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
那火一样热烈的舞蹈,在我国大西北黄土高原上享有“天下第一鼓”的美称。在这样激越的舞蹈面前,我们谁都会觉得它美、好、精彩。可是真要我们用文字去描述这舞蹈,却又会觉得很难很难,会感到言语的匮乏。那么,我们先来欣赏下这个视频——《安塞腰鼓》。
一.导入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的语言,品味写法的妙处。(重点)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安塞腰鼓气壮山河的气势,体会文章的阳刚之美。(重点)
3.培养学生关注民风民俗,体会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丰富文化素养。(难点)
课时目标
安塞腰鼓是一种民间艺术,它融合了陕北汉子那种奔放的情怀,号称天下第一鼓,是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最为盛行。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二.走进课堂
环节一:了解安塞腰鼓
作者 生卒年 1937— 籍贯
评价 作品风格 具有浓郁的 和强烈的时代感;同时在表现上借鉴陕北民歌 的神韵,通过诗化的形式,进行简约而巧妙的构思; ,富有情趣。 相关作品 《转九曲》(首届散文优秀作品一等奖) 《羊想云彩》(首届鲁迅文学奖)等。 1.作者简介
环节二:走进作者,学习生字词
刘成章
陕西延安
当代诗人、散文家。
乡土气息
信天游
语言幽默
2.认读字词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瞳仁( ) 亢奋( ) 束缚( ) 闭塞( ) 严jùn( ) 磅礴( ) 渺远( ) 叹为观止( ) 恬静( ) 晦暗( ) 羁绊( ) 冗杂( ) 震hàn( ) fú( )射 大彻大悟( ) 戛然而止( ) 骤雨( ) 困juàn( ) 蓦然( ) 战lì( ) jì( )静
飞溅( )
明xī( )
包ɡuǒ( )
急cù( )
bó( )击
tónɡ
kànɡ
fù
sè
峻
bó
miǎo
ɡuān
tián
huì
jī
rǒnɡ
撼
辐
chè
jiá
zhòu
倦
mò
栗
寂
jiàn
晰
裹
促
搏
环节三:聆听范读,感受气势
请大家欣赏散文名家朗读,注意倾听感情、节奏和气势。
学习朗读的语气和语调,读得响亮,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同学们试着自由朗读,并思考下面问题:
(1)结尾应该怎么读?
(2)最能体现安塞腰鼓总体特征的三个词是什么?
(1)鼓声停止,“一切都沉寂起来”,语气应该是轻柔慢读的。
(2)壮阔、豪放、火烈
1-4段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读出悠远寂静若有
所思的情绪,稍慢。
朗读指导
1.朗读课文并思考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理清结构,划分段落,概括内容。
根据时间顺序,分为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三个部分。
环节四:自由诵读,明确结构。
鼓响前和鼓声止都是“静”,文章重点是描写腰鼓表演,那么写前后的“静”有什么作用呢?
以静衬动
更显出腰鼓给人的震撼力
写打鼓前的寂静,为下文蓄势。
第一部分(1-4):
写表演中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是生命和力量的赞歌。
第二部分(5-27):
写鼓声戛然而止,与开头相呼应,以静衬动,写人们沉醉在安塞腰鼓所带来的心境、意境当中,突出它的感染力强。
第三部分(28-30):
2.主体部分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有什么标志?
恢弘的场面
雄壮的声响
写表演安塞腰鼓的场面及给人的联想,突出了安塞腰鼓气势的壮阔和豪放。
写观众与鼓声产生共鸣,突出这力量给人的震撼和鼓舞。
朴实有力量的后生
奇丽变化的舞姿
写声势,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震撼,突出这力量体现了生命力的奇伟磅礴。
写舞姿,极赞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
环节五:细读课文,品作品之美。
文章描绘一场磅礴的腰鼓表演,作者是怎样写出腰鼓表演的磅礴气势来的?
“好一个酣畅淋漓的安塞腰鼓;好一个震撼人心的安塞腰鼓;好一个壮阔了山河的安塞腰鼓;好一个粗犷奔放的安塞腰鼓……”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赏析1
归纳:本部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运用排比句,展示了一场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安塞腰鼓,作者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生命和力量的咏叹和礼赞,同时也强调了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和感悟。
“元气淋漓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宏伟壮阔的场面美,你看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赏析2
“雄伟沉重的声响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奇丽变化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归纳:运用铿锵有力的短句、叠词,极力渲染、铺排,将安塞腰鼓的雄壮气势表现得酣畅淋漓。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赏析3
归纳:议论抒情句,揭示了高原后生的精神、胸襟、激情,抒发了对高原后生和高原腰鼓的赞美之情,议论句中包含感情,抒情句中也包含议论的成分。
环节六:感悟美文,品作者情感。
通过品读,同学们深刻领会了安塞腰鼓所带给我们的震撼,大家思考,作者通过磅礴的文字意在传递怎样的思想情感?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
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患得患失、苍白憔悴。
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安塞腰鼓。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三.课堂小结
你从远古走来,穿越两千年的历史,带着古战场的军威,抖落了一身尘埃,昂首走进新时代!
看!你绚丽的色彩沸腾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听!你铿锵的声音撞击着炎黄子孙的胸怀!
美哉,安塞腰鼓!一曲力量的宣泄,生命的颂歌!
壮哉,安塞腰鼓!一曲黄土地的礼赞,一首民族的赞歌!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