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件(共11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9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件(共11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15:0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0张PPT)
小英雄雨来(节选)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很多
年龄像你们一样大小的孩子,他们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比如放牛郎王二小、小兵张嘎。你还了解哪些抗日小英雄?和大家交流一下。
放牛郎王二小
  朗读课文
1
①想一想,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
②课文一共有几部分?每部分可以分别加上什么小标题?
打开课本第76页,我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
认识生字
新词
2
词语
芦花 发愣 铅笔 枪栓 胳膊
劫难 鬼脸 戒指 绸子 敌人
尸首 防备 慌忙




jìn





lǎo

niǔ
sāi






shuān

kāng




kǔn

bǎng





jié
shī

柳絮 棉絮
会认字

形近字
紧(jǐn):紧张。
紫(zǐ):紫色。
恕(shù):饶恕。
扭动 扭转 扭打
会认字
niǔ
形近字
纽(niǔ):纽扣。
忸(niǔ):忸怩。
姥姥
会认字
lǎo
形近字
佬(lǎo):乡巴佬儿。
多音字 mǔ
①年老的妇女。②婆婆,丈夫的母亲。
吧嗒 吧唧 茶吧
会认字

多音字 ba
助词。①用在句末,表示同意、估量、商量、催促等语气:去玩~。②用在句中停顿处,表示假设、举例等语气:就说小明~,他现在学习特别认真。
塞住 耳塞
会认字
sāi
多音字
sè:堵住;填入,用于某些书面词语或成语:闭~。
sài:边界上可用来阻止敌人进攻的险要地方:~翁失马,焉知非福。
哇哇叫
会认字

多音字 wa
助词。“啊(a)”在韵母u、ou、iu或ao、iao的后面所改变的读音:游~游。
会认字
米糠 谷糠
kāng
成语
【糟糠之妻】糟糠:酒糟、米糠等粗劣食物,旧时穷人用来充饥。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会认字
麦捆
kǔn
捆绑 麦捆 一捆书
会认字

击毙 毙命 倒毙
捆绑 绑架 松绑
会认字
bǎng
形近字
梆(bāng):梆子。




jìn

kàng



mài

qiān
jié
shuān


chóu










shī

chèn
huāng

晋商 晋见 晋升
jìn
形近字
普(pǔ):普通、普遍。
会写字
会认字
炕沿 火炕 土炕
kàng
会写字
窑洞里的土炕
炕沿 火炕 土炕
kàng
会写字
形近字
抗(kàng):抗击。
坑(kēng):水坑。
qiān
铅笔
会写字
多音字 yán
铅山,地名,在江西省。
会写字
mài
迈步 迈开 年迈
会写字
丝绸 绸缎 绸缪
chóu

呜咽 呜呜哭
形近字
坞(wù):山坞。
鸣(míng):鸣谢。
会写字
会认字
shuān
枪栓 血栓
形近字
拴(shuān):拴马。
诠(quán):诠释。
会写字
会认字
会写字

胳膊 胳臂
跑步时正确摆动胳膊的姿势
会写字

胳膊 臂膊
jié
劫难 打劫 劫持
形近字
怯(qiè):胆怯。
动(dòng):运动。
却(què):冷却。
会写字
会认字

扒车 扒开 扒皮
会写字
会认字
多音字 pá
①用手等把东西聚拢或散开:~土。②偷别人身上的东西:~窃。③划进:匆匆~了口饭就走。④搔;抓:~痒。⑤煨烂;炖烂:~羊肉。

敌人 天敌 无敌
会写字
易错点
“敌”字的右半部分是“攵”。
shī
尸体 尸首
会写字
会认字
形近字
户(hù):户口。
尺(chǐ):尺子。
chèn
趁机 趁早
会写字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诗句
huāng
慌忙 恐慌 慌张
会写字
讲课文
3
默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一下,这部分的小标题可以叫什么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



1
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



第1自然段作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背景,并且生动地描写了芦花村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芦花村的祥和美好。
2
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



第2自然段主要讲述雨来游泳技术好。其中“不但不……还要…… ”生动地表现了雨来游泳本领的高超。
3
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



4
跑呢 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



“往河沿跑”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课文中把雨来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
跑呢 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



“往河沿跑”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示例:“往河沿跑”的言外之意是跳到河里,这样妈妈就打不着雨来了。本段借铁头之口,体现出小伙伴对雨来泳技的信心,侧面衬托出雨来游泳本领高超。
课文中把雨来比作小泥鳅,写出了雨来顽皮又聪明伶俐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雨来的喜爱之情。
课文中把雨来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
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
望着妈妈笑。



5
第5自然段,作者将雨来比作小鸭子,生动形象地写出雨来的机灵淘气和游泳本领的高超。
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
望着妈妈笑。



5
第3~5自然段,作者结合“雨来凭借游泳成功逃掉妈妈的一顿打”这一具体事例,突出了雨来游泳本领的高超。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而第2自然段直接点出雨来水性好,其中仰浮本领最高;第3~5自然段,作者结合具体事例说明雨来游泳本领高超。因此,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雨来游泳本领高超这一内容,由此我得到了第一部分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
阅读长文章时,我们要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看文章一共分为几个部分,然后,抓住每个部分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把它们提炼成一个小标题,这样就能概括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默读第二部分内容,思考一下,第二部分的小标题可以叫什么。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6
7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



8
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



9
这里体现了什么?
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



9
雨来向妈妈要来一块红布做书皮,体现雨来对书本的爱惜。
这里体现了什么?
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10
11
12
13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二部分主要讲了雨来上夜校读书的事,因此可以得出第二部分的小标题——上夜校读书。
14
第6~14自然段主要讲述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联系前两部分的学习方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第三部分的内容,想一想,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是什么。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可是
背了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
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妈妈



15
16
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子回来了。他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一杆长长的步枪。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



17
民兵都到区上集合,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问爸爸:“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有准儿呢 说远就远,说近就近。”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



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赶快把村里的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交代雨来的家庭环境?
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赶快把村里的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交代雨来的家庭环境?
第15~17自然段交代了鬼子要来“扫荡”这一背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答案示例:雨来的爸爸、妈妈、舅舅都是抗日积极分子,他在这样一个革命家庭中耳濡目染,受到了越来越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
样的家庭环境也为他后面
成为小英雄打下了基础。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



18
思考:雨来的家人分别有什么任务?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就听见爸爸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什么也听不见了,只从街上



18
爸爸:全副武装赶往区上集合;
妈妈:到东庄雨来姥姥家向他舅舅传达区上的通知;
舅舅:带村里的民兵到区上集合;
由此可见,雨来一家人都是抗日积极分子。
思考:雨来的家人分别有什么任务?
传来一两声狗叫。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儿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19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塞在怀里就往外跑,刚要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他抬头一看,



20
21
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落脚。
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呜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雨来愣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 ”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



22
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十二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



第20~23自然段讲述了交通员李大叔为躲避日本鬼子来到雨来家中的洞中藏身,而雨来则帮助掩护李大叔。
23
24
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



“脚下像踩着风”是夸张的说法,说明雨来跑得快。雨来“一直朝后院跑去”是为了把敌人引开,保护李大叔。此处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读完第三部分内容,我发现第15~19自然段介绍了雨来的家庭背景,第20~24自然段介绍了雨来掩护李大叔的事情,段落篇幅差不多。
请思考一下,哪一部分内容更能突出雨来的人物品质?
雨来掩护李大叔这一件事更能突出雨来的机智勇敢,而前半部分介绍雨来的家庭环境是为后半部分作铺垫,因此第三部分的小标题应该是“掩护李大叔”。
在概括小标题时,还要关注主要人物的特点。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看看下面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以此来推断本部分的小标题。
默读第四部分的内容,想一想,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什么。可以结合第三部分的内容进行思考。

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炕沿上坐着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对雨来说:“小孩,问你话,不许撒谎!”他突然望着雨来的



25
26
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 ”雨来说:“捡来的!”



27
面对鬼子的盘问,雨来是怎样的表现?“捡来的”这一语言描写,体现了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 ”雨来说:“捡来的!”



27
面对鬼子的盘问,雨来一句“捡来的”,近乎脱口而出的回答,没有丝毫的慌张。“捡来的”这一语言描写,体现了雨来是个机智的孩子。
面对鬼子的盘问,雨来是怎样的表现?“捡来的”这一语言描写,体现了雨来是个怎样的孩子。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了个鬼脸,温
和地对雨来说:“不要害怕!小孩,皇
军是爱护的!”说着,就叫人给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
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
说:“这本书谁给你的,没有关系,我



28
29
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 找



面对敌人的哄骗,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
“嘟嘟囔囔”假装傻乎乎的样子来敷衍敌人。这里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雨来的机智。
30
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见他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糖块。
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 说:“吃!你吃!你得说出来他在什么地方?”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
说:“这个,金的,也给你!”



雨来的心理活动体现了雨来内心其实是很害怕的,但是还是坚持不透露李大叔的下落,这种对比更能突出雨来勇敢的形象。
31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摇摇头。两个人叽叽咕咕说了一阵。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第30~32自然段讲述鬼子采取利诱的手段,让雨来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下落。但是雨来不为所动,突显了雨来小英雄的形象。
32
33
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这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雨来机智地同日本鬼子周旋的过程。
34
35
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雨来仍以“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镇定回答。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雨来机智地同日本鬼子周旋的过程。
34
35
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雨来仍以“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镇定回答。这也是语言描写,表现了雨来坚定的立场。
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雨来仍以“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镇定回答。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扁鼻子军官压住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地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最喜欢小孩。那个人,你看见没有?说啊!”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
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



36
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



37
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几行字正是文章第二部分中老师教的内容。
思考:“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38
39
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写既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又真实地反映出雨来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全文的一个线索。
思考:“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38
39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
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 拉出去,拉出去! ”



40
41
思考:雨来坚定的样子与扁鼻子军官暴跳如雷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雨来怎样的形象。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
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 拉出去,拉出去! ”



40
41
雨来坚定的样子与扁鼻子军官暴跳如雷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形象。
思考:雨来坚定的样子与扁鼻子军官暴跳如雷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雨来怎样的形象。



第四部分各个段落均是围绕雨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来描写的,因此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很清晰,小标题很容易就得出来了,即“与鬼子作斗争”。
回顾第三部分的内容,我发现第三部分是第四部分故事的开端,由此也能确定第三部分的小标题。
在阅读长文章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讲了什么。
结合前四部分的内容,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一部分的小标题可以是什么。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这一自然段写的是芦花村傍晚的景色,写明时间的推移,借环境描写来渲染寂寥的氛围,暗示雨来可能遭遇不幸。
42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第42~46自然段讲述了村里人听到河沿上的枪声,以为雨来牺牲了,大家都感到惋惜、伤心。
43
44
45
46
“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有志不在年高”是指有志气不在乎年纪大小,人贵在有志,不能用年龄衡量。这句话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人们被雨来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品质深深感动。
43
44
45
46
“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



回顾前文,我发现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讲述了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经过,其中第五部分从侧面描写了雨来遭到鬼子的“枪杀”。
读了第五部分,我明白了“为什么雨来是小英
雄”。芦花村的老人们对雨来的评价,我认为很能说明雨来的人物形象,从这方面考虑可以得出第五部分的小标题。
你是否也是这样的思路呢?这样的思路是否正确呢?我们继续看第六部分的内容吧。
继续默读第六部分内容,读完之后给这部分取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吧!

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见雨来来搬缸,就往另一个出口走。他试探着推开洞口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



47
卖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怎么不见雨来呢 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里了!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眼泪就流下



回顾第三部分的内容,我们知道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雨来正是为了掩护李大叔而遭鬼子毒打、“枪毙”的。
48
49
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



50
51
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



50
51
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烘托出人们因失去雨来而悲伤难过的心情。
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



52
53
“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这样的描写在哪部分出现过,主要讲的是什么。
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大家就顺着河岸向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



52
53
“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这样的描写在哪部分出现过,主要讲的是什么。
“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这样的描写在第一部分出现过,主要讲的是雨来游泳本领高超。
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
“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第47~55自然段讲述了人们由误认为雨来已经牺牲到发现雨来没有死的过程,雨来凭借游泳技术逃过鬼子的枪击,与第一部分写雨来游泳本领高超的内容相呼应。
54
55



第六部分主要讲述了雨来没有死,由此可以得出第六部分的小标题。那么再回顾第五部分,我们可以得出其主要内容是人们听到枪声,误以为雨来牺牲了,感慨“有志不在年高”。
第五部分通过枪声的描写让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所以我觉得第五部分的标题可以是“河沿上的枪声”。
我觉得还可以是“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既能对雨来的形象进行一个总结,还能表现出人们被雨来的品质深深感动。
我觉得还可以是“小英雄之‘死’”,直接将雨来的形象进行升华。
再回顾第一、二部分,我们可以知道前面讲述雨来游泳本领高超和雨来上夜校读书的内容是为后面的故事情节作铺垫,因此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我们
可以略去这一部分的内
容,抓住主要事件即可。
要点提示
阅读长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主要人物及其经历的主要事件;关注主要人物的主要特点,着重分析突出他(她)特点的内容;注意各个部分的关联,在概括主要内容时,可以略去交代故事背景、为故事情节作铺垫的内容。
课后题讲解
4
讲课
后题
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讲课
后题
虽然雨来只有十二岁,还是个孩子,但是他能够机智地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在他被鬼子抓住后,面对敌人的盘问、哄骗、引诱、威胁甚至毒打,他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雨来小小年纪,却表现得如此机智勇敢,所以他被称为小英雄。
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带着这个问题,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讲课
后题
2.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游泳本领高 四、
二、上夜校读书 五、
三、 六、
一、游泳本领高 四、与鬼子作斗争
二、上夜校读书 五、河沿上的枪声/有志不在年高
三、掩护李大叔 六、雨来没有死
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
的少年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
故事。
讲课
后题
2.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讲课
后题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讲课
后题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作用:生动地表现了芦花村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芦花村的祥和美好。
讲课
后题
第二处: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作用:描写的是还乡河傍晚的景色,借助时间的推移,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寂寥的氛围,暗示雨来可能遭遇不幸。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
讲课
后题
第三处: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作用:还乡河静得哗哗的流水声和草窝里虫子的叫声,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人们因失去雨来而悲伤难过的心情。
3.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景色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