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课件:1《社戏》(共17+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课件:1《社戏》(共17+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4 22:09:12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社 戏
一.作业检查,复习导入
两幅图画分别写了什么情节?
你能判断其中的一两个人物是谁吗?
左图:归航偷豆
右图:看戏余波
1.探究人物描写方法,把握人物形象。(难点)
2.体会环境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难点)
3.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点)
4.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重点)
课时目标
二.研读与赏析课文
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介绍他的情节并简要说说他们的性格。
品析人物
双喜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赏析
去文中找找有关他的情节描写吧!
当“我”看社戏遇到波折时,双喜能马上想出“好主意”。
②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1)船又大,2)迅哥儿向来不乱跑;3)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③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
聪明、细心、亲切体贴
聪明,反映灵敏
⑥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④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
⑤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
考虑周到,善于为他人着想
做事有始有终
⑦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
反应灵敏
胆大心细
憨厚善良
如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热情友好、无私
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
阿发
桂生
人物形象赏析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 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 ——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豆可中吃呢 ”
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
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
六一公公
人物形象赏析
爱惜劳动果实、淳朴、热情好客、善良宽厚
阿 发
双 喜
六一公公
桂 生
宽厚、淳朴、好客、热诚
憨厚、无私
聪明、能干、善解人意、有
组织才能和号召能力
机灵、勤快
知识回顾:结合人物的性格特征连一连。
(1)请同学们品读第10-13段,说一说这一部分写了什么?给你的感受如何
这一部分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江南夏夜月色迷蒙的画面。景物描写带给我身临其境的感受,非常立体、生动、鲜活。
2.品析景物
(2)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技巧,让这一部分景物描写如此鲜活(提示: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角度思考,去文中找一找吧
视觉
嗅觉
听觉
触觉
感觉
比喻(以动写静)
以声传情
由远及近
碧绿的豆麦田地;水气里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星星点点的渔火;
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潺潺” 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远处婉转悠扬“歌吹”。
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从感官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婉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
写连山,以动写静;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将社戏放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现给读者。表现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迫切心情。
(3
(3)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到什么样的
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表达方式 作用
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说明
交代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交代人物的经历和事迹,交代事物发展变化的情况,为议论提供依据。
起点题或画龙点睛的作用
起到传达感情的作用
使读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景的感觉。
介绍背景、人物经历、环境方位、物体功能的作用
3.品析表达方式
(1)表达方式是作者运用语言的方法和形式,常见的有哪几种?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表达方式 举例
记叙
议论
抒情
描写
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老旦本来是我所最怕的东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2)请同学们以本文为例,具体指出作者运用
的表达方式。
(3)请同学们思考,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是写作的需求,也是写作目的的需求。例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的语言描写,他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三.理解句意,归纳主旨
1.戏让“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农村特有的风光
自由的空气
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人们朴实、善良的品质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
“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社戏》写作背景
文章写于1922年。当时辛亥革命已过去10余年,但因革命不够彻底,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战乱依旧,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目睹此情此景,鲁迅深有感触。在这期间,鲁迅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通过可爱的故乡与黑暗的社会的对比,表达自己对光明前景的向往和人与人之间淳朴关系的追求。《社戏》就是其中的一篇。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背景资料
2.结合以上背景。谈谈作者在本文中的叙事视角有哪些?并体会期中的深情。
童年
视角
以童年的视角叙述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城镇时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
成年
视角
以成年人的视角发表感慨,说明毕竟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婆家乡看的“社戏”。在对比中更容易触动人的情感。
本文通过记叙“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的故事,赞美了农民和农家孩子纯朴的品质和聪明才干,表现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主旨归纳
同学们,我们也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也置身在民风民俗的氛围里。让我们静心冥想,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活动,哪些又让你记忆难忘?
四.拓展与延伸
五.课堂小结
走进社戏,我们看到了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走出社戏,引起我们不绝的心灵回响。本次文化之旅即将结束,不知道你看过这个戏台会产生怎样的联想和感受,戏台两侧的这幅对联或许能代表我们此时共同的感受:千米画卷有社戏,万般风骨存呐喊。(共17张PPT)
社 戏
一.导入新课
走进鲁迅故乡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
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
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
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
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
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
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解题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重点)
2.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和批注,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重点)
3.了解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难点)
课时目标
作者 生卒年 1881-1936 原名 籍贯
评价 伟大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作品 风格 鲁迅的散文,写人记事均于平淡质朴的笔墨间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在对旧日情怀的回顾中,表达对某种现状的不满。 代表作 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等。 二.检查预习
1.介绍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的有关知识。
鲁迅
周树人
浙江绍兴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呐喊》《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2.认读下面的字词,并动手书写。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钳( ) 偏pì( ) 照例( ) 宽wèi( ) 怠慢( ) 撺掇( ) 潺潺( ) 屹立( ) 皎洁( ) 撮( ) 行辈( ) 欺侮( ) zhǔ( )咐 礼数( ) 凫水( ) yǒng( )跃 家眷( ) 好dǎi( ) 归省( ) 絮叨( ) 橹( ) mí( )散 疲juàn( ) hén( )迹 楫( ) 惮( )
竭力( )
兽脊( )
蕴藻( )
踱来踱去( )
棹( )
qián



dài
cuān duo
chán

jiǎo
cuō
háng


shù


juàn

xǐng
xù dɑo





dàn
jié

yùn
duó
zhào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请根据线索划分结构,理清文章层次。
线索:到赵庄看戏。
社戏
看戏前(1—3)
看戏中(4—30)
看戏后(31—40)
写“我”随母亲回平桥村省亲,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人物。
第一层(1):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和机缘。
第二层(2):平桥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和不拘礼教的民情风俗。
第三层(3):写在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为看社戏做了铺垫。
【看戏前(1-3)】
第一层(4-9):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和转机。
第二层(10-13):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14-21):写在赵庄看社戏。
【看戏中(4-30)】
第四层(22-30):写看社戏后深夜归航偷豆。
写看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看戏后(31-40)】
3.思考探究
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平桥概况
伙伴游玩
无船出行
月夜行船
赵庄看戏
停船吃豆
深夜返回
再谈吃豆
四.再读课文,探究详略
(1)哪些情节写得详细?哪些情节写得简略?
(2)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意图?
(3)思考:了解了作者安排材料的技巧,对你说话或写作安排材料有什么启发?(言之有理即可)
平桥概况
乡间生活
戏前波折
看戏途中
赵庄看戏
归航偷豆
戏后余波


(1)哪些情节写得详细?哪些情节写得简略?

戏前波折和归航偷豆等情节,一方面这本身是看戏过程的延伸,波折中反映了“我”对看戏的渴望,偷豆写童年的快乐;另一方面这两部分都展现了亲人、朋友对“我”的关心、帮助,表现了人情美,能突出中心。

(2)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意图?
平桥概况、乡间生活两部分在内容上,交代看社戏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中心事件的环境和机缘;在结构上,为下文去赵庄看戏做铺垫,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是乐趣无穷,吸引读者细读看戏部分。
四.在读课文,探究详略
五.重点品读,探究匠心
1.“我”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
后来是如何解决的?(阅读课文4-9段)
三次波折
三次转机
①一时叫不到船
②母亲不准“我”
和别人一同去
③怕外祖母担心
①八叔的航船回来了
②少年们愿意和“我”同去
③双喜用写包票的话做了保证
2.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去看戏,而要写戏前波折?
(1)写出“我”在希望与失望中交替的煎熬与惊喜,生动表现了“我”盼望看戏的热切心情。
(2)同时又能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们的友爱、聪慧,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
详略有致、波澜起伏,是本文叙事的艺术特色。作者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有详有略、跌宕起伏地处理了大量似乎与中心思想联系并不紧密的材料。那么,作者想要借这些“枝节”表现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深入解读。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