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课件:第三单元 写作:学写读后感(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课件:第三单元 写作:学写读后感(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5 09:45:3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20张PPT)
写 作
学写读后感
1.明确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重点)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读物的评价能力。(难点)
3.激发写读后感的兴趣,培养并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重点)
课时目标
一.课堂准备
读后感范文: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读《傅雷家书》有感
“尽管我们隔得那么远,彼此的心始终在一起,我从来不觉得和你有什么精神上的隔阂,父子两代之间能如此,也不容易,为此我很快慰。”
捧起《傅雷家书》,总会被书信中傅雷与儿子斩不断的深情打动。原来,陪伴才是成长路上最长情的告白。
浓浓父爱告白融于对儿子学术追求的要求中,“真理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爱情第二。”他和儿子交流沟通音乐时,一再要求傅聪书写中文,不忘中国文化,牢记传统美德;“祖国的大
门永远为你敞开”,教育儿子要有国家荣辱感;那句“你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苦”感动无数读者……从学问到爱情,从做人到说理,他以良师益友的口吻在孩子背后建起精神的桥梁,用充满力量的方式传递着温情。
朦胧记忆中又情不自禁地忆起郎朗的话语:“那段岁月很艰难,但我依旧要感谢自己的父亲。”著名钢琴家郎朗今朝的成就又何尝不是因为他背后有个“魔鬼”父亲。日日夜夜的陪伴,八年的坚守:早晨五点多奏响钢琴,晚上十一点仍在练习。他的父亲放弃稳定的生活,带郎朗北漂。天赋加上努力,使其成为钢琴界闪耀的新星。又有多少人会知道这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严厉父亲的培养
画家达·芬奇,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极高兴趣。他的父亲曾说,会给予他最大的自由和鼓励。淘气的达·芬奇用画笔闯祸,父亲却选择包容。他的默默支持与鼓励,保护着达·芬奇创造的五彩幻想世界。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父母忘记了陪伴。因工作忙忙碌碌,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以此为代价的将是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失去温暖,在成长的路上迷失方向。
捧起《傅雷家书》吧,愿全天下的父母都能走进傅雷的教子之道,给予孩子最美的笑容和最长情的告白。陪伴才是漫漫成长路上最浪漫的姿态!
二.新课导入
你读书时,是否哭过笑过 是否有一本书让你读了好几遍 这些书为什么这样吸引你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信息,增长知识时,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时,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都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录下来,便成了一篇读后感。
三.走进课堂
环节一:说说辨辨,认识读后感。
请同学们阅读刚才下发的一篇文章,想一想:它与我们平时写的习作有什么不一样
(1)“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2)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其中,“感”是重点。“读”指读了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3)读后感的写作要涉及读的内容,还要由此联系生活。
环节二:如何写好读后感。
1.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1)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文,而且要能够深入理解原文的精神,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生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教育意义、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感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2.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引,即引述材料,材料短,可全文引述;材料长,可以摘录关键词句或概述要点。
(2)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展开,发表议论,顺势亮出自己的观点。
(3)联,即由此及彼、由古及今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分析论证。
(4)结,即总结全文,或重申观点,或提出希望。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架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具体情况应灵活处理。
环节三:入模训练,形成能力。
从不同内容角度来思考
在逆向思考中产生
由现象到本质,在探寻中产生
1.怎样梳理“感受点”
从“小石潭”的角度思考,会领悟到“美,只有遇到了懂得欣赏的人,才能被发现”;而从“柳宗元”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自然山水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
对于柳宗元失意被贬的不幸遭遇,逆向思考“这种遭遇完全是不幸 ”,之后会发现柳宗元个人的不幸恰恰促成了他写作上的“幸运”。
由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这一现象,深入分析忧乐观,提出旷达的主题。
寻找感受可以有很多角度,下面这些角度同学们都可以尝试。
提炼感点
主题中心
重要情节
闪光的语言句子
写作手法
人物的精神品质
2.如何搭建“联”的平台。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核舟记》读后感的提纲,请你把“联”这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一只不满一寸长的核舟上,竟然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还有箬篷、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个,以及三十四个字。
“业精于勤”,王叔远的高超技艺当然离不开专注和勤加练习。
“天道酬勤”,从现在开始,勤奋努力吧!

正面的、反面的
自己个人的、社会其他人的
历史的、现实的
相关相似的
国内的、国外的
阅读积累、生活实际
怎样“联”,同学们可以参照下面的思路展开。
环节四:鉴往知今,百战不殆。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问题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明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
小结: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能把读后感写好。
四.写作训练
训练一:写某篇课文的读后感。
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提示:
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
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训练二:写某部名著的读后感。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训练三:写观后感。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就此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回忆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选出印象最深的一部,想一想,剧中的哪个人物、哪个情节(或细节)打动了你
2.分析剧中人物或情节打动你的原因,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电影《长征》观后感
电影《长征》记述了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战略大转移的历史,再现了当年长征中湘江之战、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巧渡金沙江、翻越雪山、穿越草原等壮观场面,讴歌了红军战士勇于挑战自我极限,敢于战胜恶劣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不禁思考红军凭借什么力量,才能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甩掉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保留了中国革命珍贵的火种
影片并没有交代长征的起因和背景,故事是从红军抢渡湘江开始的,由于博古、李德对撤退所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部队带着大量的辎重滞留在湘江桥上,几天几夜也没能完全渡过湘江。这时,敌人的飞机开始狂轰滥炸,前面有蒋介石布置拦截的防线,后面有几十万敌人的追兵,红军后卫部队拼死抵御,为中央红军过河抢得了宝贵的时间。
佳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