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歌悟禅意——唐宋诗词品鉴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读诗歌悟禅意——唐宋诗词品鉴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22:4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读诗歌悟禅意
—唐宋诗词品鉴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两人合掌礼拜,苏东坡于是问佛印:“人人都拜观世音菩萨,为何观世音菩萨也手拿一串念珠?他在念谁?”佛印禅师回答:“念观世音菩萨。”苏东坡:“他为何也念观世音菩萨?”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禅”的故事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苏轼有心捉弄佛印,便写道:“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水漂东坡诗(尸)。”又一日,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地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还有体现苏轼才气的。一人有点结巴,却喜欢卖弄。一天外出郊游,见山涧流水潺潺,于是诗兴大发,高声吟哦:“泉泉泉泉泉泉泉……”一连七个泉字后,吟不出下文,急得直冒汗。忽听身后有人吟咏:“好似珍珠倒卷帘。”此人回头一看,似曾相识,脱口道:“此人莫非苏东坡?”那人答:“然然然然然然然。”此人面红耳赤,赶紧溜了。
“禅”的故事
字摩诘,盛唐诗人、画家,外号“诗佛”。
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笃信佛教的母亲的熏陶。张九龄执政时官至尚书右丞。两年后张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了归隐之心,后隐居终南山。
现存诗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的情趣,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知人论世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反复诵读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反复诵读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节 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反复诵读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重 读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反复诵读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
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
文 意
反复诵读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文 意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寻找意象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意象:寓“意”之“象”,它是营造意境的基本元素。诗人在选择物象时,总是倾向于那些最能够真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客体。
御用
意象

浮云
落花流水
“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寻找意象
禅意
意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 《酬张少府》 )
寻找意象
意象
组合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超然出尘
宁静澄明
品味意境
意境:诗人将主观情感和客观外物融为一体而达到的一种境界。意境由多种意象组成,它表现诗歌的内容,表达诗人的情感,很多时候传达出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不可言说的情愫。
品味意境
以动衬静更显静
享受安宁与闲适
充满生机的空寂
与自然融为一体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品味意境
有静有动以动衬静
画面幽深恬淡胸怀
碌碌无为心存忧伤
委婉传达体现境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体验情感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体验情感
悲凉?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心灵的淡泊与宁静
体验情感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体验情感
阮籍
自况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迁移
体验情感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理想幻灭 现实不满 情感郁积 徘徊忧思 难以名状
体验情感
早年有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
政治受挫亦官亦隐
不得不在官场虚与委蛇
内心清醒异常苦痛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平淡背后的
孤愤难平
自力自度的修持方式
摆脱羁绊的精神解放
充满生机的心灵世界

自然淡泊的人生态度
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拓展延伸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