.机械工业
C.煤炭工业 D.钢铁工业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大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大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轻纺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大连以交通条件为依托,主要的工业部门为石油加工工业。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大连的主要工业部门,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牢记主要工业城市的工业部门是答题的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必须要牢记。
15.下列城市适合发展船舶制造业的是(  )
A.沈阳 B.鞍山 C.大连 D.哈尔滨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的分布可知,沈阳以机械工业为主,鞍山以钢铁工业为主,大连以造船和化学工业为主,哈尔滨以机械、电子等工业为主。大连是海港,所以适合发展造船工业。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的是东北工业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
16.(2017·通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酸菜是东北人喜爱的传统菜肴。下列对东北人喜食酸菜的自然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适合酸菜种植
B.东北冬季寒冷漫长,新鲜蔬菜很难贮藏
C.东北水质碱性较大,适合腌制酸菜
D.东北地区冬季气候潮湿,腌制酸菜易于贮藏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东北地区的冬季寒冷漫长,新鲜蔬菜难以储存,因此我国东北地区的居民有挖窄窖贮藏腌制酸菜习惯,故选B。
二、综合题
17.(2017八下·芜湖期中)读“东北三省”图,回答
(1)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其铁路线名称是   。
(2)图中①代表的是   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湿地具有   、   等作用(两点)。
(3)①地曾经是沼泽遍地的、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 的“米粮仓”。请简要说明①地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①   ;②、   
(4)图中②是   工业基地。主要以   工业为主。
(5)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由于   、   等原因(至少写两点)其经济发展出现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答案】(1)京哈线
(2)三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辽中南;重
(5)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写出两点即可)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①是三江平原,②是辽中南工业区,其中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和水陆交通便利,但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电子、汽车等工业部门;全面进行、综合整治、合理规划等。(1)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干线,其铁路线名称是京哈线。(2)图中①表示的是三江平原,该平原是我国的一个商品粮基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湿地可以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等。(3)三江平原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4)图中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5)1990年以来,②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80年代初期,辽宁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广东省的2倍,而现在广东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却是辽宁省的2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江津月考)东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春小麦、棉花、大豆 B.冬小麦、玉米、大豆
C.冬小麦、棉花、花生 D.春小麦、玉米、大豆
2.(2018八下·江津期末)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于(  )
A.河港优良 B.邻国众多
C.粮食产量大 D.矿产资源丰富
3.下列对东北三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红土地”分布广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
D.是干旱的宝地
4.下图所示区域的工农业布局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  )
A.甲地一石油工业 B.乙地一种植业
C.丙地一林业 D.丁地一畜牧业
5.(2018八下·太仓期中)读东北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小题。
(1)图中甲代表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大豆
(2)图中乙地是三江平原,它分布着亚洲最大的(  )
A.草地 B.林地 C.沼泽地 D.冻土地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受市场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是(  )
①东北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
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
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较少
④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便于快速收割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18八下·彭水月考)我国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土壤
7.(2018八下·彭水月考)下列与东北地区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密集,多沿河、沿海分布 B.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
C.中国最大的石油基地大庆 D.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
8.(2017·郴州)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大力冶炼钢铁 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
9.东北大米的品质优良,营养成分含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降水丰沛 C.生长期长 D.地势平坦
10.(2017八下·山西期末)东北三省有很多称呼,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林海雪原” B.“北大仓”
C.“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D.“鱼米之乡”
11.(2018·莱芜)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8亿吨,已连续5年超过6亿吨。下图为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气候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3)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开垦湿地和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③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
④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东北三省的黑土地上,农作物的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二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3.东北工业基地得以发展的基础是因为具有丰富的(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铝、铜等有色金属资源 D.煤、铁、石油等资源
14.(2017八上·冠县月考)第十二届全运会于2013年8月31日至9月12日在辽宁省举行,其中大连市是主要分赛区。大连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加工工业 B.机械工业
C.煤炭工业 D.钢铁工业
15.下列城市适合发展船舶制造业的是(  )
A.沈阳 B.鞍山 C.大连 D.哈尔滨
16.(2017·通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酸菜是东北人喜爱的传统菜肴。下列对东北人喜食酸菜的自然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适合酸菜种植
B.东北冬季寒冷漫长,新鲜蔬菜很难贮藏
C.东北水质碱性较大,适合腌制酸菜
D.东北地区冬季气候潮湿,腌制酸菜易于贮藏
二、综合题
17.(2017八下·芜湖期中)读“东北三省”图,回答
(1)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铁路线,其铁路线名称是   。
(2)图中①代表的是   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湿地具有   、   等作用(两点)。
(3)①地曾经是沼泽遍地的、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 的“米粮仓”。请简要说明①地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①   ;②、   
(4)图中②是   工业基地。主要以   工业为主。
(5)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由于   、   等原因(至少写两点)其经济发展出现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发展农业的最大障碍是热量不足,作物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侧面考查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及气候特征,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熟练解答。
2.【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于这里丰富的矿产资源,与河港、邻国和粮食产量关系小。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有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鹤岗煤田,鞍山、本溪的铁矿,都是发展重工业的原料。
3.【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大、小兴安岭和辽东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因此,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这里有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黑土地”分布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综合分析,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地有丰富的石油,适宜发展石油工业;乙地有广阔的草原,适宜发展畜牧业;丙地是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丁地位于大兴安岭,适宜发展林业。故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了解各地的中自然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1)B
(2)C
(3)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春小麦、玉水、水稻。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吉林省,代表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吉林省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省。故B正确。
(2)读图可知,图中乙地是三江平原,它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沼泽地。故C正确。
(3)东北水稻生长期长,昼夜温差较大;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相对较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较少。以上原因使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受市场欢迎。故①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1)B;(2)C;(3)C。
【点评】(1)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亚洲最大的沼泽地分布的地区,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北大米质量优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6.【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水稻一般种植在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东北平原由于其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与河流、地形和土壤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结合我国的气候分布特征综合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东北三省的人口、民族、城市
【解析】【分析】A、东北地区城市密集,多沿铁路线分布,符合题意;
B、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生产汽车,长春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不符合题意;
C、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黑龙江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不符合题意;
D、东北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概况,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综合,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点并据此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和水陆交通便利,但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等。加大矿产资源开采力度,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题意,故选B。
9.【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北大米品质优良、营养成分高的原因。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的一年一熟的需要。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生产时间长,各种养分积累较多,品质优良。所以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是生产期长,C对,ABD错。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北地区粮食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10.【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平原广阔,耕地肥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有“林海雪原”之称,故A不符合题意;由于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土壤肥沃,黑土广布,经过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原先叫做“北大荒”的大片荒地,成了富饶的“北大仓”,故B不符合题意;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是东北地区成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故C不符合题意;“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网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所以此题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和东北地区的工业和农业等人文地理概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地区的地理概况。
11.【答案】(1)C
(2)D
(3)B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中国农业的发展(科技强农)
【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地位及其生产条件。(1)据图可知,东北三省人口所占比重比粮食产量所占比重小,说明其粮食的总产量较大,商品率高。故①④叙述正确,故选C。(2)气候地形属于自然条件,故排除A、B;C、D属于社会经济条件,而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少,故排除C;故选D。(3)确保粮食安全,不能通过开垦湿地和草原的方式,否则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造成粮食产量下降的恶性循环。故①不正确;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都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故②③④都是可取的,选B。
故答案为:(1)C;(2)D;(3)B。
【点评】(1)该小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难度不大,结合所给图示数据进行基础分析即可。
(2)该小题考查东北三省粮食发展条件,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细读题目要求,找出相应的经济条件。
(3)该小题考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
12.【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本题考查了东北平原的农作物的熟制。东北平原所处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生长期较短,农作物的熟制一般是一年一熟。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东北的作物熟制,学生加强记忆。
13.【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石油,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燃料和原料。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工业发展的条件,学生加强理解。
14.【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大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大连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较强,已形成以石化、电子、机械、轻纺服装、冶金建材、食品医药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大连以交通条件为依托,主要的工业部门为石油加工工业。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大连的主要工业部门,辽中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牢记主要工业城市的工业部门是答题的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课本中的重点必须要牢记。
15.【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东北地区的工业部门的分布可知,沈阳以机械工业为主,鞍山以钢铁工业为主,大连以造船和化学工业为主,哈尔滨以机械、电子等工业为主。大连是海港,所以适合发展造船工业。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的是东北工业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
16.【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东北地区的冬季寒冷漫长,新鲜蔬菜难以储存,因此我国东北地区的居民有挖窄窖贮藏腌制酸菜习惯,故选B。
17.【答案】(1)京哈线
(2)三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辽中南;重
(5)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等(写出两点即可)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①是三江平原,②是辽中南工业区,其中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重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和水陆交通便利,但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电子、汽车等工业部门;全面进行、综合整治、合理规划等。(1)图中铁路线是东北三省联系我国广大地区的一条重要干线,其铁路线名称是京哈线。(2)图中①表示的是三江平原,该平原是我国的一个商品粮基地,该平原要退耕还湿的原因是湿地可以保持物种的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径流、涵养水源等。(3)三江平原成为我国“米粮仓”的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4)图中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5)1990年以来,②工业基地的许多企业由于设备和技术老化、产品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面临枯竭等问题。竞争力下降,使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80年代初期,辽宁省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广东省的2倍,而现在广东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却是辽宁省的2倍。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