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2-20 15:57:18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龙东)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A.苏州 B.上海 C.南京 D.杭州
2.(2017八下·容县期末)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
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
3.(2018八下·苏州期中)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下图为我国局部图,据此回答小题。
(1)迪士尼乐园位于上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迪士尼乐园建在上海是因为(  )
①广阔的消费市场 ②丰富的劳动力 ③强大的科研力量 ④海陆空交通便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2018八下·沭阳月考)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流域优势条件的是(  )
①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②有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以及众多港口和航空港构成的发达交通运输网络
③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5.(2017八上·大庆月考)“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水乡之称”的平原是(  )
A.三江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2017八下·普宁期末)读甲、乙两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资源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较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2)关地乙地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D.拥有中关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3)甲地生产的工业品主要有(  )
①电子产品②日用消费品③航天工业品④钢铁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17八下·马山期末)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8.(2017八下·天门期中)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①长江的下游地区 ②濒临黄海、东海 ③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④上海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2017八下·宝安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有关下列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城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B.B城市是浙江的行政中心,号称“中国丝都”
C.C城市是南京,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D.D是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北翼重要的城市
10.(2017八下·宝坻期中)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产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2017八下·老河口期中)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点(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湖泊星罗
12.(2017八下·南召期中)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是(  )
A.东海、渤海 B.黄海、东海 C.渤海、黄海 D.南海、黄海
13.(2017·广东模拟)“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如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
(1)“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
D.不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黄土高原
14.(2017八下·遂宁月考)我国最大的冲积岛是(  )
A.钓鱼岛 B.海南岛 C.台湾岛 D.崇明岛
15.(2017八下·新余月考)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16.(2017八下·武威月考)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
A.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地区
B.上海市、江苏省的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地区
C.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南部
D.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安徽省北部地区
17.(2017·德州模拟)读图,长江在该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运,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
④图中A城市是上海,水运便利是促其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18.(2018·贺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岛屿甲的名称是   。
(2)图中铁路干线丙的名称是   。
(3)“沪宁杭”城市群中的“宁”指的是   (城市名)。
(4)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5)简述乙河段的水文特征。
19.(2018八下·扬州期中)2016年9月4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下图是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峰会举办地杭州是图中A,B,C三城市中的   (填字母),图中包含有   工业基地,该基地的核心城市是   。
(2)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油料作物是   。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   。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   的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
(4)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   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为广大内陆地区提供的支持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它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口,我国沿海航运的重点,京沪、沪杭铁路交汇,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城市功能重新分化重组,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重新成为国际性大都市。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故选择答案C。
3.【答案】(1)B
(2)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中可看出甲是南京,乙是上海,丙是苏州,丁是杭州,迪士尼乐园位于上海故B符合题意。
(2)迪士尼乐园建在上海是因为消费市场广阔和交通便利,与劳动力和科技水平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多读图牢记即可。
(2)做此类题学生可联系实际,游乐设施的选址与消费市场一定密切相关。
4.【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有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以及众多港口和航空港构成的发达交通运输网络;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流域优势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水乡之称。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平原的概况.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面形态,在记忆时应注意区别.
6.【答案】(1)C
(2)D
(3)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我国工业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四大工业基地。
⑴由图可知,甲工业基地是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乙工业基地是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甲工业基地相比乙工业基地突出的优势表现在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故答案C正确。
⑵由图可知,乙工业基地的A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上海,这里有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会;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关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位于北京,而不是上海,故答案D正确。
⑶由图可知,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生产的产品以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为主,航天工业和钢铁工业属于重工业,在甲工业基地较弱,故A正确。
故答案为:(1)C;(2)D;(3)A。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本题考查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
7.【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
8.【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东海和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故选D。
9.【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是上海;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B是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C是杭州;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杭州丝绸制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D是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城市。故答案选A。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主要城市分布及职能。要求学生具备能够准确和完整的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0.【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上海为中国广大内陆尤其是长江沿岸地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沿江地带提供科技力量,高素质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促进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升级,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上升,优化长江沿江地带产业的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
11.【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是内蒙古高原表面地形的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由于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平原地形,而非丘陵。
12.【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是黄海、东海。
故选:B。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13.【答案】(1)D
(2)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这种生产模式是利用水域养鱼,利用水面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最大优势是对水域或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能提高渔业产量、不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不能提升农业技术水平。(2)“渔光互补”利用水域发展水产养殖,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适宜布局在水域较广、太阳能丰富,且对电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水域面积小,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这三个地区都不适合推广该生产模式,ACD错误;长江三角洲水域面积广,太阳能丰富,电力需求量大,适合推广,B正确。
故选:(1)D(2)B
【点评】(1)“渔光互补”是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通过在水面上设立电池板,水面下规划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面积水域的产值。(2)“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最大优势是对水域或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4.【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海南岛为中国第二大岛,长江口的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与最大的冲积岛,台湾岛为中国第一大岛,故选D。
15.【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域,沿江、沿海地带的港口、工业和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快速发展,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轴心的经济发展带已经初步形成,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辐射作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从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即可答题。
16.【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部以及浙江省的北部地区,不包括江苏省北部的浙江省南部地区,故选A。
17.【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正确;提供便利的水运,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正确;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正确;图中A城市是上海,科技发达是促其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正确的是B。
18.【答案】(1)崇明岛
(2)沪杭线/沪昆线
(3)南京
(4)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湖泊众多,淡水鱼类丰富)。
(5)水量大;水位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知识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是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岛。(2)铁路干线丙是连接上海与杭州的沪杭线。(3)“沪宁杭”城市群中的“宁”指的是江苏省的省会-南京。(4)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地势低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河网纵横交错,使这里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5)图中乙河段是长江的下游段,这里的水位变化大,水量大、河流无结冰期。
故答案为:(1)崇明岛;(2)沪杭线/沪昆线;(3)南京;(4)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湖泊众多,淡水鱼类丰富);(5)水量大;水位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点评】(1)台湾岛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1大岛。海南岛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2大岛。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1060.5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三大岛与最大的冲积岛。
(2) 中国干线铁路网已基本形成,除了海南、澳门和台湾外,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建成贯通国家铁路线。中国国家铁路干线的基本组成路段分别是:京哈铁路、京通铁路、京包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焦柳铁路、包兰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陇海铁路、成昆铁路、宝成铁路、沪昆铁路、沿江铁路和沿海铁路。
(3)沪宁杭地区是上海、南京、杭州及其附近地区的通称。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大。本区地处沿海中段和长江口,既可通过海运与东北、华北、华南乃至海外往来,又可通过内河航运与占全国1/5陆地面积、1/3人口的长江流域内各省市相沟通,还可通过铁路与中、西部地带的各省市相联系,经济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4)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最适宜水稻的生长,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这里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水产,因此成为“鱼米之乡”。
(5)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19.【答案】(1)B;沪宁杭;上海
(2)水稻;油菜
(3)多;高;快速
(4)长江;资金、技术、人才等。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B是杭州,此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基地的核心城市是上海。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城市数量多,经济发展水平高,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
(4)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对广大内陆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可为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
故答案为:(1)B、沪宁杭、上海;(2)水稻、油菜;(3)多、高、快速;(4)长江、资金、技术、人才等。
【点评】(1)考查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回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多阅读地图,通过读图牢记各个城市。
(2)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学生对比记忆。
(3)考查的是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城市和交通,学生理解记忆。
(4)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7.4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龙东)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
A.苏州 B.上海 C.南京 D.杭州
【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它位于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口,我国沿海航运的重点,京沪、沪杭铁路交汇,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之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优于中国的农业、手工业,使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可观的城市群。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城市功能重新分化重组,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重新成为国际性大都市。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2017八下·容县期末)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福建省的北部及浙江的东北部
B.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东部
C.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D.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中部与南部及安徽省东北部
【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江苏省南部和上海市,浙江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故选择答案C。
3.(2018八下·苏州期中)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园。下图为我国局部图,据此回答小题。
(1)迪士尼乐园位于上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迪士尼乐园建在上海是因为(  )
①广阔的消费市场 ②丰富的劳动力 ③强大的科研力量 ④海陆空交通便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1)B
(2)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中可看出甲是南京,乙是上海,丙是苏州,丁是杭州,迪士尼乐园位于上海故B符合题意。
(2)迪士尼乐园建在上海是因为消费市场广阔和交通便利,与劳动力和科技水平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D.
【点评】(1)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多读图牢记即可。
(2)做此类题学生可联系实际,游乐设施的选址与消费市场一定密切相关。
4.(2018八下·沭阳月考)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流域优势条件的是(  )
①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②有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以及众多港口和航空港构成的发达交通运输网络
③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有黄金水道、铁路、公路,以及众多港口和航空港构成的发达交通运输网络;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流域优势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5.(2017八上·大庆月考)“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水乡之称”的平原是(  )
A.三江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形成,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有水乡之称。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平原的概况.由于各地所处的地形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面形态,在记忆时应注意区别.
6.(2017八下·普宁期末)读甲、乙两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煤、铁等资源分布集中
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较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
(2)关地乙地A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会
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
C.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D.拥有中关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3)甲地生产的工业品主要有(  )
①电子产品②日用消费品③航天工业品④钢铁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3)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解析】【分析】我国工业起步晚,发展快,目前已经形成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工业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四大工业基地。
⑴由图可知,甲工业基地是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乙工业基地是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甲工业基地相比乙工业基地突出的优势表现在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故答案C正确。
⑵由图可知,乙工业基地的A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上海,这里有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会;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中关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位于北京,而不是上海,故答案D正确。
⑶由图可知,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生产的产品以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为主,航天工业和钢铁工业属于重工业,在甲工业基地较弱,故A正确。
故答案为:(1)C;(2)D;(3)A。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本题考查的是沪宁杭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3)本题考查的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轻工业基地,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相关知识。
7.(2017八下·马山期末)形成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流是(  )
A.长江和钱塘江 B.长江与珠江
C.长江和淮河 D.黄河与淮河
【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
8.(2017八下·天门期中)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①长江的下游地区 ②濒临黄海、东海 ③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④上海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濒临东海和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区,故选D。
9.(2017八下·宝安期中)读长江三角洲区域图,有关下列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城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
B.B城市是浙江的行政中心,号称“中国丝都”
C.C城市是南京,是中国内河航运第一大港
D.D是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北翼重要的城市
【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A是上海;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是中国高水平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B是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有“六朝古都”的美誉。C是杭州;浙江省的行政中心,杭州丝绸制造业历史悠久,号称“中国丝都”。D是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城市。故答案选A。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中主要城市分布及职能。要求学生具备能够准确和完整的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0.(2017八下·宝坻期中)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产业的比重将上升的是(  )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南京和杭州,该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等,上海为中国广大内陆尤其是长江沿岸地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为长江沿江地带提供科技力量,高素质人才,雄厚的资金,广阔的市场,便捷的交通,促进长江沿江地带的产业升级,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上升,优化长江沿江地带产业的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落实。
11.(2017八下·老河口期中)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点(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湖泊星罗
【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是内蒙古高原表面地形的描述;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由于水流平缓,泥沙淤积,形成平原地形,而非丘陵。
12.(2017八下·南召期中)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是(  )
A.东海、渤海 B.黄海、东海 C.渤海、黄海 D.南海、黄海
【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濒临的海洋是黄海、东海。
故选:B。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13.(2017·广东模拟)“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如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
(1)“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
D.不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黄土高原
【答案】(1)D
(2)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这种生产模式是利用水域养鱼,利用水面空间进行太阳能发电。最大优势是对水域或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能提高渔业产量、不能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和不能提升农业技术水平。(2)“渔光互补”利用水域发展水产养殖,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适宜布局在水域较广、太阳能丰富,且对电力需求较大的地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水域面积小,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太阳能资源贫乏,这三个地区都不适合推广该生产模式,ACD错误;长江三角洲水域面积广,太阳能丰富,电力需求量大,适合推广,B正确。
故选:(1)D(2)B
【点评】(1)“渔光互补”是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通过在水面上设立电池板,水面下规划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单位面积水域的产值。(2)“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最大优势是对水域或上面的空间充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4.(2017八下·遂宁月考)我国最大的冲积岛是(  )
A.钓鱼岛 B.海南岛 C.台湾岛 D.崇明岛
【答案】D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海南岛为中国第二大岛,长江口的崇明岛为我国第三大岛与最大的冲积岛,台湾岛为中国第一大岛,故选D。
15.(2017八下·新余月考)近年来,上海不少企业向长江三角洲区域周边城市转移,说明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  )
A.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B.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带来污染,具有制约作用 D.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最富裕的经济区域,沿江、沿海地带的港口、工业和城市,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快速发展,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为轴心的经济发展带已经初步形成,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辐射作用。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从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即可答题。
16.(2017八下·武威月考)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  )
A.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地区
B.上海市、江苏省的北部以及浙江省北部地区
C.浙江省、杭州湾、舟山群岛以及江苏省南部
D.上海市、江苏省南部以及安徽省北部地区
【答案】A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解析】【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部以及浙江省的北部地区,不包括江苏省北部的浙江省南部地区,故选A。
17.(2017·德州模拟)读图,长江在该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②提供便利的水运,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③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
④图中A城市是上海,水运便利是促其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正确;提供便利的水运,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正确;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耕条件优越正确;图中A城市是上海,科技发达是促其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正确的是B。
二、综合题
18.(2018·贺州)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岛屿甲的名称是   。
(2)图中铁路干线丙的名称是   。
(3)“沪宁杭”城市群中的“宁”指的是   (城市名)。
(4)从自然条件分析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5)简述乙河段的水文特征。
【答案】(1)崇明岛
(2)沪杭线/沪昆线
(3)南京
(4)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湖泊众多,淡水鱼类丰富)。
(5)水量大;水位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知识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甲是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岛。(2)铁路干线丙是连接上海与杭州的沪杭线。(3)“沪宁杭”城市群中的“宁”指的是江苏省的省会-南京。(4)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地势低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河网纵横交错,使这里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5)图中乙河段是长江的下游段,这里的水位变化大,水量大、河流无结冰期。
故答案为:(1)崇明岛;(2)沪杭线/沪昆线;(3)南京;(4)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湿润(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热充足);土壤肥沃;河网纵横(湖泊众多,淡水鱼类丰富);(5)水量大;水位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长);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点评】(1)台湾岛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1大岛。海南岛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2大岛。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1060.5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三大岛与最大的冲积岛。
(2) 中国干线铁路网已基本形成,除了海南、澳门和台湾外,所有省级行政区都建成贯通国家铁路线。中国国家铁路干线的基本组成路段分别是:京哈铁路、京通铁路、京包铁路、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广铁路、焦柳铁路、包兰铁路、兰新铁路、青藏铁路、陇海铁路、成昆铁路、宝成铁路、沪昆铁路、沿江铁路和沿海铁路。
(3)沪宁杭地区是上海、南京、杭州及其附近地区的通称。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腹地广大。本区地处沿海中段和长江口,既可通过海运与东北、华北、华南乃至海外往来,又可通过内河航运与占全国1/5陆地面积、1/3人口的长江流域内各省市相沟通,还可通过铁路与中、西部地带的各省市相联系,经济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4)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最适宜水稻的生长,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这里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水产,因此成为“鱼米之乡”。
(5)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19.(2018八下·扬州期中)2016年9月4日,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下图是杭州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峰会举办地杭州是图中A,B,C三城市中的   (填字母),图中包含有   工业基地,该基地的核心城市是   。
(2)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油料作物是   。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   。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   的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
(4)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   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为广大内陆地区提供的支持有   。
【答案】(1)B;沪宁杭;上海
(2)水稻;油菜
(3)多;高;快速
(4)长江;资金、技术、人才等。
【知识点】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看出B是杭州,此地是沪宁杭工业基地,该基地的核心城市是上海。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城市数量多,经济发展水平高,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不同城市之间人们的联系日益密切。
(4)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对广大内陆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可为内地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
故答案为:(1)B、沪宁杭、上海;(2)水稻、油菜;(3)多、高、快速;(4)长江、资金、技术、人才等。
【点评】(1)考查的是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回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多阅读地图,通过读图牢记各个城市。
(2)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油料作物是花生,学生对比记忆。
(3)考查的是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城市和交通,学生理解记忆。
(4)本题为开放性题,言之有理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