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常见的有机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浙教版科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常见的有机物(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24 16:49:2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常见的有机物
考点1 常见的有机物
1.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3.“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    种元素组成。
(2)7.3 g侧柏莲桐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3)侧柏莲桐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
4.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
(1)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所含元素是        。
5.从古代到现代,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请回答:
(1)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将铁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铜单质,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现代社会,玻璃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材料,SiO2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SiO2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未来,人类在生产材料时会更注重环境保护,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应用于“绿色”化学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人类每年因能源消费而向大气排放约200亿吨的CO2,若这些CO2按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进行反应,理论上可以转化为  亿吨甲醇[CH3O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2 材料、矿物能源的利用
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这种质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的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
(1)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能。
(2)碳酸二甲酯(C3H6O3)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一种成分,下列关于碳酸二甲酯说法正确的有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相对分子质量是90克
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3)如图为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结合图像分析手机夏天比冬天耐用的原因是:                       。
7.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思想指引下,中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
(1)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分离和基因测序,是研发疫苗和药物的基础。为应对疫情,同学们都居家学习,在此期间做法合理的有   。
A.健康饮食,平衡膳食
B.长时间躺床上看书
C.多服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
D.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
(2)佩戴口罩出行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举措。一次性口罩需要及时更换,废弃的口罩应放入   垃圾桶最合适。
(3)对公共场所的定期消毒是控制新冠肺炎的有力保障。“84”消毒液被广泛用于新冠疫情的卫生消毒,可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生成物中有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其中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①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写出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                   。
8.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①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 500 ℃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9.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A组 基础题组
1.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
A.大量直接焚烧生活垃圾
B.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2.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3.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
A.Mg  B.Fe2O3  C.CO2  D.Fe
4.2020年8月某期刊报道科学家在制作一种储能红砖时需要用到EDOT(即3,4-乙烯二氧噻吩,化学式为C6H6O2S)。有关EDOT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无机物
B.其中含有氧分子
C.由碳、氢、氧、硫等四种元素组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42 g
5.煤酚皂是酚类消毒剂中常用的一种,对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据了解,煤酚皂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酚(C6H4CH3OH)。
(1)甲基苯酚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    g甲基苯酚中含6 g氢元素。
B组 提升题组
6.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系统中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宣告北斗系统的正式完善。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能量转化,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运载火箭的第一、第二级燃料可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的“二元推进剂”,偏二甲肼属于    (选填“有机”或“无机”)物,分子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7.已知甲酸(HCOOH)与浓硫酸共热到60~80 ℃可发生脱水型的分解反应,并由此制得CO气体。
(1)用上述方法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具支试管(如图甲所示)在实验室有多种用途,某校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制取CO气体、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氧化产物。则具支试管C中盛有的试剂为    ,该装置中三支具支试管的支管的共同作用是            。
8.某有机物样品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如图是用燃烧法来确定其组成的实验装置,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放的物质是       。
(2)若去掉B装置会对    的测量结果有影响,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中所盛放的物质最好选用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钙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水
(4)若准确称取1.12 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 g,E装置增重3.52 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
思维亮剑
1.山梨酸(分子式为C6H8O2)和山梨酸钾是国际上应用最广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请回答:
(1)山梨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
(2)山梨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化学知识在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价值。
(1)预防新冠肺炎,要保持均衡膳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某同学的营养早餐是:豆浆、馒头、鸡蛋、苹果。其中馒头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为    。
(2)医用一次性口罩内层为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      材料;口罩鼻梁上的金属条通常采用铝条,铝条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过氧乙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液。过氧乙酸(C2H4O3)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讲 常见的有机物
考点1 常见的有机物
1.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答案 A 
解析 两种物质变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A正确;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乙是水,B错误;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质量比为14∶9,C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保持不变,D错误。
2.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液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C 
解析 液态氧是由大量氧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
3.“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    种元素组成。
(2)7.3 g侧柏莲桐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3)侧柏莲桐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
答案 (1)3 (2)6.0 (3)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每空2分)
解析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C、H、O三种元素组成。(2)7.3 g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7.3 g×=6.0 g。(3)侧柏莲酮芳香油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医用消毒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
(1)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2)步骤②是乙烯和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B发生化合反应,则B中所含元素是        。
答案 (1)化学 (2)氢、氧元素(或H、O)
解析 (1)从C8H18变成C2H4,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2)由C2H4变为C2H6O,必然需要O元素,其次由于C、H原子个数比从2∶4变成了2∶6,氢原子数目占比增加了,所以B中还含H元素。
解题关键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计算的基础。
5.从古代到现代,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请回答:
(1)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将铁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铜单质,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现代社会,玻璃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材料,SiO2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SiO2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未来,人类在生产材料时会更注重环境保护,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应用于“绿色”化学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人类每年因能源消费而向大气排放约200亿吨的CO2,若这些CO2按化学方程式“CO2+3H2CH3OH+H2O”进行反应,理论上可以转化为  亿吨甲醇[CH3O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置换反应 (2)氧化物 (3)145.5
解析 (1)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铁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铜单质和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
(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SiO2属于氧化物。
(3)设200亿吨的CO2转化为甲醇的质量为x,
CO2+3H2CH3OH+H2O
44   32
200亿吨   x
=
x≈145.5亿吨
即理论上可以转化为145.5亿吨甲醇。
考点2 材料、矿物能源的利用
6.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用于表彰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这种质量轻、可充电、功能强大的电池现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
(1)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    能。
(2)碳酸二甲酯(C3H6O3)是锂电池电解液的一种成分,下列关于碳酸二甲酯说法正确的有   。
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相对分子质量是90克
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3)如图为某款锂电池手机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结合图像分析手机夏天比冬天耐用的原因是:                       。
答案 (1)化学 (2)AD (3)温度越低,锂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越短
解析 (1)锂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2)A项,由化学式可知,碳酸二甲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项,碳酸二甲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16×3)=6∶1∶8,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C项,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错误;D项,由化学式可知,碳酸二甲酯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6∶3=1∶2∶1,正确。(3)由题图可知,温度越低,锂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的时间越短,所以手机夏天比冬天耐用。
7.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思想指引下,中国抗疫取得重大胜利!
(1)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分离和基因测序,是研发疫苗和药物的基础。为应对疫情,同学们都居家学习,在此期间做法合理的有   。
A.健康饮食,平衡膳食
B.长时间躺床上看书
C.多服用抗生素增强抵抗力
D.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
(2)佩戴口罩出行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举措。一次性口罩需要及时更换,废弃的口罩应放入   垃圾桶最合适。
(3)对公共场所的定期消毒是控制新冠肺炎的有力保障。“84”消毒液被广泛用于新冠疫情的卫生消毒,可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生成物中有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其中次氯酸钠是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①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写出制取“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AD (2)B (3)①+1价 ②Cl2+2NaOH NaCl+NaClO+H2O
解析 (1)A项,健康饮食,平衡膳食,正确;B项,不能长时间躺床上看书,以免造成骨骼畸形、近视眼等,错误;C项,不能过多服用抗生素来增强抵抗力,以免影响人体健康,错误;D项,关爱家人,乐观面对生活,正确。(2)废弃的口罩属于有害物品,应放入标有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最合适。(3)①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可得(+1)+x+(-2)=0,则x=+1;②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 NaCl+NaClO+H2O。
8.石油是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重要资源。从石油炼制的产品中可以获得一系列与甲烷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如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等。
(1)甲烷是①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难溶于水,③在1 500 ℃以上的高温下能分解为碳和氢气,④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上叙述中属于甲烷物理性质的是       (选填序号)。
(2)请模仿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①② (2)C3H8+5O23CO2+4H2O
解析 (2)丙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
9.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 (1)有机物 (2)2∶1
(3)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32.4克×(72n/162n)=14.4克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聚丙烯为14.4克/(36n/42n)=16.8克
解析 (1)含碳元素(除碳酸、碳酸盐、碳单质、碳的氧化物等)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2)纤维素中氢、氧原子个数比=10n∶5n=2∶1。
A组 基础题组
1.下列措施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是 (  )
A.大量直接焚烧生活垃圾
B.用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制得甲烷作燃料
C.将煤脱硫后再综合利用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答案 A 
解析 大量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引起污染,A符合题意。
方法点拨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工厂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2.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 B 
解析 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会消耗原煤,产生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造成空气污染;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可以减少汽油和柴油的消耗,并减少大气污染;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查阅资料可以知道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
A.Mg  B.Fe2O3  C.CO2  D.Fe
答案 C 
解析 A项,镁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B项,氧化铁为金属氧化物,可以与酸反应;C项,二氧化碳不与酸反应;D项,铁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故选C。
4.2020年8月某期刊报道科学家在制作一种储能红砖时需要用到EDOT(即3,4-乙烯二氧噻吩,化学式为C6H6O2S)。有关EDOT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无机物
B.其中含有氧分子
C.由碳、氢、氧、硫等四种元素组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42 g
答案 C 
解析 EDOT为有机物,A错误;EDOT由EDOT分子构成,分子中不含氧分子,B错误;根据化学式可知,EDOT由碳、氢、氧、硫四种元素组成,C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D错误。
5.煤酚皂是酚类消毒剂中常用的一种,对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据了解,煤酚皂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酚(C6H4CH3OH)。
(1)甲基苯酚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    g甲基苯酚中含6 g氢元素。
答案 (1)有机物 (2)7∶8∶1 (3)81
解析 (1)甲基苯酚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由化学式可知,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8∶1;(3)含6 g氢元素时甲基苯酚的质量为6 g÷=81 g。
B组 提升题组
6.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系统中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宣告北斗系统的正式完善。回答下列问题:
(1)卫星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能量转化,其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2)运载火箭的第一、第二级燃料可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的“二元推进剂”,偏二甲肼属于    (选填“有机”或“无机”)物,分子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电 (2)有机 6∶7
解析 (2)根据化学式C2H8N2可知,偏二甲肼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C2H8N2分子中碳、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14×2)=6∶7。
7.已知甲酸(HCOOH)与浓硫酸共热到60~80 ℃可发生脱水型的分解反应,并由此制得CO气体。
(1)用上述方法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具支试管(如图甲所示)在实验室有多种用途,某校实验创新小组的同学,利用图乙所示装置,制取CO气体、用CO还原氧化铜并检验其氧化产物。则具支试管C中盛有的试剂为    ,该装置中三支具支试管的支管的共同作用是            。
答案 (1)HCOOHCO↑+H2O
(2)澄清石灰水或Ca(OH)2溶液 导出尾气(合理即可)
解析 (1)甲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在60~80 ℃时,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CO↑+H2O。
8.某有机物样品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如图是用燃烧法来确定其组成的实验装置,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已知:C中的氧化铜确保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盛放的物质是       。
(2)若去掉B装置会对    的测量结果有影响,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3)E装置中所盛放的物质最好选用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钙溶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水
(4)若准确称取1.12 g样品(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1.44 g,E装置增重3.52 g,则该有机物样品中所含的元素为     。
答案 (1)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 (2)氢元素 偏大
(3)② (4)碳元素、氢元素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通过A装置中发生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来提供氧气,故a中的物质应为双氧水。(2)根据题给的实验设计思路可知,B装置用来吸收A中产生的水蒸气,若去掉B装置,则从A中挥发出来的水蒸气会进入D中,使测得的氢元素的质量偏大。(3)E装置中所盛放的物质最好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完全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4)D装置增重1.44 g,说明反应生成了1.44 g 水;E装置增重3.52 g,说明反应生成了3.52 g 二氧化碳。1.44 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的质量为1.44 g×=0.16 g,3.52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52 g×=0.96 g。有机物样品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和为0.16 g+0.96 g=1.12 g。由此说明该样品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思维亮剑
1.山梨酸(分子式为C6H8O2)和山梨酸钾是国际上应用最广的防腐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请回答:
(1)山梨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
(2)山梨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3∶4∶1 (2)9∶1∶4
解析 (1)根据山梨酸的化学式可知,山梨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6∶8∶2=3∶4∶1。(2)山梨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12)∶(8×1)∶(2×16)=9∶1∶4。
2.化学知识在疫情防控中具有重要价值。
(1)预防新冠肺炎,要保持均衡膳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某同学的营养早餐是:豆浆、馒头、鸡蛋、苹果。其中馒头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为    。
(2)医用一次性口罩内层为熔喷布,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聚丙烯属于      材料;口罩鼻梁上的金属条通常采用铝条,铝条耐腐蚀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过氧乙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液。过氧乙酸(C2H4O3)无色且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温度稍高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糖类(1分)
(2)有机合成(或有机高分子)(1分) 4Al+3O2 2Al2O3(1分)
(3)2C2H4O3 2C2H4O2+O2↑(1分)
解析 (1)馒头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为糖类。(2)聚丙烯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铝条耐腐蚀的原因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3)根据题目信息,过氧乙酸(C2H4O3)受热即可分解生成氧气和醋酸(C2H4O2),利用归一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