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
2、理解课文,分清层次,试着复述课文。
3、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空 城 计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思考:
按以下问题划分层次,并用四个字总结层意。
1、诸葛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空城计?
2、诸葛亮是怎么布置安排的空城计?
3、司马懿是如何中计的?
4、诸葛亮是如何解释空城计的?诸葛亮两次“笑”有什么不同?1、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2、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大笑。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生平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面对司马懿大军兵临成下诸葛亮:处事不惊, 巧施空城计。众官:“尽皆失色”“无不骇然”
“必弃城而走”。众官与诸葛亮的不同表现对比,衬托 《三国演义》,我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故事起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止于东吴灭亡,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业:
1、把这则故事用笔讲给你的作业本。
2、每人再读一个《三国演义》里的故事讲给同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