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程标准 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社会主义法制:
(一般指社会主义法治)
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基础 。
依法治国:
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
十九大指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概念解读
(3)拓展加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代行宪(1949—1954)。
(4)历史意义:①为新中国初期各项建设,奠定基础;②中法治建设的新历程开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始了中国法治建设新历程
(2)取得成就: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背景:①解放战争即将胜利;②筹建新中国;③百废待兴,国家建设需要法律制度规范。
一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
(1)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3)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破坏
知识拓展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步)
又称“五四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1950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废除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权利
1950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组织和教育工人积极生产、发挥工人阶级领导作用的职能
1950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目的和意义:巩固了人民民主革命成果。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相关法律
(1)召开背景:①社会主义政权稳固;②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正在进行;③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④时代发展的必然。
(2)内容: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会议听取和通过了刘少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3)成就: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4)意义: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基础。
2.发展
(1)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
知识拓展 法制建设十六字方针(步)
“有法可依”是指要制定反映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的、确认和保护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法令、条例、决议、命令和地方性法规,等等。有法可依是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
“有法必依”是普遍守法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可靠基础。普遍守法就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公职人员、社会团体及全体公民都必须守法。
“执法必严”是特别针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讲的。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实现的重要条件。执法必严,首先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行政机关和检察、审判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法律上的根据,不得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违法必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任何人,不管地位多高、功劳多大都没有违法、犯法的特权;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应被及时揭露,依法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有力保障。
意义:重新树立了法律权威,初步建立新时期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各项事
业发展奠定法律基础,标志着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2.发展
(2)1982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3.完善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背景: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②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④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问题思考 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治”。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认识。
答案:
(步) “法治”是法律的运行状态和过程,表达了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之下,不允许有法律之外和法律之上的特权;而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一字之改,体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①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②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③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④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b.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c.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时间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
d.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法典。
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创)
1997年 党的十五大 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的认识实现了从“社会主义法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大转变
1999年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以宪法形式规定下来
2002年 党的十六大 提出“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党“依法执政”
2011年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宣布“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成型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步)
第一,法治建设要随社会需求相机而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21世纪以来几部重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便是明证。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食品安全法》《选举法》的修改,《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
第二,法治建设因法律自身的局限和反法治因素的存在而具有长期性、艰巨性。法律本身具有阶段性特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公职人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对社会主义法治造成损害;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待提高。
第三,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
第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为根本原则、政府主导、上下结合、渐进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参与的依法治国的步骤、方式、过程和路径的总称。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2)和谐向上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以后
(1)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即“五讲四美三热爱”,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2)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3)公民道德建设: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改革开放以后
(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发展: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知识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基本价值标准。
问题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作用与影响?
答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与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意识,其产生与社会存在密切相关,其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存在。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总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全面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是法制进步和发展的前提 ,精神文明的成果直接为法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可以说 ,法制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神文明成果的物化与体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 ,根本问题是教育人。”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正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